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警方三记妙招畅通城市交通

19.12.2014  18:46

 

   “移车警情自动处置平台”帮忙解决“车被堵”

   上周日,市民李先生驾驶私家车来到象牙新村探望父母,由于出差在外一个多月未见到父母,李先生来到这个曾经住了十几年的老新村,心情激动的他将车随意一停,便拎着礼物上了楼。就在李先生和父母欢叙天伦时,家中门铃响了,原来李先生的车堵住了别人的车库门。

  来到车边,李先生发现民警陈昵君已经到达现场,陈昵君让李先生将车移开后,登记了他的联系电话,“现在小区停车位紧张,留下你的电话,万一以后不小心再堵住别人的车,就可以直接联系到你了,方便别人也是方便自己嘛!”陈昵君说。

  陈昵君介绍,“以后再遇到类似的移车警情,就不需要民警赶到现场寻找车主了,接警系统可以直接通过‘平台’里的联系电话,让车主移车,既方便,又提高了接警效率。”陈昵君所讲的平台,就是警方开发的“移车警情自动处置平台”。

  “移车警情自动处置平台”,即报警人发现堵路、被占车位等情况报警后,在接报单位接到警情指令的同时,平台会后台自动查询比对涉事车辆及车主,自动发送短信、语音提示到车主手机上提醒尽快移车,同时在几分钟内对报警人进行自动短信、语音回访,得到车辆是否已经移走的反馈。

  姑苏区内老新村多,背街小巷多,在姑苏公安分局每天接报的1600余起警情中,占道堵路类警情近600起,在该分局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派出所中,每天此类警情均超过所在单位接处警总量的40%,这类警情不仅牵扯了大量警力,更直接影响到辖区居民对公安机关的满意度。

  为增加现有停车位的使用率,今年1月底以来,“移车警情自动处置平台”在姑苏公安分局率先试点运行。

  “平台的处置效率非常高,往往仅需5分钟,涉事车辆就移走了,既免去了民警现场处置的奔波,让警力释放到更加重要的警务工作中,又让报警人能够实时感受到警方针对百姓需求,所做的工作和进展,有效缓解了小区的‘停车难’。”姑苏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副主任任俊桦说。

  “移车警情自动处置平台”带来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先期的部署尝试,取得初步运行经验后,姑苏公安分局又通过实时监测督导、每日集中研判、每周应用分析等机制措施,确保了平台的优化推进。据统计,今年1月至11月,姑苏公安分局共接报占道堵路警情132986起,“平台”成功比对下发130316起,下发率达97.92%,移车结果反馈121210起,反馈率达87.79%,主动即时移走数为94607起,移走率达62.99%,该类警情的不满意率同比下降47.9%。目前,“移车警情自动处置平台”已在全市推广。

   交警队、派出所联手化解“肠梗阻”

  “询问笔录中,应该记录清楚驾驶人、车辆所有人、车辆保险、驾驶人与所有人关系、挂靠性质等情况……”11月24日下午,在留园派出所会议室,姑苏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三中队中队长陶金受邀对派出所的民警就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进行培训交流。

  留园派出所教导员蔡文明说:“培训让派出所民警对事故处理的流程有了全面了解,能提高事故现场处置的效率。”

  培训期间,陶金还详细向大家介绍了该分局新推出的《非道路交通事故调解书》的适用情形及填写规范。在这一式三联的调解书里,涵盖了事故理赔的各项必需信息,包含了双方当事人的简要情况、责任划分、赔付方式等内容,能有效推进事故处理的规范化水平,使警方处理事故、当事人理赔的效率更高,目前,该“调解书”已在分局各派出所推广运用。

  日常生活中,在车多路窄行车难的客观背景下,发生车辆碰擦实属正常,如果事故发生在老新村或者背街小巷里,如果处置不及时,往往会造成交通堵塞,甚至会影响到主干道的交通秩序。

  以往的非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中,由于业务范围、责任分工等原因,派出所的民警一般只掌握简单的追尾、变道等责任明显的事故处理技能。对于稍有变化的情况,民警现场处理没有底气,当事人对于处理往往也不一定信服,最终还是需要交警到场处置。这一方面降低了处置效率,另一方面也客观造成了警力资源的浪费。

