《中国建设报》设计丰富街道 创意改变生活——江苏以创意设计赛事促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编者按】
在城市中修建梧桐廊道,人们可以在梧桐树间穿行休憩,品茶会友;贫困的水上人家,可以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模块式住房和水上街道,改善落后生活;在社区改造中植入触媒,由一个触媒的点带动一个链条,从而刺激、更新、引导一个片区的发展……江苏将“关注公民生存空间的质量提升”这一议题向全社会提出,以举办创意设计大赛的形式,鼓励公众参与街道设计,促进城市空间品质提升。
早在唐宋时期,具多重含义的中国式街道文化便已形成,其后历逾千年,形成独树一帜而又丰富多样的中国式街道。眼下,城市中通行的“道”无所不在,交往的“街”却在不断弱化。如何对我们传统的街道文化进行传承和保护,如何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空间进行创新利用,如何不断更新、创造符合当代价值体系的街道模式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都是当前亟须解决的课题。
今年5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共同主办的第二届“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专项赛启动。大赛以“我们的街道”为主题,征集建筑及环境艺术设计作品。
本次大赛吸引了包括江苏省优秀青年建筑师以及214所设计机构和高校的设计师、学生参与,共征集设计方案655个。其中,职业组474个,学生组168个,公众组13个。经专家初评、复评及电视决赛评审,评选出紫金奖获奖方案20项、优秀作品奖获奖方案145项、企业奖获奖方案6项、单项奖获奖方案2项、公众奖获奖方案1项、网络奖获奖方案20项。10月28日 11月3日,获奖作品将通过展板、模型和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向公众展出。展览将运用微信平台、手机终端等新媒体形式,对优秀作品进行深入持续展示,打造一场永不落幕的创意设计大赛。
赛事:电视对决 公众参与
大赛以“我们的街道”为主题,设置了“流畅的街道”、“有记忆的街道”、“有人情味的街道”、“会呼吸的街道”、“有故事的街道”等主要议题。参赛作品“脑洞大开”,就街道文化的创新和利用、街道模式的更新和利用、街道存在的实际问题等进行了多维度探讨。选手们从传统历史街区的保护利用、当代城市街道的品质提升以及未来都市空间的智慧设计等角度,结合江苏的山水人文、城墙记忆、江南园林等地域文化特质,加入互联网+、创客空间、众筹众规等时代元素,大胆畅想,激情创意,创作出众多充满理想主义艺术之光的作品。
“去年的题目‘历史空间的当代创新利用’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今年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命题人之一江苏筑原环境艺术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宁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街道的功能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我们希望设计师选择场所时自行给出一些边界条件,根据自己对街道的理解进行设计。切口可以小一点,就街道里的某一个要素进行设计。专业人士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街道界面的更新改造、街道慢行系统、绿色生态技术的运用等问题。”
“决赛将利用电视、网络进行现场转播,设计师除了可以拿到30万元大奖外,还可以向全社会展示自己的风采。”陈宁向记者介绍,现在建筑类的比赛很多,但很多都是业内在自娱自乐,今年的大赛在赛制上进行了调整,所有作品都通过网络进行初评,共收到投票近60万,获得了公众的关注与参与,提高了创意设计的社会认同度。
作品:脑洞大开 创意十足
来自苏州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的《私人店制》入围了大赛职业组一等奖,设计者张斌介绍了其设计意图。张斌说,随着科技和互联网对生活和购物方式的改变,更多的人希望商业街能把网上购物的便捷和商店空间的体验结合在一起,而“私人店制”就是这样的一种互动式情景购物模式。这种未来的商业街道模式将传统商业建筑中与消费者行为密切相关的购物空间(如体验、商品展示)最大化,并将与消费者缺乏联系的空间(如储藏)最小化 商品的展示不再只是实物的展示,而是借助电子屏幕及网络平台的信息展示。节约的空间将成为消费者的临时专属区,可提供自助体验及闲暇交流,以此丰富整条街的商业形式。与传统的商业街不同,这里没有千篇一律的街道界面,没有单调的购物模式,消费者可在设定网点中了解商品信息,充分体验后通过终端购买,商家可直接从工厂仓库送货至消费者家中,省去中间销售环节,降低成本,从而降低销售价格。这种双赢的销售模式既促进了消费,又促进了人与人、人与商业的现实交流,把专属消费与生活同时融入街道,在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的针对性服务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更新潮的体验方式。
