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如在天有灵,会感到莫大安慰”
华裔作家张纯如父母参加公祭仪式——
12月13日,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冬日暖阳斜照在张纯如半身铜像上,这个不同寻常的华裔女作家第一本以美国大众为读者的有关日军二战中暴行的英文书籍《南京大屠杀》一书在北美地区出版打破了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长达60年的沉默。
记者从铜像身边经过,一眼看到张纯如的父母!这是记者第三次在纪念馆见到他们。
2005年9月9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为张纯如铸造的半身铜像落成,张盈盈和丈夫亲手为“女儿”揭开鲜红的红布,未走出丧女之痛的母亲许下诺言:“我要为纯如写一本书。”
2012年5月22日,张纯如父母带着纯如母亲张盈盈写了近6年之久的《张纯如:无法忘却历史的女子——一个母亲的回忆录》的中英文两个版本,再次来到纪念馆。
这次则是首个国家公祭日,也正是女儿去世第十年。辞世时仅36岁的女儿张纯如,是他们的痛,也是一生的骄傲。“她不仅是一个作家,更是一个人权斗士。纯如从来没有为写了《南京大屠杀》后悔过,她也不后悔向全世界揭露历史上这悲惨的一章。我们也绝不后悔纯如这样。纯如这一生,唤醒西方社会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关注,她没有虚度。”
张盈盈是哈佛大学的生物化学博士,晚年在走女儿未走完的路,为南京大屠杀历史在西方的传播奔走。目前在加拿大的多伦多和温哥华,南京大屠杀历史已经写进中小学教材。但在美国,这一步还未成现实。“我们2009年开始资助美国的高中教师暑假来中国了解真相。”张盈盈说,“也有西方人不理解,为什么过去这么多年了,还要翻旧账?其实不是翻旧账,是正视和铭记真实的历史。因为,目前日本右翼分子还妄图抹杀这段历史,这是对死难者的二度伤害。”
冬日的暖阳,在下午的南京依然那么明亮。张纯如父母执意要“在女儿曾多次留影的地方合影”,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的引导下,蹲下身子,仔细阅读刻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铭文:“昭昭前事,惕惕后人。”“写得真好!”纯如父母连声赞道。
“今天是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来了很多海外华人,也来了很多国外维护史实民间组织的爱好和平人士,我们的心声就是:这个日子的设立,也顺应了众多海外华人的心愿!向全世界昭告:中国人绝对不会忘记这段历史,也坚决为捍卫和平作出努力。”纯如的母亲张盈盈说,“纯如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到莫大安慰。她做的一切没有白费。她拥有一个信念——一个人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你坚定,就可以改变世界!”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沈峥嵘 实习生 王敏
原标题: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