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袋鼓起来 “获得”多起来—— 代表委员喜说江苏新故事系列报道
民生是为政之要。江苏在多年的发展中,坚持把增进人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着力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让人民群众更多得益受惠。在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江苏富民优先的脚步没有放慢。“十二五”期间全省75%以上公共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口袋更鼓了,获得感更多了,正成为江苏老百姓真真切切的感受。
【实践样本】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徐州正以‘一人不能少、一户不能落’的决心,千方百计织大、织厚、织密农村医疗保障网络,坚决打赢全面小康攻坚战。”全国人大代表、徐州市委书记张国华介绍说,徐州是全省第一人口大市,长期面临群众收入水平偏低、贫困人口比重大等突出“短板”。全市250.5万农村人口,其中家庭人均年收入低于6000元省定扶贫线的低收入人群有68万人。去年,徐州市级投入专项扶贫资金8089万元,相当于上一轮五年扶贫开发投入总和。同时,加大“托底”力度。从今年起,市级财政每年投入1.51亿元,对46.1万低收入人口全额代缴基本医疗保险个人参保费用。数据显示,2016年,徐州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4%和9.2%,增速居江苏首位。
徐州市低收入人口已建档立卡65.5万人,其中19.4万五保、低保人口此前早已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并免缴新农合保费。去年12月,徐州还将46.1万农村低收入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助范围,新农合保费由当地政府全部代缴,并将医保报销标准上调10个百分点。市级财政每年拿出2000万元健康扶贫资金,加上各县市区级财政,全市每年在医疗救助上的支出将增加约2亿元。
“村里第一家农家乐是我开的,几个月下来收益已是过去一年的总和。在我带动下,村民们也纷纷开起农家乐,参与创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家庭农场也渐渐兴办起来。”全国人大代表、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村民委员会主任朱虹向记者讲述村里成立山联富民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故事。
朱虹说,山联村过去人均年收入不到1万元,富民合作社统筹规划实施富民项目帮助村民脱贫,比如,发展民宿、打造茶文化一条街,还选择菊花发展核心绿色农业,全村7000余村民去年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我们种植了400多亩菊花,金丝皇菊做成 ‘山联贡菊’批量生产销售,衍生出了菊花酥、菊花米酒、菊花茶、菊花麦芽糖、菊花枕头一系列产品……”朱虹自豪地向记者展示起随身携带的菊花产品。
【全省纵览】
公平普惠,
增强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
按照公平性、普惠性、基本性原则,我省不断提升民生共建共享水平。记者从省财政厅获悉,接下来我省将支持拓宽居民增收渠道。落实好相关财税政策,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大力支持发展众创、众筹,推动创业富民。推进土地确权和农村“两权”抵押试点,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全省公共财政民生支出比重继续稳定在75%以上。进一步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大力支持健康江苏建设。
此外,将突出精准识别、精准施策、精准监管,支持实施脱贫致富奔小康工程,“十三五”期间省财政将投入61亿元,确保如期实现“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的扶贫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来自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显示,去年,我省城镇新增就业创出143.22万人的历史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3.0%的较低水平。完善普惠均等的就业援助制度,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援助、岗位援助和政策援助,对就业困难人员“出现一人、帮扶一人、就业一人”。高校毕业生是就业重点群体。去年,我省共扶持大学生创业3.1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194.4%;开发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3.59万个,完成全年计划的179.5%。
省人社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全省人社部门将继续坚持就业优先,强化就业援助,完成既定的“全年帮助新增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万人”的任务。深入实施大学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全年扶持大学生创业2万人、开发2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岗位。
围绕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目标,我省在国内率先完成全民参保登记,各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增长,主要险种覆盖率稳定在97%以上。全面实现省内异地就医联网结算。我省还首次将新型农村医疗和城镇居民医保两项制度进行整合,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制度覆盖5100多万人。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400元,切实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障水平。
省民政厅厅长侯学元则表示,全省有1700多万老年人,九成多选择居家养老。我省在大力推进医养融合型养老机构床位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一民生刚需推广至居家领域,截至去年底,全省已建成护理型养老床位15.8万张,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35.1%;建成老年护理院98家,领跑全国。
侯学元说,去年,江苏基本民生保障政策体系更加完善,保障水平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城乡低保平均保障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611元、559元;农村低保最低标准为每人每月370元,达到新一轮扶贫开发时序进度要求,49%的涉农县(市、区)实现城乡低保标准并轨。
【专家点评】
织密筑牢保障网,奠定民生之基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海说,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十二五”期间江苏就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去年以来,江苏更重点关注小微企业、新业态、低收入农民等特殊群体,加快构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这对于增强城乡居民的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大学教授林闽钢认为,江苏把创新发展作为原动力,强化顶层设计,突出问题取向和社会化导向,力求补上政府供给能力不足这个短板,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特别是江苏的“救急难”制度和养老产业呈现出了鲜明的特色: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各自优势,立足多元主体,强化多方资源整合,形成改革合力,以包容、自主、先进、开放的态势,为全省困难人群和老年人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