《私人店制》关注的是未来都市空间的智慧设计,而入围学生组一等奖的作品《王谢的厅堂?百姓的街道!》则聚焦的是传统历史街区“老城南”的保护利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南京是中国的文教重镇,也是著名的历史古都,而老城南门东旧地,曾经是仕家望族聚集之所,亦是商贾布衣市井之地,称得上是南京文化的发源地,积淀深厚。在纵横交织的街巷中,有一条独特的“街道”。“街道”位于马道街41号,100多年前,这里曾是纺织大户徐世松的宅院,是明清时期典型的四进宅院,现如今却住着8户普通人家,成为了人人皆可通行的街道。8户人家居住在两侧的开间里,摇摇欲坠的房屋、阴暗潮湿的环境、卫生设施的缺乏、冗杂拥挤的街道,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苦不堪言。
“我们的设计在保留原有街道的基础上,对建筑进行改造。不仅添加夹层,增加居住面积,还增设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了房屋的商业价值。”作为设计者之一,田金华介绍,该设计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营造特色的城市空间,保留了原汁原味的老南京式的生活。“让‘王谢的厅堂’成为一个城市厅堂的同时,也成为一条别致的街道空间。”
参赛作品对当代城市街道的品质提升也有所涉及。其中,作品《一米围“街”记》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热议。
工地在城市中无处不在,因施工而设置的围挡随处可见并且长期存在。为缓解工地与城市之间的矛盾,同时为市民提供更多的街道公共空间,建筑师在多年的工程积累中,发现沿人行道一侧,围墙和用地红线之间的一米空间,可以被利用起来,成为分界适宜、功能丰富、充满活力的临时“街道”。这种“一米围街”可以设置成早点摊、公共厕所、自动取款机、休闲区等,提升城市改造中的街道品质。
“我们采用模块化的单元,这些单元可按需组合成多样的形式和功能,并随着环境变化和社会发展,拓展出更多的可能性。装配式设计让‘街道’与工地同步产生和消逝。模块拆卸后可多次循环利用,绿色低碳。”《一米围“街”记》的设计者孙湉介绍说。
专家:贴近生活 开放多元
“此次大赛是对我国建筑设计专业领域固有思维方式的冲击与解放,是一次充满积极意义的尝试。”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教授级总建筑师高崧认为,开放性的命题鼓励竞赛参与者站在不同的视角去创新,从设计师的角度设计出代表当代建筑技术高度的街道,从规划师的角度设计出充满空间特色的街道,从居住者的角度设计出洋溢着温馨和亲情的街道......无论哪个方面,都引导着公众参与城市设计,体验建筑情感,真正让建筑设计走进生活。
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厅长周岚认为,此次大赛不再侧重于专业,更多的是关注市民对公共空间的感受。从对城市空间认识的角度来讲,参赛作品增加了对街道生活、市民生活、现代社会乃至城镇化进程的认识。通过对街道空间的多维度对比、分析及多样化的创意设计,强化了街道空间的可识别性,增强了居民的归属感,提升了街道的空间品质,创造出了符合当代生活需求和文化意义、充满人性与活力的街道。
“政府要做的事就是引导,吸引公众对创意设计的关注。”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顾小平说,一场专项赛事演变为综合系统性的活动,有利于强调街道文化的主体性,突出关注社会生活、回归人性空间的价值导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为此次建筑专项大赛“点赞”。他表示,大赛主题鲜明,亲近生活,覆盖面广,值得大力提倡推广。很多优秀方案展现了青年人的创意能力,让人看到希望并受到巨大鼓舞。他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优化组织工作,扩大竞赛范围,吸引更多的人参与比赛,用创意给生活带来更丰富绚丽的色彩。
童心
2015年10月26日《中国建设报》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