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批"万人计划"名单公布 南京自主培养20人入选

22.09.2016  10:36

        7月31日,中组部公布了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共1348人。南京地区入选60人,其中南京市自主培养20人,较第一批的2人增长了10倍,在全国所有城市中位列第4,在副省级城市及全省省辖市中均列第一。

        从2人到20人的飞跃,来之不易。

        政策引领——让“人才高原有高峰

        南京科教人才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存在高校院所人才多,企业人才少;研究型人才多,创业型人才少;培养的人才多,留下创业创新的少;科研创新成果多,有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少等“四多四少”结构性矛盾。因此,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是“人才高原”,但没有“人才高峰”。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今年2月,中央专门制定下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进一步破除束缚人才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在今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党和人民事业要不断发展,就要把各方面人才更好使用起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市委、市政府紧扣中央部署要求,结合南京实际,以深化人才和科技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支持和推动科技人才创业创新,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和独特优势的产业科技人才高地。“十二五”期间,重点实施了“321计划”。面向“十三五”,提出大力建设3个“人才之城”,即构筑高端人才汇聚之城、科技创业领军之城、人才改革先行之城。深入研究制定“‘创业南京’英才计划”,明确在“十三五”期间,具体实施好“科技顶尖专家集聚”、“创新型企业家培育”、“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和“青年大学生创业引领”4个专项人才子计划,重点集聚100名科技顶尖专家、培育200名创新型企业家、引进30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引领20000名青年大学生创业。尤其提出南京人才结构要向“高精尖缺”发力,明确对到南京创办科技企业或开展产业合作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内外两院院士等顶尖人才,给予最高1000万元科研成果产业化配套资金和最高1亿元跟进投资;对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业类)特聘专家、“万人计划”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的,给予200万元项目资助,着力改变南京人才“有高原无高峰”的结构性不足。近年来,全市共吸引4名诺贝尔奖科学家、9名两院院士、348名“千人计划”专家来宁创业创新或实施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引进领军型科技创业人才3752名、培养科技创业家254名,为南京入选国家“万人计划”人才数量的重大突破提供了坚实支撑。

        精心培育——让“人才企业小苗变大树

        近两年来,南京人才工作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大力鼓励和支持人才创业创新,大力扶持人才企业发展壮大,及时将人才资源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截至目前,全市已创办人才企业近4000家,其中年销售超3000万元的企业有73家、超5000万元的43家、超1亿元的23家、超10亿元的1家。

        厚植“破茧化蝶”沃土。按照“既通科技、又懂市场”的复合型人才培育思路,遴选200个成长性较好的人才企业,实施“一企一策”个性化培养措施,给予三年最高2000万元贷款总额贴息、研发机构支持、两年免费研发场地等政策扶持,努力实现新增上市企业30家、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30家、年纳税额超千万元企业10家的目标。针对人才从技术型专家向企业家转型的需要,积极组织开展创业导师、创业训练营,境内外研修等创业培训辅导活动,着力提升创业人才的经营管理能力。专门研究制定科技创业家企业产品首购订购办法,明确政府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招投标向科技创业家新产品倾斜,破解人才企业“成长的烦恼”,提升初创企业的成活率和活跃度。

        强化“精准引才”导向。创新优化人才工作体制,突出区(园区)人才工作地位。明确3000名高层次创业人才引进计划以区(园区)为实施主体,赋予其更大的人才引进自主权,针对自身转型发展需要,精准引进最适合、最匹配的人才项目,使引才育才更有的放矢。突出企业引才育才的重要作用。明确对培养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的用人企业给予100万元项目资助,充分调动人才和用人主体“两个积极性”,激励企业引进更多发展所需要的“高精尖”人才。突出考核方式的科学化。将考核重点从人才引育数量转向人才成长质量和效益,搭建包括自主创新成果、销售经营业绩、省级以上认定等在内的多维度指标考评体系,将绩效和服务类指标考核权重提升至70%,并根据人才创业进度,分期拨付扶持资金,形成重数量更重质量、重引进更重培养、重规模更重效益的工作导向。

        集成“政产学研”支持。充分发挥南京高新区、江宁高新园、新港高新园等3个“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作用,建立人才梯队培养机制,实行全程跟踪、滚动发展、优胜劣汰,打造领军人才快速成长“摇篮”;强化行政资源整合,协调相关部门和各区,指导人才企业做好项目申报,用好用足政策红利,先后帮助23家企业获得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家企业入选省“双创团队”。推动金融资源对接,精心开展银企合作,对获得社会风投的人才项目实施跟进投资;常态化进行上市辅导,对“种子企业”逐一上门,量身定制上市计划,已推动23家人才企业成功挂牌上市。突出市场资源配置,组织人才项目与行业龙头企业、国有企事业单位、在宁高校院所等开展产业技术交流合作,增强人才新产品新技术的推广力度和开发后劲,累计达成意向合作签约项目162个,实现合同金额8亿多元。

        全市协力——让党管人才原则落地落实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关键是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市委专门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党管人才工作的贯彻实施意见》,明确了党委(党组)有效履行党管人才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的职责任务,要求建立党委常委会定期听取和研究人才工作制度,研究解决难点问题,部署推进重点任务;党委(党组)书记要带头抓好人才工作,班子其他成员抓好分管领域人才工作;细化健全党管人才领导体制、加强人才工作宏观指导、抓好人才工作统筹协调等八项重点任务和完善人才投入机制、加强人才工作者队伍建设、抓好人才工作法制化水平等三项保障措施,通过加强人才工作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全市党管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为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市人才队伍建设办公室专门研究制定“办公室工作制度”,围绕编制人才发展规划、推进人才制度改革、强化人才工作任务考核等八个方面,细化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更好地推动发改、经信、科技、教育、财政、人社、金融等部门履行职责、形成合力。同时,出台“办公室主任会议议事规则”,明确了8个方面议事范围、8项工作制度、3项执行监督制度等,着力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办公室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组织程度和运转效能。

        坚持把人才发展核心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指标体系,赋予“第一资源”第一权重。完善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强化“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责任,将党委(党组)书记人才工作履职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定期开展人才发展环境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纳入年度作风评议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认真总结人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政策创新成果,及时纳入党内制度和地方立法,完善南京人才工作法规制度体系,使党管人才原则在南京真正落地生根。(毛庆 施组轩)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