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常州嘴里的“清道夫”,就是环卫工人

28.05.2016  13:40

  中国江苏网5月28日讯 说起“清道夫”,年轻人可能马上会想到足球场上的拖后中卫

  老常州嘴里的“清道夫”,就是环卫工人

  这期的城事·档案柜,我们走进了常州市城管局,专门了解老常州的城市管理中的一些人和事。

   A城市照明: 1986年出现的霓虹灯,顿时让常州有了大城市的感觉

  坐在常州市城管局灯光办的监控室内,可以操控全市的景观照明,轻轻一点,全市的景观灯都亮了。

  “也就十来年,发展这么快。”常州市城管局灯光办负责人至今依然记得,1986年秋,延陵西路架起龙门架,架子上悬挂着各色霓虹灯,全路共装各类灯型79套237盏,夜幕降临,整条马路绚丽多彩,每逢节假日的晚上,路上总是人挤人,大家都出来看灯、压马路。这是常州第一次出现霓虹灯。

  根据《常州城市建设志》记载,常州的城市照明从清末就已出现,当时仅有70盏,位于最繁华的南、北大街,东、西大街和广化街。

  民国三年,煤油路灯改成电灯,新中国成立后,街头的路灯经历了从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到现如今的LED灯的变化。

   B环卫工人: 最早的名称叫清道夫,工资是商铺众筹的

  今天的常州,有6000余名环卫工人,机械化水平超过80%。常州最早关于环卫行业的历史记载,在光绪三十一年,武进县商会创办清道,并雇佣工人打扫,时称“清道夫”,那时的城区只有一些极简单的环卫设施,经费来自于各商铺每月上缴的收入。

  民国元年,清道夫归董事会接办,每人每月工资5200文,打扫工具有扁担、绳、篮子,还有号衣、草帽、铁铲、钉耙。民国五年,公益事务所效仿苏州、上海,添造四轮木箱车,让在押犯人上街服苦役,分段保洁。

  当时,还有专门的瓜皮清道夫,他们专门在路旁和垃圾堆旁捡瓜皮,用扁担挑到城外的空地倾倒。

  那时的环卫工人,处在社会最底层。四十年代中期,由武进县警察局接办的清洁队共有六十多人,他们住在小河沿节孝祠和可庵弄两处,大部分打地铺。民国36年,没人每月发六斗糙米,但层层克扣后,到手只剩一两斤,他们经常提着铅桶到菜馆后门,去舀客人吃过的剩菜回来吃。生病则靠慈善会办的药局医生施诊、施药。政局不稳,这些饱暖都无法保障的清道夫举行过抗捐罢工。

  1959年,各区环卫所成立后,街道清扫由垃圾清运工和加工人员担任。1982年,“机械化”正式登场。市内主要大街首次使用洒水车冲扫保洁。一位老环卫工人告诉记者,当时的人们出行都是自行车或是步行,大家都是第一次看到洒水车,车在路上开,很多老百姓一听到洒水车的声音都跑出来看。

   C露天公厕: 2担粪能换1公斤米,挑粪也曾养活了一批人

  现今,市区公厕有近800所,想方便,十分便捷。不过,您知道过去的老百姓,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吗?

  老街巷的一些市民至今还有这样的烦恼:没有冲水马桶,早起要去倒马桶。可在民国时期,常州老百姓都是靠粪坑解决这一生理需要的。清道夫,最早又被人叫“挑灰佬”、“换粪佬”,因为他们经常要跟粪坑打交道。

  民国初,城区居民户户设粪缸或粪坑。西瀛里设六大坑厕,行人经过,径直在马桶上解决。到了下午,肩挑粪担的专业人士就来接活儿了,城区里臭气肆意,那酸爽,大家可以脑补。

  诗人艾青在武进女子师范教书时,曾经题了一首诗:“在僻静的小巷里,有太多的小便处,阿木尼亚的气味,最普遍地流散着……

  当时,换粪是一种流行的产业,养活了不少人。这些换粪船民多是来自苏北的农户和雇农,农忙在家种地,农闲来江南换粪。有的是一条船,载着全家老小南来,男劳力上街挑粪,女人和孩子看船。有的是单身汉单干。他们每天挑着粪桶走街串巷,收完了还会清坑。旺季,100担粪能换8斗米,也就是50公斤米。

  直到1950年,通过招标,常州营造厂承建史家弄等地的第一批公共厕所。那时,冲扫工具是料勺、粪桶、扁担、小铅桶、铁铲等。1966年环卫工最高收入每月能有12元。到50年代末,城区露天坑厕才基本消灭。

  为了办“文明厕所”,几个试点厕所门边设洗手池、毛巾架、香皂,墙上有油画,诗词,厕所内的花,几天一换,日夜不断点香,半小时就喷一次香雾。

  上世纪八十年代,部分地段冲扫保洁发给旧粪车运水代替扁担粪桶。到了1986年,一批水冲式公共厕所才陆续建起。

  原来家住城外的邓老告诉记者,那时进城一趟不容易,一次到市中心办事,顺路到小营前水冲式厕所,里面的设施让他惊讶极了,比农村家里都干净。最让他惊讶的是,厕所还是要收费的,三分钱。

   D垃圾处理: 常州的灰肥,当年可是抢手货

  垃圾处理一直是城市的难点,看看老常州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明清以来,常州居民多以柴草为燃料,草木灰由“挑灰佬”挨家挨户上门收倒,集中到灰铺。到四十年代末,城内灰铺有300个。挑灰者将挑来的草木灰、煤球灰、菜边皮、糠灰、工厂烟囱灰,捡去砖瓦、碎玻璃、铁钉,加进适量水,发酵沤熟,淡季堆存,旺季出卖。别小看这份买卖,常州的灰肥在附近各县山区,都属于优质肥料,溧阳、宜兴的农民抢着买回去,用于种植山芋、茶叶、果木。

  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社会经济建设发展迅速,市内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1987年,垃圾年清运量突破16万吨,垃圾处理,成为城市管理中的突出难题。1990年我市出台的《常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规划研究》,是省内第一个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规划。

  如今,我们街头随处可见果皮箱,这也是慢慢演变的结果,最早的垃圾箱是用砖头做的。1905年,部分街巷口设置垃圾窝,这是常州第一批简易垃圾箱。民国19年,垃圾窝变为垃圾箱,分木质、砖砌两种。

  1950年,开始使用旧城砖建造垃圾箱,此后,有了水泥垃圾箱、硅酸盐块砌简易垃圾箱、集装垃圾圆桶、大楼垃圾道。

  1957年,果壳箱才被引入市容管理中。1960年环卫处从上海买回一辆手推式扫街机,后来,有了柴油三卡清运车、汽油机动扫街机。到1990年,多功能垃圾车、垃圾集装车、装载机、载货车、垃圾拖驳等车辆,开始加入机械化保洁的队伍。

  (贾帝 印香俊 徐蘅 陈琍 文 照片由市环卫处提供)

编辑: 周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