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落地 众多司机陷入焦虑

23.10.2016  15:03

  离网约车新政正式实施仅剩9天时间,殷浩也已经焦虑了9天。他曾是一名优秀的传统出租车驾驶员,有19年驾龄。如今,他是一家网约车租赁公司的负责人,背负着超4000名司机的信任和生计。

  10月14日,继北上广深之后,南京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落地,要求两年内新车、轴距2700毫米、发动机功率108千瓦、车辆转为营运性质。条款一旦执行,现正在运营的一大部分网约车将被挡在门外。

  10月17日,包括殷浩所在的公司在内,南京33家网约车租赁企业联名向交通部门提交意见书,建议修改车辆标准,降低准入门槛,给现有存量网约车设定两年的缓冲期。被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发了极大的反响。

  殷浩说,焦虑,是南京网约车公布征求意见稿以来他最主要的情绪,但是还有比他更焦虑的人,就是网约车司机们。

  让殷浩焦虑的,是责任。让司机们焦虑的,是生计。日前,现代快报记者走近南京的网约车司机,去倾听和了解他们的故事。

   在北京上海都可以,我的车在南京怎么就达不了标?

   网约车司机时石

  对于在南京开专车的苏北人时石来说,10月14日是颇具戏剧性的一天。因为一个误读,他的情绪短时间内,冲上云霄,又跌入谷底。

  这天上午七点,时石像往常一样,穿着洁白的衬衫,拿上白手套,熟练地对着车辆外观、内室、自己连拍三张,在系统里上传自己的仪容车貌后,开始了新一天的工作。

  下午两点多,司机微信群里突然转进来一条消息,南京公布网约车新政征求意见稿。当时他正在机场送客人。停车间隙扫一眼手机,有居住证就行,新车、2700mm轴距、排量1.8L,他完全符合。

  1994年初中毕业就来南京的时石,今年38岁,已经工作了22年,当了18年出租车司机。妻子陪孩子在老家读书,一家人分居两地,他至今仍以每月1500元的价格租住在海福巷。无房,所以,他只有居住证。

  事实上,随着北上广深新政的陆续公布,原本最让他担心的,就是本地户籍这一条。“南京还能严过北京、上海?希望南京能放宽点吧!”他总算等来了好消息。

  “恭喜啊,你的车子没问题啦!肯定符合政策。”从机场回市区路上,他不停地收到朋友们的电话、微信,这一路上,要不是开着车,时石的身子估计要雀跃起来。

  戏剧的转折出现在晚上9点。一位和他买了同一车型的朋友打来电话。“你知不知道,我们这车子不达标。”“瞎讲,按照南京的要求,我怎么能不达标?”“你去看哎,不是1.8L,是发动机功率108kw,咱不够。

  “花了大价钱买的车不过关,就像兜头一盆凉水浇下来,”当时石打开车门,蹲下身子看到发动机净功率100kw时,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我的车子按照北京上海的要求,完全可以做专车,怎么到了南京就不行了?

  其实,在今年6月份之前,时石还是一名传统的出租车司机。前两年网约车刚兴起的时候,他看不上,觉得网约车扰乱了市场。不过渐渐地,他觉得,网约车的出现缓解了打车难的困境,也倒逼着出租车行业提升服务质量,出租车应该跟网约车并行发展,比拼服务。今年年中,他在老东家的合同到期,经朋友劝说,花17万买了一台日产天籁,做起了专车司机。“每月能收入万把块,对收入挺满意的。

  听说现代快报记者要采访他,时石放弃接单,从机场专程赶到了新街口。记者看到,他的车内干净整洁,没有什么多余的装饰,前后座中间各摆着两瓶矿泉水,纸巾、雨伞一应俱全。根据专车“安静整洁无异味,规范客气有礼貌”的要求,也没有开广播、音乐。

  如果11月1日后,还是不符合政策怎么办?提到未来的去向,时石说起他和朋友们开的玩笑,“车子不可能留下自用,也舍不得卖掉。要不咱们去开黑车?