  意识到这个问题的症结,今年以来,姑苏公分局安就以交巡警体制机制改革为契机,着力提高非道路交通事故的处置效率。

  “我们确立了‘警务共同体’理念,体制机制改革,不仅仅是简单地在一起工作,而是要达到思想认识和价值认同上的一致,通过交叉培训、齐抓共管,实现‘一警多能’,形成既管交通又管治安的良性态势。”姑苏公安分局副局长徐水荣说。

  围绕“警务共同体”的理念,从事故现场的固定取证,到事故信息的规范登记、责任划分,再到后期的事故调解、理赔,结合对《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21种简易程序的学习理解,该分局交警大队及辖区中队与各派出所之间组织各种业务技能培训交流百余场。

  在不断的实践总结中,民警普遍现场处置能力的跨警种提升,为切实提高城区的事故处理质态提供了有力保障。

  如今,姑苏公安分局各派出所已经能够熟练处理各类发生在非道路的轻微交通事故,及时化解各类造成城市交通不畅的“肠梗阻”。

   拥堵地区新增5000个停车位解决“抢车位”

  “赶紧起来!停不到车又麻烦了!”,不久前的一天早晨七点,市民小陈在老婆小王的催促下赶紧起了床,拿起前一晚收拾好的材料,夫妻俩从近郊开车往市里赶。今年8月,小王怀孕后,在位于市区的第一人民医院建了卡,定期做产前检查,可医院的停车难题一直让小夫妻颇为头疼。

  由于医院停车位紧张,为了不耽误检查,以前,小陈夫妇都是提前出门,尽管如此,有时还无法及时停到车。可这次,两人赶到医院后,充裕的停车位让他们有些意外。“前几次,我们都在医院入口等了好久,这次竟然有空车位,真的很幸运。”小陈说。

  其实不是小陈幸运,而是医院有了新的停车场。医院负责停车疏导的保安张师傅说,“多谢姑苏交警大队帮我们拓展了停车场,一下子就腾出来将近300个车位,让医院的停车压力小了很多。”

  据了解,姑苏交警大队经过多方协调,让医院对面一处没有开发的空地,成功开辟为临时停车场。

  在城区,有车一族最头疼的可能就是“停车难”,老新村停车、去医院看病、送孩子上学、带家人去购物、带朋友去景区游玩,与各种社会生活掺加在一起的,往往就是停车“一位难求”。

  截至目前,仅姑苏区的机动车拥有量便已超过80万辆,并且在全市范围内,每日的机动车上牌量超过1000辆。为了最大限度地开辟停车位,避免车辆“闲散”在马路上,姑苏公安分局动足了脑筋。

  “一方面,在市土地储备中心的支持下,我们将尚未开发使用的地块开发为临时停车场,设置停车泊位;另一方面,积极与辖区的企事业单位协调,落实单位内部车位社会化开放,有效缓解姑苏区医院、景区商贸区、老新村的停车难题。”姑苏公安分局党委委员、交警大队大队长殷佐明说。

  位于北园路的原孔雀电视机厂拆迁后,地块一直闲置,由于附近有拙政园、狮子林、博物馆等著名景点,“车多位少”的矛盾十分严重,一到节假日,这里的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十分严重,怎样在满足市民停车需求的基础上,更好地管好交通呢?

  分局交警大队经过实地排摸、现场调研、场地清理、设施完善等一系列举措,北园路的临时停车场成功设置,目前可提供大客车泊位200个,小车泊位300个,极大缓解了停车难题,特别是在节假日、旅游旺季期间,为群众旅游观光、欢度节假日营造了良好的交通环境。

  据统计,在土地储备中心等部门单位的大力配合下,截至目前,姑苏公安分局已在辖区内全面开发启用各类临时停车位超过5000个,这些临时泊位在节假日、周末起到了极大的分流作用,切实有效地缓解了城市的停车难题。(苏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