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关注:老年人的“微信江湖”有别样色彩

28.12.2015  19:56

  

  视频聊天、刷朋友圈——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网络聊天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利。

  在群里联络感情、组织活动,在朋友圈上晒生活、转文章,微信甚至成了中老年人的网络主战场。其所作所为,与年轻人并无二致。

  与此同时,老年人的“微信江湖”又有着别样的色彩,他们更认真、更严肃、更小心。

     拍完照片

     在群里分享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晚上11点42分,花甲之年的“蝈蝈”把刚刚制作完成的一组“美篇”,发到微信“乐友摄影群”里。

  精选的20张颐和园系列摄影作品,是“蝈蝈”下午顶着严寒拍出来的,虚实结合的佛香阁远眺,落日余晖下的十七孔桥光影,经过冷暖色调的对比处理,再配上文字说明和背景音乐,迅速赢得“乐友”们点赞声一片。

  尽管群里35个成员基本都是“爷爷奶奶辈”的摄影爱好者,但活跃度丝毫不亚于年轻人。赶上天儿好的时候,从大清早到后半夜都有人在群里“以片会友”。

  “蝈蝈”算得上同龄人里的“技术控”,玩得转单反,做得来后期,微信对她来说更是“小菜一碟”,每次拍完照片,在群里分享已经成为她的一种习惯,“过去只能当面听老师讲,平时大家各拍各的,也不好交流。现在有了微信,随时可以发上来切磋技巧。我摄影本身说不上有多好,就是喜欢琢磨,看到谁拍了好片子,就问问用什么光圈,调什么速度,借哪个角度,这样进步起来也快。

  作为摄影发烧友,“蝈蝈”加入的摄影群足有五六个,但这不过是众多微信群里的“冰山一角”:“家庭群、同事群、发小群、闺蜜群、同学群……只要想得到的关系,基本都有群了,朋友约着吃饭,在群里吆喝一声就行,省得像过去一样挨个打电话了。

  哪怕出国旅游,“蝈蝈”也少不了用微信,“我们八个人去日本,那就临时建个日本群,跟另一拨人到美国,就再拉个美国之旅群。”到了酒店,“蝈蝈”总要第一时间把手机连上WiFi,“发通知、发照片都方便,还省钱呢!

  虽说每天都会刷刷朋友圈,但“蝈蝈”觉得自己还算理性,“一般也就是早上和晚上看看新闻,发现好的文章就收藏或者分享到群里,要是遇到推销美容、首饰什么的,我看都不看直接跳过去。

   过去在电视上看新闻

     现在刷刷朋友圈就够了

  早上一睁眼,61岁的郎静宁就要开始找手机看微信,“过去总在电视上看新闻,现在刷刷朋友圈就够了,微信群里也常常有人一早就发,消息灵通着呢!

  两年多前,郎静宁到美国帮儿子带孙女,虽然有QQ和微博,但还是不能随时联系到朋友。在周围人的怂恿下,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转战微信,“儿子帮忙给下载安装的,具体怎么操作、有什么功能都是我自己瞎摸索的。

  很快,她对微信“着了迷”,用起来“一发不可收拾”,“只要一坐在那儿,就拿起手机开始看,看别人到哪儿玩了,看群里有什么文章,感觉生活也跟着充实不少。

  回国以后,郎静宁又开发出了微信的不少新功能。“儿子会把孙女的照片和视频发给我,我挑出一小部分晒到朋友圈,其他的上传到微云保存起来。”虽然相隔万里,但她感觉孙女就在身边,“每天都能见到,看着她一天天长大。有些住在一个城市的,都未必能跟儿孙联系这么频繁。

  由于“入门早”、“玩得熟”,郎静宁还成为老年大学素描班的微信群主,“群里三十多个人,时不时会有人发发课堂作业或者在家的练习,大家互相鼓励,画起来更起劲儿。

  大多数时间,郎静宁习惯“”在家里,但这并不影响她感受外面的精彩生活,“上学期先是加了英语班的群,后来又被拉到了一个公益群,里面有医生、有律师,各行各业的人一起策划活动,随时随地都能参与进来,视野也跟着拓宽不少。

