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最大蓄雨池启用 容量相当于4个昆明湖

11.06.2015  13:52

  今年汛期,能够存蓄700万立方米雨水的“西郊砂石坑”首次启用,蓄滞永引渠山区和西郊地区的洪水。其中,石景山区约1/3的雨水都将流入这个大蓄水池。暴雨来临时,雨水被砂石坑拦截,不会涌入城区。

   容量相当于4个昆明湖

  在西五环晋元桥的东南侧,西郊砂石坑改造而成的蓄水池刚刚启用,正静待汛期考验。

  昨天中午,记者在绵绵细雨中来到了西郊砂石坑。这个几十年采石挖出的大坑正在成为本市最大的蓄雨池。眼前,这个大坑看起来酷似科幻片中的陨石坑,面积达到了60万平方米,最深处将近30米。

  蓄滞雨洪是西郊砂石坑承担的主要任务。坑壁上的六个进水口能够收集永定河引水渠山区流域和西郊地区的雨洪。汹涌而来的洪水被圈入砂石坑,暂时歇歇脚,待洪峰过后再向下游排放。据了解,西郊砂石坑已具备蓄滞700万立方米雨洪的能力,容量相当于4个昆明湖!目前,仍有部分配套设施尚未完工。

  在砂石坑西南侧,记者发现,一条管径7米的暗渠正将涓涓细流注入坑中。“这就是砂石坑的六个进水口之一。”市水务局建管中心薛文政说:“按入汛以来的蓄水情况测算,这样的小雨如果持续几小时,砂石坑就能喝进3万至5万立方米的雨水。

  随后,记者又跟随项目工程师邓晓君来到砂石坑北侧的隧洞。两条隧洞的直径都是4米,一路向西北侧延伸,直通3公里外的永引渠。

  “永引渠的水量过多时,可通过分洪闸把洪水引入隧洞,流入西郊砂石坑。”邓晓君说,再过几天,左侧隧洞就能够具备过水能力。7月中旬之前,永引渠的洪水就能够直接倾泻进入西郊砂石坑,避免雨洪入城。

   百年一遇洪水不入城区

  北京市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山区的洪水对城区造成了不小的防洪排水压力。

  在西部的几大流域中,北旱河流域注入清河、高井沟流域注入永定河。八大处沟流域、北八排水沟和琅黄沟流域、南旱河流域的洪水除少量利用玉渊潭湖调蓄,其余都经由中心城区的护城河,最终注入通惠河、凉水河。西郊砂石坑启用前,这几个流域的洪水倾泻而下时,常常造成中心城区积滞水。

  按照“渗、蓄、滞、排”的原则,中心城区防洪采取西蓄、东排、南北分洪的措施。“西蓄”包括700万立方米的西郊砂石坑雨洪调蓄工程、280万立方米的南旱河地区调蓄工程和60万立方米的玉渊潭调蓄工程。今年汛期,西郊砂石坑即可承担蓄洪任务。这也意味着,本市“西蓄东排”的防洪排水格局初步形成。

  西郊砂石坑拦蓄的正是八大处沟流域及北八排沟、琅黄沟流域27平方公里的洪水,主要涉及石景山和海淀两区。其中,石景山区1/3面积的雨水都可注入西郊砂石坑。只要洪水等级不超过100年一遇,就能全部进行拦蓄,不进入中心城区。

  除“西蓄”工程外,本市还启动规划建设西部、东部排蓄廊道工程,廊道总长约100公里,蓄滞能力800万立方米,埋深30米至40米,管径10米。这项工程相当于在地下挖掘出两条暗河,将实现雨水从地下流过,有效避免城市内涝。

   非汛期将成水景公园

  第一次在砂石坑边眺望,不少人都会发现,这个粗糙的大坑里居然别有洞天。坑底积滞着一弯明镜般的清水,水边花草排列成行,卵石小路曲折蜿蜒。这别致的造型,似乎更像一个小公园。

  “明年,这里就会建成水景公园!”薛文政一语道破记者的疑惑:“哪怕是在非汛期,坑里的积水也不会完全排空,会始终保留10万平方米的水面景观,供周围的居民休憩游玩。

  在面积巨大的砂石坑中,大型挖掘机也显得体格娇小。记者看到,坑内仍有四五台挖掘机来回忙碌,把适合植物生长的肥沃黑土覆盖在坑底和护坡。水边,刚刚扦插的柳枝和耐水草类已经长成绿毯,根系握住泥土,会起到减小水土流失的作用。

  到今年的盛夏时节,西郊砂石坑里将是一片50万平方米的绿地。随着工程推进,水中还将种植香蒲、芦苇等水生植物,打造城市里的湿地景观。

  既可蓄滞雨洪,又是水景公园。其实,西郊砂石坑还承担着第三项重要使命——回补地下水。由于坑底的地质为沙土和卵石,坑中的雨水可以大量下渗,涵养本市的地下水源。(朱松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