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湘宁副厅长在教育部全面提高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大会发言
12月19日下午,教育部在京召开全面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视频会议,总结交流了近年来各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经验和做法,分析研究经济新常态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全面部署在经济新常态下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出席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杨湘宁副厅长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打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通道》为题,作了大会经验交流。
杨湘宁副厅长介绍,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以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为主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牢牢把握质量提升核心,积极探索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新模式、新机制。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创新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从学制改革入手,率先探索建立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推动学制体系由现行的“h”向“H”型转变。在不断完善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制度、探索建立中职毕业生注册进入高职院校学习制度、规范发展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基础上,2012年,组织开展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项目试点。三年来,试点规模逐步扩大,模式不断创新。二是把握关键环节,构建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培养体系。明确试点资质。参加试点的中职学校必须为省高水平示范校或国家中职改革发展示范校,试点专业必须是省高水平示范专业或省品牌特色专业,试点项目的学生须达到省三星级或四星级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强化课程衔接。2014年省财政投入2000万元,组织开展了与项目对应的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首批立项课题43个。总体思路是:加强前段教育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和继续学习能力的培养,增强后续教育课程的衔接性、实践性和职业性。目标是:到2015年,所有试点项目均应建立起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到2020年,全省中高职对应专业基本建立起衔接的课程体系。规范转段升学。省教育厅专门制订了试点项目转段升学工作意见。中高职分段培养、中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普通高校对口单招,高职与本科分段培养转段升学统一纳入“专转本”范畴。转段考核包括过关性考试、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评价三部分。转段考核方案须经省教育厅、教育考试院审核备案,切实保障转段升学的机会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三是推进素质教育,健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体系。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012年,印发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将德育工作督导检查纳入职业教育每年常规工作。积极引导开展职业学校德育骨干教师、班主任、团支部书记和心理健康教育、创业教育等专项培训;定期举办师生技能大赛、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文明风采大赛、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等,引导职业学校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突出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省财政投入4000万元重点建设了60个技能教学研究基地;全省建立起覆盖所有学校、所有专业、所有专业教师和所有学生的技能大赛制度和技能抽测制度。提升职校学生综合素质。实行中等职业教育“2.5+0.5”、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4.5+0.5”学制改革,加强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教学实习,优化校外顶岗实习;组织本科、高职院校专家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开展教学视导;经过两年试点,2015年全面建立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
杨湘宁副厅长作大会发言
会议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