  虽说对微信有“千般不舍”,但郎静宁不得不有所克制。7月底,她检查出眼底出血,过度用眼成为一大忌,“过去不注意,晚上躺床上也要看手机,现在不敢了。毕竟上了岁数,身体经不起折腾,再那么玩微信,眼睛就要坏掉了。

    勤点赞 慎评论 千万不能说错话

  “我在手机上看到什么,第一反应就是赶紧跟大家分享。”下午3点刚过,王玉玲的朋友圈里已经发送了几条信息,一条“延迟退休明算账”,一条“杀死体内癌细胞,你该吃什么”,还有两条“颈椎操”、“手臂操”。

  几乎每一天,王玉玲都会在朋友圈发送七八条消息,从生活常识、新闻资讯,到各种名人轶事、都市奇谈,可谓无所不包。

  这些信息,还是王玉玲认真筛选的成果——每天一睁眼,她“不起床就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刷一会儿微信。

  “我岁数大了觉少,五点多就醒了,起来怕打扰孩子睡觉,所以就先看会儿手机。”王玉玲用上微信,已经两年多的时间,起初只是因为跳舞的朋友之间为了方便联系,如今却成了她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现在进我们跳舞队,你不用会跳舞,但你得会用微信,要不你连什么时间在哪儿活动都知道不了。

  在王玉玲看来,微信更大的作用,是能与亲戚朋友分享更多的信息。

  “我看十几条才发一条,都是我觉得对别人有用的。”每看到一条“好信息”,王玉玲都会在自己的朋友群和朋友圈同时发送,有时还会有针对性地发送一些信息——舞友群里,她会转发名人八卦;若是亲戚群,她就转发新闻资讯;换到邻居群,则是亲子教育。

  而一条信息如何算是“”,王玉玲也有着一套自己的标准,传播信息知识是好;了解大事小情是好;就算是奇闻怪谈,只要是没有惊悚的画面,还能博朋友们一乐,自然也是好的:“最喜欢的还是能传播正能量的。比如老人如何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我喜欢读,也希望别人看到。

  转对了消息,才刚刚做了一半,王玉玲每天还要浏览朋友们发送的信息,并且给出“恰当的回应”。

  “你看人家发的文章,得想想是个什么意思,不要瞎评论。评论的跟人家想法不一样,对方看了会不高兴。”例如退休金的调整新闻,有人觉得涨得多,有人则觉得涨得少,遇上此类文章,王玉玲通常“会转,不评论”。

  王玉玲还总结了微信转发三原则——勤点赞,慎评论,千万不能说错话:“用微信是为了大家开心,不能给人添堵。

    微信 微信 只能微微信

  打开微信,将提示有未读消息的几个群一一标为已读,只点开孩子发来的信息瞅了几眼,所有的操作,黄建国只用了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消息太多,全是假的、重复的,没意思。”就在大半年前,66岁的黄建国还是个微信狂人,每天定时在群里发笑话,朋友圈里发搞笑视频,让他成了朋友间有名的“段子手”。

  只有黄建国心里明白,那些让老伙伴儿们笑得前仰后合的笑话,其实都是网上“”来的,如果听众换成自己的孩子,只会换来一句“我早看过了”。

  那时的黄建国,还觉得孩子和自己有代沟,然而刷了半年的手机,他终于发现,自己也成了一个“把段子都看光了”的人。

  就连网上的谣言,黄建国都转着圈看了几遍,“事儿都一样,时间地点不一样”。外加孩子传授了几条破解谣言的窍门,黄建国发现,朋友之间传播的,绝大多数消息只是胡拼乱凑的文章。

  “微信,微信,只能微微信。”黄建国坦言,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网络上的海量信息既让人感到新鲜,也让人无所适从。外加老年人老实、认真,对于朋友圈中传播的信息,往往不加判断盲信盲从:“看多了眼睛疼脖子酸,一点好处都没有。

  即便如此,“该发该转”的微信,黄建国还是一个不落,因为这关乎朋友之间的关系远近,也是“面子”问题,许多朋友都认同的逻辑是:“发了信息你得赶紧回”。

  就算是明摆着的谣言,黄建国也不会戳穿,有时还随手点个赞,“我其实都不看,偶尔瞅瞅标题,就是知道大家在讨论什么,别见面冷场。”(主笔 吴楠 宗媛媛 插图 宋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