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胜利融进城市融进生活
正义之剑
鸟瞰新展厅
新展厅紧邻胜利女神像
入口处四种文字书写“三个必胜”
国家勋章纪念抗战胜利
左图:复制的原中国陆军总部大礼堂门前放置了特大号“南京受降书”。右图:众志成城全民族抗战主题浮雕。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公园北侧,很远就能看到一座巨大的椭圆形建筑,最醒目的是一段面向江东中路的铁红色弧形墙体,动感十足,像海洋冲浪,势不可挡。这就是纪念馆扩容工程“新展厅”的外在容颜。那段高大的墙体就是“胜利之墙”,像是一只凤凰展开双翼环抱着椭圆形的“胜利广场”,高扬的凤头端望着这座城市的人来车往。
“抗日战争中的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一段难忘的屈辱历史,带给世人永远的警示;而最终赢得抗战胜利并享受荣光的历史,更唤醒国人的自豪感和责任感,是让世人铭记历史所昭示的伟大真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纪念馆名誉馆长、扩建工程展陈指挥部指挥长朱成山说。
南京应该有座“胜利馆”
身为南京市人大代表的朱成山提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南京建座“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馆”。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典礼就在南京的中国陆军总部大礼堂举行,正式宣告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国战区的胜利。这是继9月2日美军密苏里号上举行的日本政府投降仪式后,又一个具有国际意义的历史节点。朱成山认为,南京需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记录曾经遭受的耻辱和创伤,也同样需要一座“胜利纪念馆”,见证这座城市曾经的荣光。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九三阅兵讲话”中指出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南京是这一伟大胜利的历史见证者和亲历者,应该彰显抗战胜利的民族精神。”朱成山说。提案立即受到南京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随即着手实施,并得到了各方大力支持。
历经三年紧张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展厅矗立了起来。
展览大纲从2014年初开始起草,历经几十次修改,到今年8月才基本定稿,但细节处的推敲直到11月27日还在进行。比如展览的名称,经过专家们多次研讨,曾定名为“伟大的胜利·正义的审判”,在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九三阅兵讲话”后,大家感觉“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更为贴切,能将整个展览的主旨和思想都涵盖在里面,才决定选用现在“三个必胜”的名称,并得到上级有关部门和领导的批准。
海量文物“说”胜利
“既然是纪念抗战胜利,展陈的主题就是‘胜利’二字。”朱成山说,南京经历的抗战胜利的历史性标志事件主要有两个,一是1945年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受降仪式,这是值得自豪的。二是南京历史上审判日本战犯,因为只有胜利者才能审判战犯和汉奸,这同样值得铭记。整个展览的重心就是这两大板块。
为了烘托“胜利”主题,新展陈有三个明显的亮点。
第一大亮点就是用海量的文物“说话”。“新展厅展出6244件文物,来自中、日、韩、美、俄、以、加等7个国家和国内60座城市,其中一级文物100件、二级文物694件、三级文物3228件,其数量之多,品级之高,国内罕见。”朱成山说。
大空间、大气势和浓厚的胜利氛围是第二大亮点。“胜利的氛围和情感,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是截然不同的。新展厅展示的重点不再是伤口、灾难、苦痛和耻辱,而是来之不易的胜利、光荣、自豪和责任。”朱成山说,纪念馆的空间低矮逼仄,营造的氛围压抑、愤懑,新展厅则用大空间形成大气势,比如按1:1比例,复制原中国陆军总部大礼堂受降仪式现场,18米高、22米宽的空间,让参观者受到现场感染,油然而生胜利的自豪感。“纪念馆的色调以黑白灰为主,而新展厅以黄红为主色调,是胜利的暖色。参观纪念馆时会感到抬不起头、喘不过气,走进新展厅,会使观众压抑的情感得到释放,这是我们设计和力争达到的目标。”朱成山说。
新展陈的第三大亮点是其贯穿始终的强烈的国际视野。“中国军民取得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与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支援分不开,我们的展览要尊重历史。”朱成山说,从这角度看,新展厅展览的历史所承载的意义不应仅限于中国。这段胜利的历史不仅是南京这座城市的,也不仅是中国的,还是整个世界的。所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应放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大视野中去观照,我们的纪念,也要有国际视野。
辉煌的胜利是为了人民幸福
在“新展厅”外面环行,第一印象就是,这是一只静卧于大地、正要展翅的凤凰。走近了,会看到中间是椭圆形的纪念广场,绿草如茵。外围是高大的胜利之墙,长154米、高度由14.1米渐变到23.7米,完全用混凝土浇筑,与广场形态契合。沿墙一圈,则是愈走愈宽、愈走愈亮的胜利之路,整体上给人以流畅、柔和之感。
“新展厅”建筑体量看上去不大,不过几千平方米的样子,实际总面积达5万平方米,大部分建筑在地下。地面部分,最高不过十余米。这种低调内敛的处理,利于周边环境融合协调。广场基座由一根根柱廊支撑。设计者说,柱廊大量运用在建筑中,显得庄重,体现公共特性,无形中将纪念馆和环境区分。
承担“新展厅”设计的仍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领衔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团队。何镜堂院士给团队定下的理念是,纪念馆始终是一个整体,扩容工程要与纪念馆一、二、三期浑然一体,但要表达不同的情感,与之前的纪念馆建筑和而不同。这个挑战落到主设计者倪阳身上。
10年前,倪阳曾大量运用硬硬的折线、尖锐的角、断裂的墙体,表现苦难、冲突和抗争,给纪念馆三期营造出悲怆的氛围,以强化“困城、围城和屠城”的主题。“新展厅的设计,我们广泛使用曲线,连灯柱都有弧度,并通过遍种绿植,传达生命和生机的感觉,创造轻松惬意的场所空间。”倪阳说。
为表现胜利和圆满,“圆”无处不在。整个建筑的外在轮廓是倾向椭圆的,胜利广场是椭圆的,顶上的天井是椭圆的,连外围的小花坛,也是椭圆造型。
从观展者体验看,从纪念馆三期“和平展厅”出来,自然而然地进入“新展厅”,历史连结着建筑。同时,“新展厅”保持相对独立,不受周边环境干扰。
胜利之墙颜色醒目,胜利广场草坪青青。这是纪念历史的地方,也是城市公园,有小孩奔跑,有老人徜徉。这个曾经惨遭屠戮之地,如今以胜利的姿态对话历史,握手城市,走进去,是那段历史;走出来,回到正常生活。
本版撰稿:于英杰王晓映王拓颜芳廖卉
本版摄影:余萍吴俊万程鹏蒋文超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