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精神解读之八“双控行动”,让江苏更“绿”
新征程新理念新举措
【关键词】双控行动
——坚持严控增量与减少存量并举,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大力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环境美的新江苏,是下一个五年的目标之一。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严控增量与减少存量并举,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
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意味着既要控制总量,也要控制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的强度。双控行动,对江苏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大、自然资源少、环境容量小的省份来说,具有特殊针对性和现实紧迫性。建议明确,“十三五”期间要实现生态省建设目标,实施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这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招、硬招。
省环保厅副厅长蒋巍说,实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扩大主要污染物控制种类和范围,总量“限高”,强度“控额”,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排放。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对我省环境容量、生态系统带来很大压力。最新数据显示,在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中,煤炭占67%。去年,我省能源消费总量同比增2.3%,实现国家下达我省年均增长2.5%的控制目标;煤炭消费总量同比降0.3%,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1.8个百分点。
我省局部地区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退化等问题突出。“十二五”时期我省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水资源形势仍然严峻。建设用地方面,土地开发强度偏高、土地资源约束趋紧。必须实施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逐步实施新增建设用地减量化,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确保不突破国家规划调整后下达的规模。
双控行动的总量控制有两方面要求:一是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核定的资源使用总量不可能、也不允许被突破;二是对现有存量的不断削减。强度控制方面,首先,是对强度超出一定水平和标准的、污染排放较高的产业和技术必须淘汰。其次,代表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要大力发展单位能耗少甚至为零的技术和产业,如可再生能源及以服务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等。总的来讲,双控行动就是实现资源的节约和高效利用。
“十三五”期间,我省将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环保领跑者引领行动。省经信委主任徐一平说,“严格控制‘两高一资’行业发展,推进绿色制造,形成持续发展新模式。”例如,试点实施节能量交易制度,运用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组织实施主要耗能行业节能改造,促进钢铁、建材、化工、有色金属等行业实行碳排放零增长。开展重点企业节能低碳行动,推动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提高工业能效水平。推进清洁生产,对超标、超总量排污和使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促进废弃物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治理。到202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城市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80%。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推动再制造产业规模化。
“十三五”期间,必须根据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要求,建立健全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对取水、用水、耗水、排水实行全过程控制,既要控总量,更要控效率和污染物排放,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水平和综合效益,大力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同一乡镇范围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推进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和高效配置,提升节地水平、产出效益,“十三五”期间单位建设用地地区生产总值占用率显著下降,产出效益明显提升。
双控行动,意味着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建设用地逐步实现减量化。主体功能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绿色江苏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产品供给持续增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全社会环境意识显著增强。
本报记者宋晓华本报实习生陈 晨
原标题:
编辑: 邓晓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