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不平凡的感动
在我们身边,总有一些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人,用自己的点滴行动,让2017年的岁月变得温暖动人。他们虽然身体各有缺陷,学历有所不同,经历大相径庭,然而他们以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勤劳善良的人生品格,一次又一次冲破命运的阴霾,让阳光遍洒、苦难退却。
朱网玉:爱心路上艰难前行
励志心语:爱心很坚韧,也很宝贵。身在其中,更能体会这个群体的痛楚,愿我们的爱心都有处可栖。
今年62岁的朱网玉,是靖城街道正南社区一名志愿者,她的故事感人,若拍成一部纪录片,也会充满“传奇”色彩。
出生三个月,右腿被查出有问题,意味着这个可怜的小姑娘一辈子都不能像正常人一样踏实地“双脚着地”了,伴随而来的是腿部无止尽的疼痛。记事以来,朱网玉就一直和母亲相依为命,然而母亲的身体一直不好,家庭没有顶梁柱,日子过得分外艰辛。1975年,孤身一人的朱网玉被安排到当时的一家福利企业上班,三年后,她开始给山区贫困儿童邮寄衣物、学习用品,有时还会自费订制流动红旗,寄往学校,鼓励孩子们积极进取。家中光是邮寄单,就有二百多张,厚厚一沓,年代久远的已经泛黄,留下岁月的痕迹。
2002年的一天上午,朱网玉外出办事回来,看见一位老人躺在路边的花坛里,一动不动,把老人拍醒后,才知道老人迷路了。她带着老人沿路打听,又向派出所求助,终于帮助老人回到家中。一家人重逢时的激动场面,让朱网玉深有感触。“要是能帮助更多的人找到自己的家,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朱网玉暗自下定决心,要尽自己所能,帮助流浪在外的人回家,尤其是因故漂泊的残疾人。这条路并不好走,她需要对求助人的整体情况进行汇总,并根据细节筛选分析,将所有的信息手写下来后,组织成文,打印出来后,在街头发放。她借助公安局等相关部门的力量,自贴车路费、电话费,往返于不同地点,最终成功帮助三个跨省家庭团圆。
“整理一套资料要花上半年多时间,方法虽然笨,结局圆满就好。”每每看到失散重逢的亲人拥抱在一起,朱网玉也跟着热泪盈眶。一如悬崖峭壁上开出的花,看似娇弱,实则刚强;看似无依,却成为更无助者需要时的支撑。
孙滔:只把一件事做好
励志心语:这个世界每一秒钟都在上演默片,然而我更愿意相信,无声的世界是为了让我更专注于心灵的呼唤。我听从心灵的呼唤,完成一件人生的“大事”。
幼时一场高烧,不幸遇上医生用错药,八个月大的时候,对世界懵懂无知的孙滔被剥夺了聆听声音的权利。幸运的是,只要拥有厨房,他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孙滔从小就爱腻在厨房,看妈妈做饭,一看一两个小时,也不会嫌烦。大一点了,便喜欢在妈妈做饭的时候帮忙打打下手,顺便偷师。19岁从学校毕业后,孙滔一心研习厨艺,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耗在了厨房。初当学徒,孙滔手脚勤快,因此有了更多机会观摩大厨处理食材的方法以及料理食材的手艺。晚上回家后,他根据回忆进行尝试,有时也会在大厨制作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不断创新传统菜式,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料理风格。
2011年出头,随着微信朋友圈渐热,孙滔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做一些小玩意,发在朋友圈,美食看得见吃不着,不少微友控诉其“深夜投毒”。应朋友的要求,孙滔开始将一些作品在朋友圈售卖。很快,“嗷嗷待哺”的顾客队伍就以滚雪球的速度壮大了起来。随着订单量越来越大,孙滔便开始专心经营自己的美食品牌“小厨哥”。
孙滔做菜时十分认真,对自己甚至可以说是严苛。所有配料分量必须要用小秤测量,精确到克数。即使自己自由经营,他每天坚持六点多就起床,开始制作馅料,每个步骤都一丝不苟,故而成品精良。年关将至,每天少说也要制作上千个点心,虽然忙碌,但只要在厨房,孙滔就像微笑着的风信子,始终上紧了发条,有着使不完的精力和热情。“看到我做的食物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欢,心里就很满足。”孙滔多次在美食比赛上获奖,但他最开心的,就是客人吃过他的食物后,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张魏:全力以赴抵达“看不见”的远方
