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日报:筑牢基础主动防范 社会共治提升能力 ——无锡食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创新纪实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从来无小事。无锡食品生产监管机构近两年来虽然经历了机构改革大潮,但整个系统内保持“思想不乱、队伍不散、工作不断”,坚持做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
风险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坚持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无锡市食品生产监管自2013年起实施每日舆情简报和重要情况专题报告制度。每日通过OA办公和短信系统向食品监管、执法和检测人员发送舆情,使一线人员第一时间了解各类重要信息,扩充了信息量、打开了工作思路,也为基层监管部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提供了有效预警。
主动开展风险隐患排查。无锡市食药监局针对舆情检测情况,结合本市实际适时开展各类专项隐患排查。对发现到的问题或抽样不合格产品,在严肃处理的基础上,要求企业深挖原因、排查风险、举一反三、消除隐患。
推进企业电子追溯系统建设。电子追溯系统对于跟踪产品产量、还原生产过程、提升企业管理能力等均有重大意义。无锡局按照“拓数量、拓种类”的工作目标,精心组织、积极动员,指导全市食品、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开展电子追溯系统建设工作,以期达到正向追踪、反向溯源及公众查询的目的。
“吹哨人”制度,形成社会共治
落实企业首负责任制。引导、监督企业把质量安全责任落实到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和每个岗位,建立生产经营者首负责任制,在哪个环节发现问题,就由哪个环节的生产经营者负第一责任,提高生产经营者贯彻执行法律法规和质量管理规范的自觉性。
支持群众和行业监督。无锡局积极推行食品生产企业安全信息公示,今年60%食品生产企业建立公示栏。其次,建立食品生产企业“吹哨人”制度,重点突出企业内部监督,获取信息线索。同时,开展信用等级评定,推进信用等级信息发布,对于严重失信的坚决列入黑名单曝光,发挥信用约束作用。此外,还开展“食品安全大家行”“企业开放日”等活动,努力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氛围。
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无锡食药监局积极拓展食品安全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和渠道,结合微博、微信等新型信息传播方式,及时发布食品安全信息、开展食品安全预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公众理性看待食品安全问题。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作用。推进行业协会和社团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协会等社会组织和食品监管专家队伍的作用,为科学决策、信息研判、决策咨询、技术审评、应急处置和科普宣传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健全强化支撑体系建设。无锡市一方面加强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工作;创造条件筹建新的食品检验检测中心,积极做好新的食检所选址、立项和基建工作。同时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结合新实行的《食品生产经营监督管理办法》,推行全市统一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全过程、全要素食品安全质量监管机制。
顺应改革,提升基层监管能力
为严格贯彻中央“四个最严”和国家总局“四有两责”要求,无锡食药监局从基础队伍建设开始抓落实。一是分类统计,摸清底数。无锡食药监局对各市(县)、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辖区内所有食品生产监管人员【包括各乡镇(街道)分局】的专业知识背景、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工作履历、监管经验等进行全方位了解。二是走到基层,听取意见。市食药监局多次下基层,听取基层最一线监管人员的意见、呼声和需求,并尽可能从市级层面解决基层的实际困难,当好他们的后援团和服务兵。三是薪火相传,开展实训。鉴于基层一线执法人员多来自原工商部门,且对生产企业的监管要务较为陌生,无锡局创新培训模式,把培训地点从课堂前移至实际监管对象——生产企业,采取理论学习与模拟检查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薪火相传”系列食品生产监管技能提升实训班。这种送培训下县区的模式,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短时间内有效提升一线食品生产监管人员的业务能力,收到较好效果。(食药宣)
(新华日报,2016年7月7日,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