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李爱民接受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专访介绍中国春节传统文化
2015年2月16日,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李爱民接受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首席记者阿利娜专访,介绍中国春节传统文化。专访全文如下。
春节与中国传统文化
问:李爱民女士,您能介绍一下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吗?
答: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第一天,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俗称“过年”。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这期间的每一天都有与当地民俗相关的特别含义和活动,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最为重要。
春节期间的各种仪式以祭祀天地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平安为主要内容。在古代,国家祭祀仪式由当朝天子率领文武百官祭拜天地,而家族祭祀仪式则由族长带领完成。新中国成立后,春节保留了那些健康的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目前在中国每逢春节国家领导人会通过媒体向全国人民拜年并寄语,一些地方部门也会举办内容丰富的团拜活动。民间习俗主要有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传统活动,各家各户还要打扫房屋、洗头沐浴、门上贴春联、墙上贴年画、窗上贴窗花、到处贴福字、准备年货等等,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到了除夕,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团圆饭”,一家人团坐“守岁”,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大年初一开始依次拜年,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亲朋好友互致祝贺,接下来是正月里接财神、逛庙会等活动,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中国年才算到了尾声。
问:在中国,妇女是如何参与春节的准备和庆祝活动?
答:按照过去的老传统,春节期间的各类大小活动大都由男性登台唱主角,无论是严肃的祭祀祈福活动还是各种娱乐性民间表演活动,而女性一般不在正式场合露面,用“夫唱妇随”这句老话形容以往春节里的中国妇女最合适不过。但这并不是说妇女在春节期间就不用劳作了,其实,几乎所有活动女性都会参与其中,并且扮演着最辛苦忙碌的角色。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名符其实的“半边天”,中国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中国妇女在参加过春节的准备和庆祝活动中与男性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只是分工各有不同。
问:在中国,春节期间都会准备哪些美食?
答: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过春节的20多天里,几乎要把一年中最好吃的美食做个遍,对每样吃的东西都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含义。以中国北方为例,从腊八开始,各家都会熬“腊八粥”、腌“腊八蒜”。“腊八粥”的原料很丰富,有豆、米、红枣、葡萄干、桂圆等多种杂粮干果,寓意“五谷丰登”。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帷幔真正拉开,俗称“小年”,要准备食品祭灶王爷,特别要准备一种用麦芽糖做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果,叫灶糖,寓意为灶王爷吃了要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毫无疑问,准备精美的饮食以及接下来打扫房屋、贴春联福字、准备年货、为家人置办新衣服等繁杂的家务都主要由家庭主妇来完成。
除夕夜前,按照老规矩,家庭主妇必须提前做好丰盛的年夜饭,因为自古有个忌讳,在岁月新旧交替之际,是不能动刀、剪子、针线的,否则不吉利,会招灾惹祸,直到“破五”(指大年初五,迎财神日)之后,才能动刀剁肉切菜。所以,当男人和孩子们在庆贺、玩耍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最忙碌的时刻。年夜饭的花样很多,十分丰盛,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之意。桌上的大菜通常还要有鱼,“鱼”和“余”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
问:为什么中国人将年夜饭称为“团圆饭”?
答:中国人之所以把年夜饭叫“团圆饭”,因为这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一餐,家庭成员无论身在何方,在过年这一天都要赶回家中团聚,以长辈为中心聚集在一起共庆节日。在中国古代,女人做好了年夜饭是不能上桌吃的,要等男人们吃完才能吃,也有的地方让女人同小孩在另外的小桌上吃。现在的除夕夜,一家男女老少围坐吃团圆饭是一年当中最欢乐幸福的时刻,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上桌的权利,并且,为了把职业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男人在灶台边扎起了围裙,也有很多家庭选择到饭店聚餐。当然,即便如此,每个家庭在教育自家女儿时仍把尊老爱幼、孝敬公婆、注意言谈仪表、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作为最重要的传统美德,而一个拥有美德的女性会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更大尊重与认可。
问:李爱民女士,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欢度春节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变化吗?
