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春节传统流失 受访者:不热闹 回家难 应酬多
小孩子们参与寻找“春节符号”活动创作的传统剪纸
春节,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是中国古老新年的当代传承、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国人来说,春节,是所有节日都不可替代的。然而,在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的冲击下,年味儿淡了,热闹劲儿没了,春节所传承的中国文化内涵正日渐远去。
“春节”变得可有可无
春节近在眼前。记者在人群聚集的北京站、北京西站等地区以及大中学校,就“你最喜欢过什么节日”这一问题对各年龄段人群进行了随机采访。年轻人大多回答是圣诞节、情人节,这一类的西方节日或现代节日,只有少数受访者提到了春节。而老年受访者则表示非常喜欢春节。
记者询问受访者为什么不喜欢春节?得到的答案多是“不够热闹”、“没什么意思”、“不好玩”,中年群体则多是因为春运回家难、过年期间应酬太多对“春节”产生了疲惫感,不愿意对这个节日投入更大的热情。
一名随机受访的大学生告诉记者,他之所以更喜欢过洋节日而不是春节,主要是因为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这一类的节日在形式上更好玩,活动很多,大家可以玩得很开心很放松。春节在观念上代表着合家团圆,但在实际的体验上却没新鲜感,年轻人并没有太大兴趣。
今年47岁的郭女士告诉记者,虽然并不热衷过现在流行的那些洋节,但也同样不怎么期待过春节。“感觉和平时没什么不一样的,就是借着过节这天全家聚一起热闹热闹,”郭女士说自己家人都在北京,平时周末也都会这样全家聚会,就和过年一样。“赶到过春节那会儿,要接打各种拜年电话、提前采买年货,参加大小应酬,像是打仗一样,忙的不行,反而没空想什么团圆的气氛了。”
而在小学和幼儿园,年龄大致在5岁到15岁的孩子们,对春节的感情也不乐观。在接受随机采访的几百名幼儿园小朋友中,有半数以上的孩子对春节并没有十分明确的概念,反而对圣诞节、万圣节十分了解,提起圣诞老人、圣诞树,小朋友们都十分喜欢。而提到春节,却没有一个特别能引起小孩子们关注的东西。一名四岁的小朋友问记者:春节是吃饺子还是粽子?一些小朋友还提到,过圣诞节会收到圣诞老人准备的礼物,新年没有礼物只有压岁钱,所以会更喜欢圣诞节。
许多小学里受访学生虽然都表示非常喜欢春节,也都知道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但被问到在圣诞节和春节之中选择,他们更喜欢参与哪一个的时候,有近八成的孩子选择了圣诞节。
对于孩子们的随机采访,让我们看到了儿童一代对传统春节的态度。而年轻群体喜欢新鲜好玩的西方节日,中年人又因为过节期间各种琐事力不从心,于是传统的“春节”反而变得可有可无。
寻找“春节符号”
面对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日益广泛、深入,中国人自己的七夕节、春节反倒越来越成为一个名词,甚至使人对“过节”产生了“烦”和“累”的无奈。
有人说,春节得了“现代病”。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科技发达了,生活方式改变,带来的新问题。要过好当代的春节,不可能再回到过去,完全照搬农耕社会的那一套,而应当在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吸取传统的精华,开创现代的有时代特征的有人情味的过节方式。
于是,有这么一群人,为传播中华文化,前前后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启动了一项和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息息相关的活动——寻找“春节符号”。
寻找“春节符号”,是为了重新寻找春节的意义、春节的光彩、春节的历史、春节的有趣儿,为春节赋予新时代的精神内涵,让中国人在春节里重新找回只有在中国的节日里才能体会到的快乐与体验。
寻找“春节符号”从活动启动、高端对话再到陆续开展的走进校园、社区、敬老院系列活动。不知不觉间,“春节符号”这四个字已经被许多人关注,我们又重新看到了春节的凝聚力。而在众多自发参与的普通人中,有连续数月潜心创作,投交多幅作品的古稀老人;有远隔万里,从北欧之地投递作品的海外华侨;有不求回报,自发前来帮忙宣传的高校学生;还有主动联络,发动身边一切资源参与活动的新锐设计师。所有人都只为了一个目的,为春节赋予一个新的意义,春节不只是阖家团聚,不只是鞭炮和饺子,还代表传统、代表中华文化,代表新时代的华夏声音。
链接
节日标志
