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助力小微企业降成本

24.11.2014  12:59
            当前小微企业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归根于企业信用的不透明,由此导致企业在获取信贷支持时往往碰壁。
  11月1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问题,其中强调要完善信用体系,提高小微企业信用透明度,使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钱途”广阔。
  分析人士指出,这一举措,有助于从深层次解决小微企业信用缺失的问题,促进小微企业诚信意识提升,有益于顺利获得信贷支持,形成良性循环,从而做大做强。
  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其中小微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的积极推进,为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推动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一向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今年发布了我国首部国家级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专项规划,描绘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蓝图。然而,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匹配、不协调、不适应的矛盾依然存在,社会诚信意识和信用水平偏低,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尚不健全,失信成本较低。相对于大型企业,小微企业规模小,存在账目不透明以及信用风险的“短板”,商业银行基于防风险的考虑,往往对小微企业贷款更为谨慎。
  分析人士指出,要想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必须要下大力气推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如果企业信用得到提升,商业银行向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内生动力必然会增强。通过市场的力量来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事半功倍。
  从宏观背景来看,提升小微企业的信用透明度,不仅仅是企业一家之事,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至关重要。构筑诚实守信的经济社会环境,仅仅靠自觉自律并不可行,必须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要建立和完善信用信息系统,完善企业和个人信用记录。
  业内人士表示,无论哪个行业,都应当对企业、个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记录,并纳入信用信息系统,进行交换、共享和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信用档案。这就需要各部门各行业加强合作从而实现共赢。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完整、共享的信用档案的建立,有利于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脱颖而出”,易于成为商业银行潜在的优质客户,因而更容易获得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
  当前诚信缺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失信成本偏低,造成个别企业对履行契约重视度不够,或者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由于信用信息不对称,可能不会受到限制和惩戒。因此,必须要建立健全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特别是联合惩戒机制,堵住漏洞,增加违约者失信的成本,一旦失信,处处受制,从而促进其守信守约。
  分析人士表示,加大失信成本,首先要加强行政监管性约束和惩戒。当前一些行业出现的黑名单制度和市场退出机制,无疑是悬在失信企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应该在各行各业都推广。同时还要发挥市场的作用,通过失信信息公开曝光和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的作用,减少失信企业的交易机会,包括企业借贷、发债、上市等等。此外,行业协会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必须要紧跟上,塑造良好的商业信用环境。
  惩戒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通过提高失信成本的同时,更需要提升小微企业的诚信透明度,让商业银行充分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履约状况。小微企业自身要练好内功,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在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和劳动用工管理等各环节中强化信用自律。
  一方面,小微企业要主动建立客户档案、开展客户诚信评价,将客户诚信交易记录纳入应收账款管理,信用销售授信额度计量,建立科学的企业信用管理流程,防范信用风险,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在发债、借款、担保等债权债务信用交易及生产经营活动中诚信履约。
  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缓解小微企业的融资压力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当前P2P、众筹等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信用风险。互联网跨界企业在借助第三方征信体系的同时,更需要提升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提升甄别能力,为信用好、有前景的企业提供更广阔的“钱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