答: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是已婚妇女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们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在过去,出嫁的女性过年(三十和初一)是必须要在夫家过的,女儿初二回娘家,要准备一些点心、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表达女儿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娘家吃过中午饭后,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而现在中国已男女平等,这样规矩讲究就不难么严格了,夫妻双方春节在哪里过年已没有特定的要求。当代中国女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工作以及参政议政的权利和机会,女性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常年在外地求学、工作的夫妇,选择轮流在一方的父母家过年的情况比较普遍。
从刚刚我们说过的民间娱乐活动项目(耍狮子、舞龙灯、划旱船、踩高跷、杂耍)可以看出,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活动大多是适合男性表演、展示男性力量的活动,现在,这些活动中也会有一些女性参加,但毕竟不是为展现女性魅力设计的活动。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过年的庆祝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了,女性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拿大年三十的“春晚”来说,能否成为演职人员是由能力和水平决定,而不由性别决定。
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但也有很多女性在这一天不能回家团聚,和男人一样,她们需要在岗位上职守。例如,春晚的演职人员、警察、边防战士、宇航员、服务行业人员、单位值班员等等。当然,还有在这一天亲临现场去慰问她们的女性领导和工作人员。
所以说,在我们眼中,春节不仅是中国老百姓迎新年、庆团圆的大日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大日子,它更多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梦想的寄托,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映射。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今世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春节,就有迎春庆祝活动。同时,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南亚等很多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近年来,中国年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春节庆典活动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再现,它代表着中国灿烂的一面,能唤起我们感情的聚合和文化的认同。我相信,无论从世界各地哪一个角度看中国春节或者春节的各类庆祝活动,您都可以看到中国男人和女人共同展现出来中国的传统美和中国味道。因此,无论时代与社会如何变迁,人们对春节的热情、期待和祝福都不会改变。
来到美丽的白俄罗斯一年多了,作为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我有机会通过各种活动与白俄罗斯的女性接触,我看到了白俄罗斯女性也有着与中国女性一样的传统美德。所以,我非常愿意作为中白女性建立联系的纽带和文化传播的使者,让中白女性相互增进了解,把像中国春节这样的中国文化和白俄罗斯特有的民族文化介绍给双方。在中国春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国6.41亿女性给白俄罗斯的女性拜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快乐、羊年如意吉祥!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eastday.com)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李爱民接受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专访介绍中国春节传统文化
2015年2月17日18:16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原标题: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李爱民接受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专访介绍中国春节传统文化
2015年2月16日,在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即将到来之际,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李爱民接受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首席记者阿利娜专访,介绍中国春节传统文化。专访全文如下。
春节与中国传统文化
问:李爱民女士,您能介绍一下中国春节的传统习俗吗?
答: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一般指正月初一,是农历年的第一天,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俗称“过年”。在民间,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二十三(小年)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这期间的每一天都有与当地民俗相关的特别含义和活动,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最为重要。
春节期间的各种仪式以祭祀天地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平安为主要内容。在古代,国家祭祀仪式由当朝天子率领文武百官祭拜天地,而家族祭祀仪式则由族长带领完成。新中国成立后,春节保留了那些健康的民间习俗,剔除了一些带有封建迷信的活动。目前在中国每逢春节国家领导人会通过媒体向全国人民拜年并寄语,一些地方部门也会举办内容丰富的团拜活动。民间习俗主要有耍狮子、舞龙灯、扭秧歌、划旱船、踩高跷、杂耍诸戏等传统活动,各家各户还要打扫房屋、洗头沐浴、门上贴春联、墙上贴年画、窗上贴窗花、到处贴福字、准备年货等等,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所有这些活动,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到了除夕,全家人欢聚一堂吃“团圆饭”,一家人团坐“守岁”,子时交年时刻,鞭炮齐响,辞旧岁、迎新年的活动达到高潮。大年初一开始依次拜年,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亲朋好友互致祝贺,接下来是正月里接财神、逛庙会等活动,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中国年才算到了尾声。
问:在中国,妇女是如何参与春节的准备和庆祝活动?
答:按照过去的老传统,春节期间的各类大小活动大都由男性登台唱主角,无论是严肃的祭祀祈福活动还是各种娱乐性民间表演活动,而女性一般不在正式场合露面,用“夫唱妇随”这句老话形容以往春节里的中国妇女最合适不过。但这并不是说妇女在春节期间就不用劳作了,其实,几乎所有活动女性都会参与其中,并且扮演着最辛苦忙碌的角色。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妇女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了名符其实的“半边天”,中国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中国妇女在参加过春节的准备和庆祝活动中与男性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只是分工各有不同。
问:在中国,春节期间都会准备哪些美食?