节日有特定的符号,是在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慢慢累积形成,大家习惯接受的传统文化象征,如传统节日中的特定物象,清明的柳花、风筝与清明团子,端午的龙舟、艾草与粽子,七月七的鹊桥,中秋兔儿爷与月饼,重阳的菊花酒等。传统社会物质资源匮乏,交往机会受限,人们自然要利用节日满足日常不能满足的物质与情感需要。因此,美食与相关活动成为节日的主要内容,也是节日存在的标志。
春节符号
是以特定事物集中体现的春节内涵、具有可辨识性的文化象征。具体说来,就是我们在传统春节习俗中选取一种或多种综合的物象,经过提炼与艺术设计,形成一个直观形象、易于辨识的春节标志物。如鞭炮、灯笼、旺火、春鸟、春姑娘、骑着大鱼的胖小子,都可以成为“春节符号”的元素或提炼的民俗对象。
寻找支撑春节文化新概念
用视觉解读春节内涵
胡永和是中央美术学院的特聘教师,他带领整个13级信息设计专业的学生,将寻找“春节符号”当做学期课题来设计。在央美城市设计学院的学术报告厅里,设计小组用4个小时,阐述他们对于“春节”文化的理解。
胡老师告诉我,现在的学生,特别是90后这一代,对传统文化不太喜欢,也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来定义什么是“春节”,什么是传统文化该有的东西,因为没有认真思考过。带着学生们进行“春节符号”的创作,一是可以让他们最直接的接触到设计一线的真实案例,而且还是和他们所理解的商业设计不同的东西,是更具底蕴、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设计。另一方面,在这个参与的过程中,学生因设计而重新审视春节文化的过程,也是唤醒他们关于春节的情感与理解的最有效方式。“设计不比艺术,学设计的学生,其实特别需要来自一线的信息和理念。”胡永和说:“大多时候给学生上课、开课题作业,都是模拟的一个主题,做过也就做过了,真正的反馈效果并没有多少。而这次对春节的反思和教学,对‘春节符号’的征集,是从一个文化的角度出发,本身就非常有意义,对学生们而言,作为课题研究也特别有价值。”
胡老师出过一本书,《上上之册》。书中写道:设计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很理性、也很感性;它一方面有“艺术”,另一方面又讲科学性。说它的艺术性,主要反映在审美上,尤其是平面设计,更讲究视觉上的愉悦。
在采访中,胡老师多次提到,重新来寻找春节的意义,为春节寻找新鲜有趣的面孔,寻找一种新的“符号”的难度非常大。最主要的难点就在于它背后所代表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关于春节,现有的符号就有很多,很多的元素都能说是春节的符号。但我们需要做的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提炼、创作一个新的作品,并且要超越以往的东西,成为能够代表这种文化的东西,这其实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对主题的深入了解,是一个具有灵魂的好作品诞生的前提。胡老师带领学生团队进行创作的思路,也一直是如此。从前期大量的资料查阅和解读,到漫长的思想碰撞和框架构建,再到完整的图像出现。如何用视觉的方式来解读“春节”内涵,关键是要挖掘春节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精髓,厘清人们春节到底想看到什么,这样方可找准定位,事半功倍。
年轻人为什么不再热衷春节,最大的原因就是“不好玩”。春节文化就是一种品牌文化。以前人们物质、文化都十分单一,因此对节日的期待表现出全身心的投入。但社会发展到今天,生活改善、科技进步、文化融合,春节,不再是表达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情感的唯一选择。
胡永和说,在现在这个娱乐时代,人们在物质层面上的需求很高,不再是只等新年这天吃上一顿丰盛饭菜的年代。同样的,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就更加强烈,传统的文化品牌就需要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做到同步更新。说白了,就是现在“春节”这个品牌形象,已经不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口味了。
“找准问题出在什么地方,所有的难题就一定能解决。”思路虽已清晰,操作上依然困难不小。就像胡永和的观点一样,站在品牌的高度上来说,要让“春节符号”真正做到能代表新纪元的中华民族,那么这个符号本身就一定是多元化的。中华文明有浩瀚的历史沉淀,有风格各异的民族融合,要创作出一个能够满足大多数人内心诉求的符号,它既要涵盖中华传统文化固有的精髓,更要符合当下新时代的多元化审美,只有这样,才是一个真正有意义的“春节符号”,才算做到春节品牌的再次重塑。
为春节寻找新的文化契机
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赵俊杰带领的这支团队,那就是:“靠谱”。一场活动的顺利举行,背后需要大量工作人员的精力投入,而为了这场春节符号走进天津艺术设计界,最值得称赞的应该就是这支团队了。
