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县联耕联种后机插水稻亩产比散种直播多了150公斤
11.11.2014 18:55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大妈,今年收成怎么样?”
“和人家联耕联种的相比,1亩少收300斤,8亩田就是2400斤,4000多块没了,真气人!”谈起今年的收成,七组村民周海香直叹气,同时抓起一把稻谷给我们看,并说:“这就是直播的,瘪皮挂挂的。人家晒在那边的是联耕联种机插的,稻谷长得饱鼓鼓的。”
“刚才收粮食的人给我打了样,机插秧出米率是7折,直播的是6.3折,他还说机插的米好吃,价格硬比直播的高1角钱一斤。也真是的,同样两袋搬在手里,颠一颠份量明显不同。”
“那你家的田为什么没有全部参加联耕联种呢?”
“不晓得我家老头子听谁说的,机插秧白水档子那么大,估计产量也高不到哪里去,连栽带插要每亩180元,直播的除去每亩50元种子钱,我家能省个千把块。就这样我家共9亩半地,8亩直播,还有1.5亩当时预备的种子不够了,顺带就机插了。”
“干稻1块4角5一斤,8亩田少收2400斤,再加上比机插的少卖1角钱一斤,两样损失加起来差不多就少收入4000多块。跟人家是一样的地,就是没有参加联耕联种,每亩产量差了300多斤,恨死了!”
“立秋后,在水稻的关键生长期,持续低温阴雨,据气象部门统计光照少于上年同期42.1%、积温少12.8%、降水多51.4%。前几天,省农委组织的专家测产组在新南村联耕联种的田块随机抽样测产,每亩产量为1309斤,同比增56斤。这种年景下,水稻能有这样的收成,不容易!”同行的县联耕联种办公室主任陈乾锋说。
“庄稼人都知道,秧好半年粮。以前没有联耕联种,我们村水稻种植以直播为主,风调雨顺还好,碰到个极端气候,减产是肯定的,甚至会颗粒无收。”新南村农业主任顾建华一路走一路谈,“今年的好收成得益于联耕联种后和集成技术的运用。和直播稻相比,可提前近20天播种,加上应用钵苗机插新技术,秧苗下田后没有缓苗期,活棵早,增加了水稻的生长积温,这样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连续阴雨、光照不足等因素带来的影响。”
“县作栽站的茆站长三天两头来我们村,他提出的干湿交替的水浆管理办法,真灵光,联耕联种的水稻没有一处出现倒伏。雨水多,水稻易发病,县植保站的同志也多次到村里查虫情,看苗情,指导我们及时打药。”顾建华说,联耕联种让“专家产量”变成了“农民产量”,它让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散落的“珠子”又串了起来。
穿着整洁的该村农民陈岳夫妻俩看着收割机收割自家的稻子,在一旁悠闲地说:“有了联耕联种,农活什么时侯干、怎么干,不用费心,我就出个成本费,还能有个大丰收。但我们也有一个建议,如果再能联管那就更好了!”
作者:射农信
本文来源: 农业委员会
11.11.2014 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