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能” 扬州市长妙谈城市定位与发展

16.01.2019  14:26
六个“能” 扬州市长妙谈城市定位与发展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来源:中国江苏网

  “扬州是一座‘能文能武’‘能慢能快’‘能近能远’的城市。”接受交汇点记者采访时,江苏省人大代表、扬州市市长夏心旻这样推介扬州。

  夏心旻解释,所谓“能文能武”,是指2500多年的历史为扬州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资源,扬州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同时,扬州的产业基础既有特色又有规模,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城市,正致力于打造先进制造业和科创产业集聚高地。所谓“能慢能快”,是指扬州环境生态宜居,适合休闲度假养生;同时,扬州创新创业氛围好、条件佳,适宜年轻人前来快节奏创新创业就业。所谓“能近能远”,是指扬州完全融入了宁镇扬都市圈、融入了长三角;同时,扬州又有大片湿地和森林、大量公园,可以让人远离喧嚣,安心生活、创新创业。

  2018年,扬州高质量发展实现良好开局。夏心旻首先列举了几个反映经济发展质态好的数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增幅全省第一;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3%,增幅居全省前列;规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长2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发展科创产业,新投用科技产业综合体65.7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1020家,新获批省级孵化器8家、众创空间14家;新签约产学研合作项目488个,引进研创中心42家,新建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家,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工程研究中心11家。

  发展为了人民。在民生福祉改善方面,夏心旻提供了这三个数据:全市高考每万人口普通类本二以上达线率蝉联全省第一;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10.7%,降幅全省第一;社会公众安全感达到98%,荣获全国创新社会治理示范城市。

  省政府工作报告有一句话“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始终是我省发展的根基所在”,夏心旻印象非常深刻。“实体经济是硬实力,先进制造业是硬支撑,是我市‘三个名城’建设的家底子。”夏心旻介绍,为持续壮大先进制造业,扬州将紧扣创新型、全产业链、可持续发展方向,打造一批“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产业集群。

  具体而言,首先,推动三大千亿级优势产业提升竞争力、迈向中高端。汽车产业,重点发展整车、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全力推进上汽大众仪征二期项目建设。高端装备产业,突出智能制造方向,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程及精密液压机械、工业机器人等行业,打造“专精特新”行业小巨人。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重点提升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基地、高邮国家火炬特种电缆产业基地发展水平,推进宝应光伏发电“领跑者”基地建设。

  其次,推动一批百亿级传统产业壮大规模、转型升级。船舶制造产业,加快向海工装备、特种专用船舶、船舶电子方向提升。高端纺织和传统服装产业,主攻纺织纤维新材料、品牌服装家纺等领域,提升品牌效应和市场份额。食品行业,加快构建研发、加工、物流、销售全产业链,推进华东地区“中央厨房”建设。

  同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紧盯产业前沿、加快创新发展。新能源新光源产业,做大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半导体照明应用规模,扩大太阳能产业集聚优势。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新医药、生物医学工程和新型医疗器械,推动扬州高新区生物健康产业园、广陵区健康医疗产业园做大规模、提升质态。微机电产业,深化与清华大学合作,加快建设微机电产业园和研究院。2019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将达47%,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7.5%。

  园区是扬州“三个名城”建设的重要支撑和抓手。“园区兴则产业兴,园区强则经济强。”夏心旻介绍,扬州明确园区产业为主攻方向,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每个省级开发园区培育发展产销规模5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2家以上。在集约发展上重实效,完善企业资源集约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加大对闲置、低效和批而未用土地的处置力度,鼓励企业建设多层厂房。省级以上开发园区亩均开票销售、亩均入库税收分别达200万元、14万元。在服务功能上抓提升,优化政务、商务、财务、法务和投融资服务,强化核心区与生活区、商务区、办公区等功能配套衔接。在争先创优上促进位,市开发区、扬州高新区以及其他省级园区都要在同类全省园区中进位。全年省级以上开发园区地区生产总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实际利用外资、自营出口分别占全市58%、38%、72%、80%以上,园区经济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提高5个百分点。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谈到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时,专门强调要加快推进宁镇扬一体化发展。夏心旻觉得这是扬州的一大利好消息。在他看来,宁镇扬一体化发展首先要把规划做好,要研究制定一个富有前瞻性、既考虑长远又能落地的科学规划;其次,要形成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推动规划的一步步落实。

  在实施层面,夏心旻建议把交通基础设施一体化作为宁镇扬一体化的重中之重。“我们希望南京地铁尽快延伸到扬州,不但要互联互通,还要做到轨联轨通,过江通道进一步加密,北沿江高铁尽快开工。在此基础上,宁镇扬三地的产业进一步互动,先进制造业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参与宁镇扬一体化布局,高校院所创新资源、人才要素等加速流动。科教资源只有流动起来,才能产生聚合力和爆发力,也才能转化为产业增长点。

  (实习编辑 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