在推广发扬传统文化上,赵俊杰团队为杨柳青年画的创新与发扬做的系列设计;为天津准备的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十二生肖系列新年礼物、天津风系列……赵老师说:“很多设计师都是半工半做。就是用商业设计赚来的钱,来做这些传播中华文化的作品。希望能用五年、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做真正纯艺术的东西,磨砺出一个担得起精品的作品。”
说起春节的新意义,赵老师说:“年轻人喜欢买些时尚的东西,但这种东西又没年味儿。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有一个新的概念来支撑春节这种传统文化。只是这个研究的过程实在太难了。”赵老师说到传统文化和设计的一种尴尬窘境。设计本身就是一项非常耗时的工作,它需要时间来钻、来磨出精品,以传统文化来命题的设计更是如此。这需要一个庞大且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设计,这样才能有够格的作品诞生。
为春节寻找“符号”,首先要寻找传统文化,这是一个新的契机,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征集活动,更多时候,它是提供给那些不图回报、坚持发扬传统文化的人们的一个平台。赵老师说:“自己喜欢做的东西,有人愿意看或者愿意花时间去推广它,那就送给他。有意义的事情,好的事情,能多让一个人看见,就是好事。为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寻找新的定义,很有意义也很必要。但一定要有一个清楚的概念,不是因为有‘春节符号’的征集活动,我们才来关注传统文化,而应该是我们愿意来发扬传统文化,才催生这个活动,这才是这次活动真正的价值。”赵老师说,很多时候设计出一个东西并不难,但要将这个设计推广出去却非常不容易。理念也好,内涵也好,是你自己愿意做又非常有意义的设计,但却未必能得到多数人的认同,而“春节符号”的设计,就是既要有创新,又要能赢得多数人的认同,让我们的后代在春节这一传统的节日里能融入新的情感寄托。
华侨老人的中国梦
寻找“春节符号”也惊动了海外华侨。在遥远的芬兰,张明女士正漫步于奥卢湖边,欣赏着卡尼尔市独特的风景。或许对芬兰的美好感觉,便是来源于她所说的美丽仙境和圣诞老人所构成的童话般的浪漫想象,还有着可遇不可求的神奇极光。“信是千湖国,港湾分外多,森林峰岭立,岛屿似星罗。”便是芬兰独特的写照。但是在她心里,心心念念的依然是祖国。
1995年从德国卡塞尔大学艺术系毕业的她,对今后将艺术作为职业赖以生存非常的没有把握。艺术究竟是什么?她说不清楚,五年的西方艺术院校的学习,让她感觉自己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艺术始终是人类表达、交流思想的一种“媒介”。
但是,作为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中国人,她的文化思想并不融合90年代的欧洲乃至世界文化,在采访中她说自己那个时候不知道要表达和交流什么?
从不敢以艺术身份自居的她,连护照填写都将职业填为工人,以至于让朋友们疑惑不解。直到1996年读到北大出版的《中国古代风水与建筑选址》,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到中国原创的道家哲学对中华文明的影响。开始意识到,表达中华文明的渊源及宏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从那个时候开始,便成为张明追求的艺术主题。
因为一直关注、研究中国文化,春节临近的时候,她在电脑上输入“春节”这个关键词,看到了“春节符号”四个有着新奇意义的字。兴奋之余,她将早就在心里描画了许多遍的设计图稿送到北京,描画自己心里的“春节符号”。没人会觉得这个浑身充满着青春气息的女士会是花甲之年;也没人会想到为了“春节符号”的设想,不远万里,从遥远的芬兰只身一人飞到北京;更没人想到,她是如此的饱含深情,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给组委会多次来信,关注“春节符号”,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老人充满激情,眼里满含泪花,向身边的人讲述她的“春节”情结,还为自己的冒昧觉得不好意思。
回到芬兰,张明女士一直和组委会保持着联系,她用自己的方式践行着自己的中国梦,用独特的情怀抒写着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蕴含在“春节符号”里的民族梦。(陈滨)
原标题:聚焦春节传统流失受访者:不热闹回家难应酬多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