答:中国有句古话叫“民以食为天”,中国人在过春节的20多天里,几乎要把一年中最好吃的美食做个遍,对每样吃的东西都赋予了特殊的文化含义。以中国北方为例,从腊八开始,各家都会熬“腊八粥”、腌“腊八蒜”。“腊八粥”的原料很丰富,有豆、米、红枣、葡萄干、桂圆等多种杂粮干果,寓意“五谷丰登”。到了腊月二十三,过年的帷幔真正拉开,俗称“小年”,要准备食品祭灶王爷,特别要准备一种用麦芽糖做成的粘性很大的糖果,叫灶糖,寓意为灶王爷吃了要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毫无疑问,准备精美的饮食以及接下来打扫房屋、贴春联福字、准备年货、为家人置办新衣服等繁杂的家务都主要由家庭主妇来完成。
除夕夜前,按照老规矩,家庭主妇必须提前做好丰盛的年夜饭,因为自古有个忌讳,在岁月新旧交替之际,是不能动刀、剪子、针线的,否则不吉利,会招灾惹祸,直到“破五”(指大年初五,迎财神日)之后,才能动刀剁肉切菜。所以,当男人和孩子们在庆贺、玩耍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最忙碌的时刻。年夜饭的花样很多,十分丰盛,南北各地不同,北方人过年吃饺子的习俗是从汉朝传下来的,取新旧交替“更岁交子”的意思。又因为白面饺子形状像银元宝,一盆盆端上桌象征着新年大发财之意。桌上的大菜通常还要有鱼,“鱼”和“余”谐音,象征着“年年有余”。
问:为什么中国人将年夜饭称为“团圆饭”?
答:中国人之所以把年夜饭叫“团圆饭”,因为这是一年当中最隆重的一餐,家庭成员无论身在何方,在过年这一天都要赶回家中团聚,以长辈为中心聚集在一起共庆节日。在中国古代,女人做好了年夜饭是不能上桌吃的,要等男人们吃完才能吃,也有的地方让女人同小孩在另外的小桌上吃。现在的除夕夜,一家男女老少围坐吃团圆饭是一年当中最欢乐幸福的时刻,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上桌的权利,并且,为了把职业女性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男人在灶台边扎起了围裙,也有很多家庭选择到饭店聚餐。当然,即便如此,每个家庭在教育自家女儿时仍把尊老爱幼、孝敬公婆、注意言谈仪表、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作为最重要的传统美德,而一个拥有美德的女性会得到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更大尊重与认可。
问:李爱民女士,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人欢度春节的传统习俗有什么变化吗?
答:正月初二(北方地区为正月初三)是已婚妇女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们带着丈夫、儿女回娘家拜年。在过去,出嫁的女性过年(三十和初一)是必须要在夫家过的,女儿初二回娘家,要准备一些点心、糖果,由母亲分送邻里乡亲,表达女儿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在娘家吃过中午饭后,女儿必须在晚饭前赶回婆家。而现在中国已男女平等,这样规矩讲究就不难么严格了,夫妻双方春节在哪里过年已没有特定的要求。当代中国女性享有与男子平等的受教育、工作以及参政议政的权利和机会,女性无论在社会还是在家庭中都有重要的地位,常年在外地求学、工作的夫妇,选择轮流在一方的父母家过年的情况比较普遍。
从刚刚我们说过的民间娱乐活动项目(耍狮子、舞龙灯、划旱船、踩高跷、杂耍)可以看出,这些自古流传下来的活动大多是适合男性表演、展示男性力量的活动,现在,这些活动中也会有一些女性参加,但毕竟不是为展现女性魅力设计的活动。随着时代变迁、社会发展,过年的庆祝活动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丰富了,女性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拿大年三十的“春晚”来说,能否成为演职人员是由能力和水平决定,而不由性别决定。
春节对每个中国人来说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天,但也有很多女性在这一天不能回家团聚,和男人一样,她们需要在岗位上职守。例如,春晚的演职人员、警察、边防战士、宇航员、服务行业人员、单位值班员等等。当然,还有在这一天亲临现场去慰问她们的女性领导和工作人员。
所以说,在我们眼中,春节不仅是中国老百姓迎新年、庆团圆的大日子,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大日子,它更多的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梦想的寄托,也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映射。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当今世界,只要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春节,就有迎春庆祝活动。同时,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东亚、南亚等很多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近年来,中国年也日益受到世界各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中国春节庆典活动是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积淀与再现,它代表着中国灿烂的一面,能唤起我们感情的聚合和文化的认同。我相信,无论从世界各地哪一个角度看中国春节或者春节的各类庆祝活动,您都可以看到中国男人和女人共同展现出来中国的传统美和中国味道。因此,无论时代与社会如何变迁,人们对春节的热情、期待和祝福都不会改变。
来到美丽的白俄罗斯一年多了,作为中国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我有机会通过各种活动与白俄罗斯的女性接触,我看到了白俄罗斯女性也有着与中国女性一样的传统美德。所以,我非常愿意作为中白女性建立联系的纽带和文化传播的使者,让中白女性相互增进了解,把像中国春节这样的中国文化和白俄罗斯特有的民族文化介绍给双方。在中国春节即将到来的日子里,请允许我代表中国6.41亿女性给白俄罗斯的女性拜年,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生活快乐、羊年如意吉祥!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原标题:原标题:驻白俄罗斯大使夫人李爱民接受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专访介绍中国春节传统文化
稿源:环球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