  “不行就回老家吧!”妻子听说车型不过关,在经历了震惊、平复后最终选择了接受,开始劝慰时石。不过,夫妻俩都有点顾虑。“在南京呆了那么多年,适应了南京的消费习惯,老家的收入低,回去能适应吗?

  在车上,时石向记者展示了前两天刚领的失业证,他现在没跟公司签合同,实际上是个失业人员。“希望南京能降低新政要求,到时候我签个合同,考个网约车驾驶员证,就成了有‘身份证’的人了。”这一瞬,他仿佛把证拿在了手上,不自觉地挺直了腰板。

   想换车,但实在没钱啊

   网约车司机滕支尧

  39岁的滕支尧,今年2月18日从“的哥”转变成网约车司机。8个多月来,他越来越认同网约车的模式,但只能说“想说爱你不容易”。作为出租车行业的“老司机”,他热心、真诚,说话有影响力,像是一个“老大哥”。他组织了三个公司内部的网约车司机交流群,分享自己避堵的经验。一开始,微信群里的新手司机,会在群里专门问他避堵方法。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 聊天的人越来越少,大家都在专注开车。

  10月14日这一天,微信群里格外热闹。不知是谁,突然在群里发了一个南京网约车新政的链接,他趁着空闲点开一看,心凉了半截。他今年3月刚买的桑塔纳,不论是轴距,还是发动机功率都没有达标。可他心里盘算了一下,在微信群里回复,“现在每天能挣到两百多,就先挣着”“这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不能急于求成”。群里的所有人都知道,他的这番话只是安慰自己,今后的选择还是要自己面对。

  早在2004年,滕支尧便在驾校认识的朋友推荐下, 干起了出租车这一行。他与出租车公司的合约在2015年8月左右结束,在熟人的介绍下,他去所在出租车公司下属的一家电动车公司工作,“因为电动车每过一段时间都要去站点充电,可以趁这个时间休息一会儿。

  他是从今年2月开始正式转行做网约车司机的,他先以租车练手,等到自己对网约车的模式越来越认同, 就贷款买了一辆车。

  滕支尧说,和传统的出租车巡游不同,他特别享受开网约车的乐趣,想靠自己摸索经验,成为行业里的“师傅”。“在城区堵着的时候,心情肯定不好,我都会避开拥堵的节点。”早高峰的时候,如果城区在堵,他便会到郊区或者机场接单。

  截至目前,他已经接了六千多单,每天的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每天早上5点多,他从江浦的家中出发, 回到家时已晚上10点,有时,正在上初二的女儿还在写作业,“偶尔聊一下,我也不好打扰她,我的爱人照顾得更多一点”。因为第二天要早起,他匆忙洗漱,就休息了。 开了网约车,他还按照之前的老习惯,去常去的“的士餐厅”吃饭。

  “我就想着,靠我们这一群人的努力,提高服务水平,把便利带给大家,同时我们自己也不那么累。

  “考虑换车吗?”快报记者问。

  “实在没有钱换车。

  “不跟你聊了,我接到单了。”滕支尧匆匆地挂了电话。电话的最后,传来汽车启动的声音。

  他能开网约车到何时?他自己也不知道答案,“如果能有租赁的模式,我觉得我还是会继续在这个行业呆下去。

   车不合格,怎么办?怎么办?

