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朱日和军演改变规则:“阵亡者”可满血复活

08.06.2015  11:43

  朱日和今年大旱,已经很长时间没下雨。部队进攻发起前,却整整下了一天的雨,把演习场弄得泥泞不堪。

  5日1时,雨停,风仍有5到6级。散布在夜色中的红军——陆军第1集团军某步兵旅,在黑暗中安静地收拢部队,准备向蓝军前沿阵地开进。

  “跨越—2015·朱日和A”演习于5日凌晨进入实兵对抗阶段。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实兵对抗规则有了重大改动:由过去单一回合的阵地攻防,变为“开进展开、阵地攻防、城市要点夺控”三个回合。

  为满足三个回合对抗需要,朱日和训练基地的模拟交战系统增加到了前所未有的9600多套,除单兵模拟交战系统外,坦克装甲车辆、火炮和陆航直升机等武器平台也加装或升级了模拟对抗系统。

  夜色中,参演的红军按作战计划,成三路纵队向前开进。在他们前方约20公里处,以“草原之狼”自居的蓝军已经张开了血盆大口。作为这片草原的主人,蓝军旅长满广志信心十足。上任不久的满广志是全军的优秀信息化指挥员,他率领的蓝军兵强马壮,又是本土作战,熟悉这里的每一道沟壑。

  朱日和的夏天,凌晨4时天已大亮。红军三路纵队先后接“”,第一回合交战打响。开进中的红军完全暴露在无遮无拦的大草原上,冒着猛烈的炮火为后续部队开辟通道。

  “伤亡”比想象中来得更快、更猛烈。1个多小时的时间,红军战损就达到13%,“阵亡”人数超过600人。

  演习副总导演、军事专家杨宝有说,“伤亡”这么大不是说部队不能打,而是因为导演部去掉了“空地火力打击毁伤敌有效防御”的前提,需要红蓝双方去“硬碰硬”。红军面对蓝军坚固完整的防御体系,只能依靠现有兵力去啃硬骨头,显然就是故意给红军出难题。

  “对于进攻方来说,难度是显而易见的。对旅长指挥控制部队,统筹运用火力的要求非常高。”杨宝有说。

  战斗进行两个多小时后,红军右翼攻击群终于以破障工兵几乎全体“阵亡”为代价,艰难地打通了400米通道,战损率达到40%以上,场面显得有些悲壮。

  而在中路和左翼,红军仍然遭到顽强阻击,进展缓慢。一群群“阵亡”官兵摘下头盔,退出了战斗。第一回合接近尾声。

  “按理说,这么大的伤亡,这支部队已经不再具备继续进攻的能力。”杨宝有解释说,但“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军演是检验性演习,目的是提升参演部队的实战能力,要的是让参演部队经历战斗全过程。就这样退出战斗,显然不符合导演部的意图,演习的效果便大打折扣。

  于是在新的规则中规定,第一回合结束以后,演习暂停,导演部将对抗双方的兵力配置恢复到各自的70%,转入第二回合:阵地攻防——这一点与电脑对抗游戏中的“满血复活”有些相似。

  一部分“阵亡”官兵又重新戴上头盔,加入战斗。“这对部队提升战斗力的帮助非常大,不仅是指挥员的指挥能力,那些‘牺牲’的战士重新端起枪的感悟都不一样。”杨宝有说。

  接下来的第二、三回合只会比开进阶段更加残酷。“跨越—2015·朱日和A”本身就是一场处处“刁难”红军的演习。

  阵地攻防回合,这支红军几乎是用血拼的方式,将剩余的70%兵力全线压上,向蓝军发起总攻。在导演部的态势图上,双方战损节节攀高,几乎到了无兵可用的境地。

  导演部再次叫了暂停,为转入第三回合城市要点夺控做准备。“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不重输赢重检验。”杨宝有说,目的是为了部队在实战化条件下用好战法创新成果,提高指挥能力。

  按照解放军总参谋部的方案,三回合的实兵对抗方式,将成为探索规范基地化练兵路子的一项重要方法,与千分制检验评估方法结合起来,在“跨越—2015·朱日和”系列演习中进行试点应用。

  而对于在阵地攻防中“阵亡”的官兵来说,他们也许还会再次“重生”,在“城市要点夺控”环节中接受第三次洗礼。(黎云)

  原标题:“跨越—2015·朱日和A”:“满血复活”的“阵亡者

  原标题:解放军朱日和军演改变规则:“阵亡者”可满血复活

  稿源:光明网

  作者:金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