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草莓告诉你镇江句容白兔是怎样的鲜果小镇
春意盎然、农家小院、错落有致,采摘草莓、品农家饭……镇江句容白兔草莓采摘园里热闹非凡,前来参加草莓节的游客们沉浸在喜气洋洋的欢乐氛围中。3月28日,首届句容草莓文化旅游节正式拉开帷幕。
走进白兔镇,所有人的目光便都被路边连片的草莓田吸引,田里、农家院里、品鉴台柜,到处都是个大大的、红彤彤的草莓,香气四溢,令人馋涎欲滴。此时、此地,热闹非凡,“闻香”而来的各地游客忙着采摘、品尝草莓。
“春有草莓,夏有桃。秋有葡萄,冬有枣。一年四季花盛开,月月都有鲜果摘。”这是对“中国第一鲜果小镇”白兔镇的生动描绘!句容的鲜果产业从种植草莓开始。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叫赵亚夫的农技人员最早在白兔镇引种成功从日本带回的几棵草莓苗。经过技术推广和市场磨合,成功栽培的草莓亩收入高出原来产出的几倍、十几倍。这些最初被当地农民称为“毒果”的草莓很快被农民到处引种,最后被引种到全国21个省区,句容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草莓之乡”。
句容鲜果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以有6万亩耕地的白兔镇为核心区,辐射句容市大部分镇和社区,并分别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现已形成绵延30多公里的跨区域鲜果产业带。 在有“世界工厂”之称的苏南工业带和城市群中,句容“果世界”是一个传奇。这里如今集聚的北温带100多种国内外鲜果终年不断,真正称得上四季飘香。
白兔镇党委书记说:“实现农民收益最大化是发展目标,过去几年间,园区果品种植每年都以3000多亩的规模增加,一些农户弃工返农”。
句容果品生产标准化程度高,生态品质优良,新品迭出,基本实现了高质高效,销售又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慕名而来的苏南和上海的旅游消费者络绎不绝。现代农业生产方式与苏南城市化市场需求相匹配,造就了句容“果世界”传奇。
农民生产方式转变的根本动力是高效益。果品栽培测土配方、设施化、新品化、生态化的水平大幅度提高,年收入在10万元的农户已经是司空见惯。近些年小汽车纷纷进入句容果农家,仅今年以来,唐庄村就有40多家农户买了小汽车,如今鲜果种植户家家都有电脑,白兔镇甚至还有了10个农民自己开办的果品网站。
句容鲜果产业在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后的10年间获得了长足发展。仅白兔镇的鲜果种植面积就扩大了10倍,发展到3.2万亩,辐射到临近乡镇,总面积已经超过10万亩,年销售鲜果60万吨,大体相当于苏南两个大中城市一年的水果消费量。
按照新的发展规划,句容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在实施更高标准的旅游农业规划,新的规划包括建设高标准的农业展示中心、农民培训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农产品检测中心、物流中心、营销服务中心和旅游接待中心,一个现代化的集生产、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果世界”已经显露雏形。统计资料显示,2007年以来,围绕鲜果产业,累计有近5亿元的社会资本进入句容现代农业产业园。
如今,在草莓产业的带动下,白兔镇经济加快发展,这里,将逐步发展成为集草莓生产、科研、采摘、观光、餐饮于一身的综合性草莓基地。届时,游客不仅可以在众多农家乐和草莓基地里亲手采摘草莓,分享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参与活动,体验生态休闲假日的无限乐趣。(谢巧根 钟学满)
编辑:枫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