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尝试降低免考门槛 部分人群已不用考职称英语
新华报业网讯 在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近期有关部门加大清理规范职业资格许可认定力度,已公布取消211项职业许可认定。但被民意长期诟病的职称英语仍然没有任何改革的大动作。必须得考英语才能算人才、评职称?全国每年有数十万人要参加职称英语考试,这个考试该不该取消,一直争论不休。
新华时评
职称英语这个“阑尾”该切掉了
职称英语是目前参与人群最多的职业资格考试之一,涉及在职人员职称晋升、工资评定等切身利益。但长期以来,其设置的必要性、合理性、公平性一直难以服众。
一方面,很多在职人员入职前都已取得水平更高的英语等级证书,职称英语认定属于重复认定、浪费资源;另一方面,职称英语名义上是为了提高在职人员的外语水平,但其入门级水平根本无法提升考试者的应用能力,与大多数岗位的实际工作要求也关系不大,是典型的“阑尾”。
更为荒诞的是,这个“阑尾”已经得了严重的炎症,阻碍各类人才脱颖而出。不少专业出色的在职人员,仅仅因为通不过职称英语考试,就无法晋升职称,得不到公平职业待遇。这不仅削弱了必要的专业技能认定作用,更打击了许多人钻研业务、努力向上的积极性。
此外,职称英语目前还滋生出巨大的灰色利益链,报名、教材、培训、考试等各个环节都有人钻空子,甚至涉嫌违法,日渐异化成敛财工具。根据媒体调查,有的职称英语培训机构公然教考生作弊,相关工作人员有泄露考生信息的嫌疑,甚至有的收几千元就能修改成绩。很多考生往往报名不久,就会接到各种代考的、兜售考题的等电话和短信,不厌其烦。
上述问题已是公开秘密,被公众批评、调侃了多年。然而,职称英语却始终屹立不倒。我们不禁要问:相关部门还要多久才能直面民意,下决心开始改革和清理职称英语乱象。
当前,国家正努力通过建立科学的国家职业资格体系,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让广大劳动者更好地施展创业创新才能。相关部门应该顺应民意和简政放权改革方向,下决心破除既得利益干扰,尽快切掉职称英语这个发炎的“阑尾”。
本地探访
江苏部分人群免考职称英语
现代快报网9月6日南京电(记者徐岑)昨天,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人社厅获悉,由于国家层面没有取消职称英语考试,江苏层面也无法取消。不过,江苏近几年来已经通过降低免考门槛的方式,进行职称英语考试改革。
职称英语考试堪称不少人晋升大道上的“拦路虎”,他们很疑惑:自己在工作生活中几乎用不到英语,为什么还要考试?在南京某传媒公司工作的高先生已近40岁,为了评副高,连续两年考试都没考过。他吐槽,天天抱着英语课本背单词,都没时间钻研本职工作了。不过,也有人表示,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掌握一定的英语沟通能力还是必要的。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江苏每年仍有数万人要参加职称英语考试。不过,考虑到认定重复等多方面因素,已经免除了部分人群的职称英语考试。
比如,已取得硕士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在县(不含县、县级市)以下基层单位(含行政区辖下的乡镇单位)工作的;年龄满50周岁的;取得外语专业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学位)的;因公出国且出国前已通过国家出国人员外语水平考试并在国外学习或工作1年以上的;
申报临床中医药、民族医药和社区卫生、古籍整理、历史时期考古等专业的;市(厅)级以上科技进步三等奖(及相应奖项)以上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以个人奖励证书为准);其他在本行业本地区作出重要贡献及从国内外引进的有突出成就的人员,经省辖市行业主管部门和人事部门共同推荐确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