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卡将逐步代替磁条卡 建议持卡人尽快更换

22.10.2014  13:50

  市民被盗刷银行卡事件多发

  

  上周,市民杜女士连续收到两条短信,称她的信用卡先后消费两次,共计4500元。可杜女士心想,自己的信用卡一直放在家里,无人使用。

  

  杜女士说,自己信用卡的透支额度为1.5万元,上周五下午,她突然收到一条短信,称信用额度被修改到了1.95万元。当时,杜女士并没有在意。可过了一段时间,她连续收到两条短信,都是信用卡在某网站的支出记录,两次一共4500元。杜女士立即回到家里,看到信用卡就在家里,确认并没有人使用过。由于杜女士的信用卡开户银行在江阴,她又特意赶到江阴查询,发现卡里确实支出过4500元。随后,她拨打了110报警。

  

  卡明明就在身边,却被短信提醒有支出金额,这样的事情并不是第一次在我市发生。王先生在我市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在杭州办理了一张当地银行的信用卡。今年清明小长假,王先生回靖扫墓,6日下午,他突然收到了银行的客服短信,信息显示,当天下午4时他的信用卡支出了1000多元。王先生顿觉奇怪:信用卡就在包里,怎么会有消费记录呢?随后,王先生拨打了银行的客服电话,工作人员证实,这张银行卡确实在浙江一银行里被刷卡取款。王先生感觉不妙,向杭州的银行和派出所反映此事,并在第一时间将银行卡冻结。目前案件正在调查中。

  

  警方分析,此类银行卡被盗刷,大多是当事人在使用银行卡消费时没有注意“眼不离卡”,给了不法分子利用小型读卡器复制银行卡信息的机会。再加上设置的密码过于简单,或者在输入密码时不注意遮掩,不经意间将密码泄露给了不法分子,最终导致卡内存款被盗刷。

  

  今年7月底,我市男子金某就因“研究”磁条卡信息复制“技术”被逮捕。金某利用形似刷卡机的磁卡读写器复制他人银行卡信息。被捕时,警方共从其车内查获67张磁卡、2台读卡器、电脑和U盘等。记者从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了解到,近期我市市民被盗刷银行卡事件多发,平均每月接到此类报警7~8起。

  

  芯片卡将逐步代替磁条卡

  

  传统银行卡的信息靠磁条存储,被称作“磁条卡”。芯片卡,又称IC卡,是指以芯片作为交易介质的卡。市金融系统专家介绍,磁道信息容易被犯罪分子通过测录器等方式收集复制出伪卡,发生卡在身边但被盗刷的事件,而芯片卡具备密钥加密技术,加密信息随机生成,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还未发生过芯片银行卡被复制导致伪卡欺诈的实际案例。

  

  “芯片卡较磁条卡在安全、多应用等方面优势明显,建议持卡人尽快更换。”市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了解,从两年前起我市便启动了“磁条卡换芯片卡”的工作,目前各大银行进度不一,此项工作仍在推进过程中。近两年市民新办的银行卡,大多是磁条芯片复合卡,也可“刷卡”使用。根据央行部署,10月底前全国POS机将关闭芯片银行卡降级交易,也就是说,同时带有芯片和磁条的银行卡今后将只能插安全性高的芯片,而不再刷安全性低的磁条。记者从市人民银行了解到,我市ATM机、POS机已全面升级,识别芯片卡“无压力”,做好准备迎接“插卡消费”时代。

  

  记者走访了我市部分银行网点,建行、工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都表示,客户携原银行卡及本人身份证等可至网点免费将磁条卡换成芯片卡。农行等则表示换卡需要支付一定费用,如需保留原卡号,则需再付额外费用。

  

  警方提醒使用银行卡要小心

  

  今年8月,浙江的卢女士在超市刷了65元的账,3天后卡里近5000元被盗刷,原来是超市收银员在她刷卡时复制了磁条。磁条银行卡在我国有34.42亿张,很容易被复制磁道信息,制作伪卡盗刷。银行卡被复制、盗刷,大多是因为持卡人使用银行卡时一时大意,让犯罪分子有机可乘。对此,我市警方发布防盗刷“攻略”,提醒市民在未更换芯片卡前,使用磁条银行卡一定要多加小心。

  

  ①取款时,要检查自助设备周围是否有异物,防止密码遭窃。

  

  ②观察插卡口是否有异样,防止他人做手脚造成恶意吞卡。

  

  ③吞卡后或不出钞时,人不要马上离开,防止被人窃卡取钱。也不要相信张贴的“温馨提示”,防止上当受骗。

  

  ④不要让他人代为操作键盘,防止卡上资金被转移。

  

  ⑤经常更换密码,防止他人掌握规律;输入密码时用手遮挡,防止密码泄露。

  

  ⑥妥善处理打印回单,防止被人窃取信息。

  

  ⑦要使用银行统一的客服电话查询,发现异常要及时报告。

  

  ⑧要尽量申请“短信通”服务,及时掌握自己银行卡账户交易情况。

  

  ⑨在银行ATM机进行银行业务或在商铺刷卡消费时,要时刻注意观察插卡处、出钞口以及ATM顶部是否有可疑的装置,如神秘“黑盒子”读卡器等,如果有,请不要输入密码和继续操作,并及时向银行和公安机关报告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