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博“纸载千秋”开展 修复大师为你揭开字画修复奥秘
相信不少小伙伴被《我在故宫修文物》这个纪录片圈粉了,而南京博物院也有这么一群工匠大师。12月16日下午,“纸载千秋——传统记忆与保护技艺”在南博开展。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展览共展出161件展品,不仅讲述了纸的前世今生、生活应用,最特别的是揭开了纸质文物保护的奥秘。书画修复大师栾承素和徒弟们,现场展示了纸质文物是如何水洗、揭旧的。此次展览将从2016年12月17日持续到2017年3月底。
现代快报/ZAKER南京记者 徐岑/文 顾炜/摄
纸出现前,人们用甲骨、简牍、丝帛写字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那没有纸之前,人们怎么传递信息?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最早人们是依靠记忆口耳相传的,后来中国古代才有了简牍、丝帛、钟鼎、甲骨等工具来“写字”,青铜刻字是最常见的。
而蔡伦改良造纸术后,纸作为记载工具,迅速推广开来。轻薄又便宜、制作也很方便,纸逐渐取代了其他的文字载体,中国数千年的文明才得以一脉相承,没有出现文化断层。
那么,纸到底是怎么造出来的?工作人员介绍,一句话可以把原理说明:将植物纤维分散提纯,与水配成浆液,抄造成型,最后干燥成纸。
不过,小伙伴们可别以为,古人就只会用清一色的宣纸、草纸。有漂亮印花、五颜六色的彩纸,可不是现在的专利,古人早就在原纸的基础上采用各种工艺,进行二次加工,出现了各种色彩缤纷的纸。
水上作画,每张流沙纸都独一无二
流沙纸就是其中一种。将容器中的透明液体搅拌均匀,随意地滴入红色颜料。红色迅速在表面晕染开来;又滴入蓝色,这次晕得比较慢;然后是黄色、绿色……紧接着又拿出一根竹签在水面上勾勾画画。最后,拿出皮纸盖在液体表面。等个三五秒,沿着一侧将皮纸取出,原本米黄色的表面就变成了红底蓝色图案的彩纸。
“这其实也是一种创作过程,在水上作画,每一张纸都是独一无二的。”“作画者”是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研究所工作人员李瑶瑶。她介绍,容器中的透明液体就是纸药。流沙纸的制作原理是,利用各种色料和纸药的相互排斥或吸引,然后让颜色在液体表面任意聚散离合而形成各种图案,再用纸印染。
“流沙纸最早记载于北宋苏易简写的《纸谱》,不过,其实更早的唐代的斑石纹纸、云蓝纸也是利用同样的原理,形成的图案有的像五光十色的斑石纹、有的像蓝天白云。”李瑶瑶介绍,古人之所以制作流沙纸,也是艺术的创作。“基本上是用于个人书信,相当于私人定制的纸了。”
修复书画要“洗澡” ,还要控制水温
纸轻便易携带,但是纸也非常脆弱。更何况千百年过去,再完好无缺的纸也会“生病”,比如虫蛀、发霉等。中国古代传下来的大量名字名画,怎么才能保护它们?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中曾花了一集的时间,来讲述书画的修复、临摹、摹印。而说起对纸质文物的保护与修复,南京博物院才是得天独厚。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博是“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和“近现代纸质文献脱酸保护技术文化部重点实验室”的依托单位。
展览现场就有一个展区还原了书画修复的工作场景。桌上摆着一盆热水,修复师们用排笔蘸热水反复淋洗,又用热毛巾焐着,仿佛在给古字画们“洗澡”。
纸还能用水洗?南博文物保护研究所修复大师、69岁的栾承素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每一个动作都很讲究。“水不能用自来水,只能用纯净水,”她解释,“水温一般在40℃左右。如果画没有破损、发霉,保存非常完好,只需用清水清洗灰尘,水温一般在10到15℃。不过,不管怎么调节,水温都不能超过80℃,否则就会损伤纸质。”
“水洗后,就是一个揭背纸的过程,这幅画还算比较好处理。但三层全部揭完,也至少需要两三天。”栾承素表示,如果修复难度比较大的书画,至少要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