   网约车司机杨玲

  今年45岁的杨玲(化名)同样是一名从出租车转行的快车司机,她还把丈夫也拉到网约车的队伍中来。

  今年9月中旬,杨玲正忙的时候,接到一个陌生电话,说她多年前申请的经济适用房有消息了。她赶忙去房产局问, “恭喜你了,月底就能挑房了。

  忙碌了半辈子,一家人就要有幸福的小窝,她开心的同时也忧虑起来,年初才借钱买车,钱不够可怎么办?“我爸妈说,再怎么也要把房子买下来。”她表示。可就在筹款的节骨眼上,南京网约车新政出台了,对于她来说,这就像是当头一棒。 她在年初下定决心买的大众速腾汽车,不论是轴距,还是发动机功率都不达标。自从今年7月,国家七部委联合发布网约车暂行办法,她一直在等这一天的到来,可白字黑字的要求,还是让她一直紧绷的神经瞬间崩溃。

  当天,他们夫妻俩都没有出车,“我们就坐在车里等,听到广播,看到朋友圈的消息,我拿出资料比对,看了好几遍,还是灰了心,我给我老公看完之后,我们俩坐在车上有半个多小时没有说话。

  新政出台的第二天,她就把车开到了二手车交易市场,“我的车裸车价在18万左右,现在能卖多少钱?”她把南京几大二手车市场都跑遍了,得到的答案是“最多13万”,也就是说,直接损失5万左右,“等于我老公半年的辛苦全部白费。”晚上,她接到电话,她的兄弟姐妹给她出主意,“姐姐,实在不行,我把我的新车给你开吧。”她弟弟最近新买了一辆斯柯达速派, 她抱着希望仔细看了下后发现,弟弟的新车还是不达标。

  从那天开始,她就一直没睡好,躺在床上,一闭眼就是巨大的问号,“怎么办?怎么办?”每天早上,她顶着熊猫眼把早高峰的任务做完。心情低落的时候,她也没有心思吃饭,因为各种原因,她1个月进了4次医院。

  这和今年1月初的她完全不同。按照原来开出租车的老习惯,每天早上,她从原来的4点多出发,改到6点多出发,“我一个人一个月就能赚到1万多”。她的姐姐形容她,当时只知道每天什么时候出门,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家。她回忆道,“刚开始开网约车,一单接着一单,紧张得全身是汗,大冬天还要每天洗澡”,但是真的一点都不累,还很有成就感。

  “我是很韶的人。”有一次,她就发挥能说会道的本事,成功劝和了一对小两口,“他们一坐上我的车,小姑娘就一直哭,我一看他们要到民政局,就猜到了一大半,可能是闹情绪要离婚。”她就边开车边分析,可能小伙子更听他妈妈的, 小姑娘受委屈了。“我的侄女和我很亲,也是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人,小两口遇到的问题差不多,我就劝小伙子多关心关心老婆的感受,更何况老婆已经怀孕了。”后来,她说着说着就把车停在路边,最后成功劝和,她又把小两口送回了家。一回家,她就把当天的经历,一股脑地说给家里人听,家人都说她做好事了。

  杨玲今年45岁,大专时读幼儿师范专业。经历了上世纪90年代初的企业体制改革后,她从一家机械厂失业,做销售,卖保险,做管理,还曾是出租车司机。经历了各行各业的辛酸,已到中年的她,有些不知所措起来。网约车行业“双职工”,现在家里唯一的“赚钱工具”可能面临淘汰,家里的孩子还未工作,身上还背着房子的债务,今后,她要去做什么呢?她表示,目前,她在争取,希望能降低网约车的准入门槛,给更多人生存空间。

   汽车租赁公司负责人殷浩:

   请给网约车一个机会

   对司机实施培训

   稳定营运队伍

  殷浩是一个喜欢走在前沿的人。

  从业19年,他连续十年蝉联南京十佳出租车驾驶员的最高荣誉。爱车车队、雷锋车队建设,接送孤寡老人、爱心送考,在客管处当了八年教员,南京微博约车第一人,作为南京出租车发展黄金十年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把一个出租车驾驶员能做的事情,做到了极致。

  2014年11月,交通部正式表明了对网约车发展鼓励和包容创新的态度。2015年4月,他就离职注册了自己的租赁公司。

  刚办公司,他亲自走上街头,走进的士餐厅去做地推,每天工作18个小时以上,同样的话不知道要说多少遍,连每天夜里的梦话都是一样的。两三个月过去,公司的加盟车就达到上千辆。

