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观察】人才政策升级,引领发展转型
数量补充转向更重结构协调引进单个人才转向引进团队
新华报业网讯 “十三五”规划草案中,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登上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江苏该如何深入实施人才发展战略,从而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代表委员对此进行热议。
人才政策要不断升级
引进高端人才,江苏动手早、政策实、收效快。然而,随着人才尤其是高端人才引领发展核心生产力成为共识,“人才竞争”日益激烈而复杂,江苏在这一轮人才竞争中面临新的挑战。
“上海的人才高峰计划,第一期拿出36亿元,其中60%用于人才建设。浙江、安徽、广东、北京等地都已出台政策,大力引进人才。”全国政协委员、苏州大学校长熊思东本人就是江苏引进的高层次人才,他建议江苏密切关注国际、国内人才竞争态势,梳理总结前期人才队伍建设好的做法,采取更加有针对性的措施,用更为灵活的人才引进政策,打造江苏人才引进“升级版”。
“江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才的引进要从过去简单的数量补充转向更重视结构、协调发展,从过去更注重单个人才引进过渡到团队引进,从热门领域、解决当下具体问题的领域,向全系统覆盖,尤其要关注‘十三五’乃至江苏中长期发展的储备人才的引进。”熊思东认为,引进高端人才,要从鼓励“兼职”“兼薪”,逐渐过渡到全职全薪。对于已引进人才,应适时调整激励考核政策,激发他们的潜能和积极性。“人才引进一段时间后,如果工作做得更好,应给予更高的平台、更高的待遇,做得不好的,也要适时调整,以更好发挥政策资金的效能。”
让科研人员名利双收
江苏“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即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铜山区委书记毕于瑞认为,此举和“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的国家政策完全相符,又切合江苏实际,要继续从完善制度、做强载体等方面着手,深入推进人才“第一工程”,不断彰显人才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一中心一基地”建设。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也是建设‘一中心一基地’、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的第一资源。”毕于瑞认为,放眼全省,应健全完善人才工作考核体系,真正把招才引智工作落到实处;做强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拓展创业空间,扶持产业转型升级;借力科教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让优秀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同时深化科研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改革,有效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真正实现科研人员名利双收,调动广大科研人员的积极性;着眼于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引进政策,完善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营造更加优良的人才发展环境。努力把江苏建成国内外一流创新人才的汇聚之地、培养之地、事业发展之地和价值实现之地。
博士生教育要建立淘汰机制
“‘十三五’时期创新驱动发展、‘一带一路’‘亚投行’等国际化战略,以及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对高新人才的需求巨大,我国博士生需求随之旺盛。比如,我国高校教师拥有博士生学位的比例要达到30%以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大学校长袁寿其建议,适度扩大博士生教育、促进东中西部地区博士生培养均衡发展、建立博士生淘汰补偿机制。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西部地区高校对加快发展博士生教育的意愿十分强烈,建议适度扩大中西部地区高校博士生教育规模,同时加大东部高校为中西部地区定向培养博士生的力度。
“发达国家目前的博士生淘汰率大约为30%,而我国基本上零淘汰。”袁寿其代表认为这样不利于培养质量的提高。他建议,在招生指标中增加一定弹性指标用于硬淘汰,新生入学时明确淘汰红线和淘汰比例。
人才应不拘于头衔称号更重能力
在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大学副校长宋余庆看来,只要在某个领域能专注、努力地工作,取得好的成效,都是人才,而不应拘泥于头衔和称号。在人才使用过程中,要消除人才歧视,推行正确价值观。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一线的人才缺乏?主要还是培养方式方法有问题。现代工业企业中,操作高精尖设备和掌握原理的人才都特别重要。而我们现在的教育机构,并不拥有这种先进设备,怎么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宋余庆说,无论“中国制造”还是“中国智造”,都需要高校和拥有先进设备的企业联合起来,共同培养。
“十三五”期间,全国要建成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1200个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培养1000万的高技能人才。对于有些家长不太愿意孩子学技术、当蓝领,宋余庆表示,市场收入分配会引导社会接受新的就业理念。“有些蓝领在一线收入很高,大学生出来以后没人用,甚至就业后收入比具有一线操作能力的人员还差,自然就会调整。每个人都希望有良好的收入、体面的生活,我相信,随着社会的变革,这样的改变不会很久。”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郁芬 沈峥嵘
原标题: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