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老人许仲良乡村普法18年
在邳州市有一位72岁的老人,在村里当义务普法宣传员已经18个年头。他就是邳州市陈楼镇院许村村民许仲良。
从1998年开始,他在自家门口的墙面上制作了一块3平方米的黑板,创作普法七言律诗,宣传法律知识,义务当起了普法宣传员。“许老是精通法律知识、化解矛盾纠纷的一把好手。”邳州市司法局局长杜伟介绍说,许仲良坚持“以诗释法”18年之久,义务为群众调解纠纷200多起,成功率达95%以上,赢得了辖区群众的交口称赞。
研读法律琢磨普法妙招
提起许仲良“普法”动机,还得从1998年5月的一天说起。当日,许仲良经过邻居顾某家时发现门口围了许多人,顾某和邻村的张某还抱着一台电视争抢不休。询问下得知,顾某欠张某一笔钱,拖了很久没还,张某气急便到顾某家中搬一些贵重物件抵债。许仲良是个热心肠,于是帮着张某指责顾某,“老顾你凭啥不让人拿东西,你欠钱还有理了啊!”推推嚷嚷中,司法所调解员刘志红赶到,在了解双方诉求之后,刘志红对张某说:“老顾欠你钱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实现债权,国家法律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法律的保护,采取私自非法扣押他人财产的手段实现债权,实质上是一种违法行为。”听了刘志红的话,大家面面相觑,许仲良也纳闷了,拿东西抵债咋还违法了?
经过刘志红的调解,张顾两人握手言和,达成了调解协议。这事在许仲良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还以为俺在拔刀相助,实际上却是法盲一个,丢人啊丢人!”事后,许仲良找到顾某,为他当天的鲁莽行为道歉。同时,也暗暗下了决心:从今天开始,一定好好学习法律,跟乡亲们一起摆脱法盲的帽子!
当年正值“二五”普法中期,各项普法活动在陈楼镇遍地开花。一天,法治宣传队伍走进院许村,向村民们讲解新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许仲良听得云里雾里,便向坐在周围的乡亲打听:“大家伙听得懂吗?”乡亲们都是尴尬一笑摇摇头。回家路上,许仲良就琢磨,“咋样才能让法律术语在乡亲们面前变得通俗易懂?”正想着,一群刚放学的孩子背着唐诗从他身边走过,许仲良脑海中便萌发出一个念头:何不把晦涩难懂的法律知识编成诗念给大家伙听?于是,许仲良每天一干完农活就赶回家中,认真研读从司法所借来的法律书籍,创作他的普法诗歌。
第二年中秋,许仲良一大早就在村里头吆喝,“大家伙晚上吃好饭到俺那小院儿坐坐,给大家看点好东西乐呵乐呵。”傍晚,村民们陆续来了。许仲良见人数渐渐增多,便从屋内抱出厚厚一沓小本子,一一发给乡亲们。大伙儿打开仔细一瞧,《学法集》。“学法普法陶美德,城乡建设两文明”,“开心见胆情无限,懂法维权辩假真”……大家这才知道许仲良原来一直在坚持“以诗释法”。原本生硬难解的法律知识经许仲良这么一改编,是简单明了了许多。从此,“普法诗人”许仲良便在院许村出了名。
凭借威望甘当矛盾调解员
随着“普法”诗作不断增多,许仲良在村里的威望也越来越高。夫妻间争吵、邻居间纠纷、父子间不合……大家都爱来找许仲良,请他做中间人,调解矛盾。
2014年一天,村民陈某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找到许仲良。原来,陈某儿子由于赌博在外面欠了一屁股债,还把家里的房子抵押给放高利贷的。由于钱还不上,放高利贷的人找上门来。走投无路的夫妻俩找到老许,希望他帮助想想办法。许仲良在了解情况后,安慰陈某,表示房子是他的劳动所得,放高利贷的人要拿房子抵债的行为是不合法的,可以诉诸法律,请求司法保护。在许仲良的帮助下,陈某夫妻俩最终拿回了自己的房子。
18年来,经他调解成功的纠纷越来越多。而许仲良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不仅是同村人,附近村的人也纷纷前来请教,许仲良更忙了。
去年一个中午,许仲良刚开始吃午饭,就被一个访客打断。访客姓赵,来自隔壁乡镇八义集。十几年前,赵某收养了一个女儿,想把她养大后给儿子做媳妇。哪知女儿长大后,不愿答应这个婚姻,就离家出走。许仲良在了解情况后,意识到这是一个典型的受封建思想影响的人,他从法律、亲情等角度不断做赵某的思想工作,最后赵某终于想通了,允许养女婚姻自主。
热心公益感化回头浪子
如今,许仲良老人身份多元,义务普法宣传员、矛盾纠纷调解员、安置帮教义工。
村民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在兰州监狱服刑10多年。去年8月服刑表现良好假释回家后,在陈楼镇司法所接受社区矫正。由于脱离社会时间较长,起初他态度极其消沉。
“如果社会上没人相信你能变成一个好人的话,请不要忘记,我相信你。”许仲良了解这一情况后,经常到其家中开导王某,并专门抽出时间带着他到市区、集镇熟悉社会环境。在老许的关爱下,王某决心加强自我改造,重塑人生。
接着,许仲良还和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道,联系相关部门,为王某落实土地承包政策。不仅如此,当得知王某想开个水果摊的想法后,许仲良专门给他送去了1000元的启动资金,鼓励他开创自己新的人生。
如今,王某的水果摊生意红火,他逢人便说:“正是许大爷的帮助才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一定会好好珍惜。”
多年来,许仲良先后与浦口监狱、南京女子监狱里面的服刑人员通信近千封,帮教各类失足人员近百人。无数次的推心置腹的谈话让越来越多的失足人员重新树立了生活的信心,在这个特殊人群的心里,许仲良成了他们可以信赖的朋友、亲人和老师。□本报特约记者王应举张青松本报记者施为飞
编辑: 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