  此时,他又开始着手采购车辆,投资两三百万,购置了近20辆中高档车开始做专车。他鼓励私家车主把两年内的新车过户给公司,试图改变车辆的营运属性。

  到了今年5月份,殷浩的团队已经搬了3次家,办公室面积达到300多平方米,团队管理越来越精细化,月采购车辆的最高峰值达到140辆。到目前为止,公司自己采购车辆接近400辆,主要车型高中低都有,能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相应的差异化的服务产品。

  7月28日,交通运输部等七部委公布网约车暂行办法,殷浩邀请专家、记者进行了直播,在会议室向司机们进行了很长时间的解读。司机们都充满信心地说,“网约车终于合法了!” 殷浩说,那天晚上所有的人在一起聚餐,大家都喝醉了。

  殊不知,狂欢背后,暗藏隐忧。

  暂行办法提出后,殷浩在参加了多轮专家会议后,意识到落地的细则可能会有变化。果不其然,各个打车平台上免费打车券和红包的减少,引起了订单的回落。优质司机从日均接30单以上,回落到了20单,司机收入从日均500元回落到350-400元之间。

  针对订单的减少以及平台政策的调整,殷浩立即对所有加盟车及对公驾驶员进行了彻底轮训,告知大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网约车司机万元收入是烧钱大战的结果,而正常收入在7000元左右。

  经过7月-9月连续三个月的轮训,殷浩还建立了不合格司机的退出机制,对司机进行二轮筛选,稳定住了从业队伍。

  此外,他还从今年7月份开始,在全国15个城市开设了分公司,试图对存量车进行梳理转场和分流。这样,一旦遭遇政策变化,车辆不合格,可以通过分公司的建设投放到异地去经营。

  10月份,受各地逐步公布的网约车地方细则影响,司机们的接单量持续下滑。“目前公司有加盟车将近4000辆,加上自己购买的近400辆,停运车辆已经超过三分之一。网约车司机收入每天在350元左右。”殷浩表示,虽然订单下滑、司机收入下降,与其他公司相比,由于精细化的培训和管理,目前,公司的专车司机还没有出现一例退车现象。

   希望降低准入门槛

   让网约车能够开车上路

  殷浩也是一个停不下来的人。

  10月16日晚上7点,河西CBD某家企业会议室内,33家网约车租赁公司负责人齐聚一堂。虽然新政已经经过两天的消化,但不少老板的脸上还是一片茫然。

  “我们家56辆车,没有一辆车合格。”一家中小型租赁企业的负责人一脸哭相地说。其实,早在14日下午,殷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达了自己的担忧,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估计,按照征求意见稿,南京包括私家车和专车在内的90%以上的车辆都会出局。经过一番交流探讨,殷浩发现,33家企业自行采购的近3000辆专车,按照新政95%以上都得出局。

  在七嘴八舌的探讨中,老板们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给管理部门写公开信,表明企业现在的处境和想法。希望能留给租赁企业两年的缓冲期,修改车辆标准,降低准入门槛。于是,殷浩连夜开始起草意见书,熬到次日凌晨两三点才结束。当天下午四点钟,他带着大家的建议走进了南京市客管处。

  “必须要做点什么了。”殷浩说,新政出台之后,自己一直处于一种停不下来的状态中。“一方面是很焦虑,另一方面要改变,试图改变一种认知,有时候又觉得无力。但在我身后是庞大的网约车司机群体。我必须要努力。

  殷浩认为,出租车行业和租赁公司是一对兄弟,可以互相融合发展,而不要有对峙情绪。他计划推出一则广告,减少两个业态之间的矛盾,表达租赁公司的声音,引起各方的重视,给网约车、给这个城市一个包容的机会。

  在南京呆了那么多年,适应了南京的消费习惯,老家的收入低,回去能适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