励志心语:世界慢慢失去色彩真的很糟糕,直到有一天光线无法穿透我的瞳孔,我的手指触摸到不同组合的凸点,我开始领悟到生命的起伏。这让我有信心、有勇气去挑战未知的世界,活出生命的价值。
她参加过两届亚洲残运会,和伙伴们一起斩获团体金牌。2016年里约残奥会,她再一次站在了领奖台上,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是无数个日夜汗水和泪水交织的艰辛以及超越自我的信念。她是张魏,一个5岁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导致弱视,生活逐渐失去色彩的励志女孩。
15岁时,张魏从普通学校转入南京市盲人学校学习。那时她第一次接触到盲文。老师得知她没有任何基础,建议她去小学一年级,从头开始。张魏生性要强,便提出自学一星期,跟上进度,进入中学一年级。“刚开始比较陌生,摸着摸着掌握了盲文的规律,简单的理解不成问题。”经过一个星期没日没夜的学习,张魏的认真刻苦换来了中学入门券,且之后文化课程一直不错。
在校读书期间,由于身体条件的突出,张魏被选入江苏盲人门球队,成为一名正式运动员。由于训练期间展示出超群的天赋,2010年被中国女子盲人门球队选中。训练时,由于球的力量大,稍微碰上,身上到处青一块紫一块,受伤是家常便饭。努力付出终有回报,张魏先后在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以及2014年仁川亚残运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并在里约残奥会上摘获银牌。
如今,张魏拥有了自己的家庭和事业,生活幸福美满。
李亮:用双手推开幸福之门
励志心语:虽然看不见,但我心中有一轮太阳。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向前,前方的道路一定洒满了阳光。
阳光隔着玻璃洒进李亮的小店里,室内暖意融融。李亮认真地给客人做着按摩推拿,十几分钟过去了,原先颈部不适的客人面部表情放松了许多,开始和李亮聊起了天。
李亮出生于安徽阜阳一个清贫的农村家庭,先天性双眼失明让他从小就失去了和普通孩子一起上学玩闹的机会。小时候,经常摔得满身是伤,但他却为自己能够独自走出去,哪怕只是一小段路而感到兴奋。
后来,李亮终于有机会去芜湖市盲人按摩学校上学。在校学习期间,他利用午休时间背课文,每天晚自习后练习手法到十二点,不断的学习让他迅速成长起来。他经常代表学校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还在残疾人自强演讲比赛中拿到了优秀奖。他实习期的第一位病人有落枕的毛病,一侧头就疼痛难忍。接受按摩后,病人站起来活动颈部时,已没有疼痛和不适感。“小伙子,听说你是实习的,原来我还有点担心,没想到你的技术这么好!”客人一席话,让李亮有种付出努力得到认可的喜悦。
2007年李亮到靖江。工作期间,听说有一款盲人电脑软件,安装到电脑上盲人也能操作电脑。李亮攒钱买了电脑和盲人电脑读屏软件,利用下班时间把键盘摸熟并记住了每个键的功能,慢慢学会了浏览网页、使用聊天软件。并于隔年开了间50平米的小店。开店期间,李亮经常给自己充电,通过相关资格证书考试,出去参加一些盲人按摩学习交流。他不断扩大店面,如今已开了第二家分店。
“靖江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这里开启了事业的春天。”李亮积极阳光的人生态度,值得学习。
陈善库:肩负一个小家的幸福
励志心语:生活总是负重前行,必须脚踏实地,忙好我的“一亩三分地”,就无愧于生活。
陈善库十六岁背井离乡,投靠嫁到靖江的姐姐,慢慢在这里扎根。由于小时候医生用错药,他的腿脚上落下不能康复的毛病。他刚开始在宝骊叉车厂,做着稍微简单的绕线工作。
婚后,由于丈母娘和妻子都有精神残疾,家中杂事全靠丈人帮分担,谁想丈人生了一场重病,不能操劳。一家三口没人照顾,为了能够有更多时间来料理家事,他离开了公司,跟在姐夫后面学推拿。推拿依靠力度、位置和巧劲,起初陈善库并不能很好地掌握力道,经常肌肉紧绷,歇下来后,整个手臂又酸又软。一到中午,还要赶着回去给老人们做午饭,十分辛苦。2010年,陈善库和朋友一起租了个小店面,开了“辛酉”推拿店,生活更加忙碌。每天早晨起床就开始收拾家务,拖地清扫。买菜回来做好,放在厨房,十点左右出门后,一直工作到晚上。
小日子虽然过得很苦,但陈善库从不抱怨。这个忠厚老实的细心汉子,凭一己之力,将这个小家打理得井井有条。无论是对生活的热爱还是对家人的关心,他都毫无保留,全力以赴做到了更好。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要强的人。他们以一种比普通人更牛的钻劲,构建属于自己的一方天地。生命不息,感动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