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登记制首个工作日江苏全省法院立案5525件 增长不明显
南京鼓楼法院立案受理大厅,法官正在受理案件 通讯员供图
5月4日,是我国法院实施立案登记制后的首个工作日。随着立案登记制正式实施,法院立案工作将迎来哪些新变化?会对老百姓打官司产生哪些影响?现代快报记者探访发现,只要手续齐全,民告官不再是难事。南京鼓楼法院当场受理了一起市民状告中央门街道的行政诉讼案件。据了解,昨天,全省法院立案5525件,立案庭秩序良好,未出现立案井喷现象。通讯员 沈法轩 现代快报记者 李绍富
昨天是立案审查制改为立案登记制后的首个工作日,江苏省高院共组成了7个督导检查组分赴13个中院和部分基层法院,现场检查指导登记立案工作。同时,江苏各中院和基层法院院长、分管院领导上午都在相关法院进行现场办公、指挥。
昨天,江苏全省法院共计立案5525件,其中刑事自诉235件,民事3503件,行政315件,执行1471件,国家赔偿1件。此外,接收诉状并告知当事人补正的案件424件;裁定不予受理案件4件,其中民事1件,行政3件。 与平日相比,案件数量增长并不是很明显。
“江苏全省法院立案的门槛本来就不高,加上从2013年起,省法院就重点抓‘不立不裁’问题,法院的大门一直敞开着,能立的案子平时都消化了。”江苏省高院立案一庭庭长张婷婷针对立案登记制首日案件未出现大幅增长如此表示。
全省昨立案5525件,增长不是很明显
立案数据
以往老百姓要是认为政府的决定不合法合理,想要到法院状告政府,法院一般不会立即立案,而是让涉及的政府及相关部门先进行调解处理。如今,实行立案登记制后,只要老百姓手中的材料完整,属于法院管理的事,都可现场登记立案。
昨天上午,南京鼓楼法院就当场受理了一起市民状告中央门街道的行政诉讼案件。状告中央门街道的是鼓楼区黑龙江路某小区的一位业主。他认为小区新成立的业委会委员资格有问题,而街道对业委会选举进行了指导和监督,选举结果出来后,也进行了备案,他认为街道这一做法违法。
现代快报记者在这位业主提供的起诉书上看到,他曾是小区第二届业委会委员,但在他的任期内,在街道和社区的指导下,小区重新选出了7名业委会会员,并在街道进行了备案。而在备案前,他曾多次向街道反映,7人中有两人不是小区业主,另有几人长期不缴纳物业费,街道为他们的业委会委员备案的决定违反了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相关规定。
鼓楼法院立案庭相关人士看了他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后,初步断定这起案件案由属行政确认范围,当场认定符合立案条件,现场予以登记立案。
据鼓楼法院立案庭相关负责人介绍,这起案件中,法院对街道“备案”这一行政行为的确认如何进行,是否有相关法律规定等需经查实后确认。而在此前审查立案条件下,法官要对这类案件进行实质审查,如原被告双方是否有利害关系、是否属于行政诉讼的收案范围等。而立案登记制实行后,法官只需要通过对起诉书进行基本核查就可以登记立案。
居民状告街道违法,法院当场立案
现场立案
昨天上午,南京中院在立案大厅还推出了自助立案服务区。到法院申请立案的人,只要材料齐备,可通过快拍系统进行扫描登记,整个立案时间可控制在10分钟内,比以往动辄1个小时的立案时间大大缩短。
江苏纵联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文是这套自助系统的首位使用者,她手头准备起诉的是一起知识产权纠纷。现代快报记者看到,李文通过利用法院提供的特殊快拍系统,将手头的纸质材料快速变成电子文档,并将电子文档制作存档。
随后,她点击进入系统选择起诉法院、输入原被告信息,再引入电子文档中的相关材料,提交后即完成自助立案登记。只用了10分钟,120多页的材料全部上传并登记完成。如果没有这套自助系统,她必须通过人工窗口取号排队,在人多的时候,立案过程可能超过1个小时。
据南京中院立案庭相关负责人介绍,立案登记制实行后,法官在立案登记过程中的作用较以往有所降低。如当事人到法院发现排队等待的人太多,自己手头相关材料较完备,便可采取自助立案的方式,减少等待时间,提高诉讼效率。这套自助立案系统5月份将在南京各个基层法院推广。
南京中院推自助系统,10分钟轻松立案
便民新招
立案登记制公布后,江苏省高院出台了《立案工作流程规定(试行)》,昨日也开始在全省法院实际施行。昨日,在南京中院立案受理大厅,现代快报记者遇到一个因房屋安置问题,要状告南京市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的市民廖师傅。到立案窗口后,他简单说了自己的诉求,法官就让他把相关的材料交过去。
“你这个案件,时间过去比较远了,涉及的部门多,我们需要进一步了解,今天我先把你的材料收了,7个工作日内会给你是否符合立案的答复。”说着,窗口的法官给他开具了一份类似收条的单据,上面写清接受了他哪些材料。
“以往我去法院,法官问几句后,要么直接不给立案,要么直接收了材料,不给任何单据,让我回家等,后来就没消息了。”廖师傅说,现在法院不但收了他的材料,还给他开了收条,感觉比以往做法好多了。
“你放心,如果不能立案,我们会在7个工作日内,给你书面答复,会详细说明不能立案的理由。”得到法官这样的答复后,廖师傅点头离开了法院。
接收材料开收据,不立案给书面解释
新规执行新挑战
法院将面临“案多人少”困境
“我经历过的立案最长时间是2个多小时。今天从取号到立案完毕也就20分钟。速度大大提高。”昨天上午9点半,在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大厅,鹏凯律师事务所律师孙磊告诉记者。老百姓确实是方便了,法院却将面临人手紧张的困局。
立案门槛降低,法院能忙得过来吗?
西城区人民法院立案庭负责人张晖告诉记者,法院立案登记制实施以后,法院从一线审判人员等群体中抽调10人加入到立案庭中,人手增加三分之一,增设诉服导诉台、立案导诉平台,为当事人和律师提供引导咨询服务。从长远看,人手紧张是法院亟待解决的难题。
“立案登记制度后,法院受理案件的数量可能会有所增加。”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石东弘介绍,以行政案件为例,去年北京市行政案件立案率为30%。今年1至4月,行政案件立案率为71.2%。其中,以区县政府为被告的行政案件中,进入审判程序案件数量是去年1.18倍。立案登记制实施后,这一数量还将有所增加。
一些法官还担心,立案登记制实施后,立案门槛降低,将会增加滥用诉权的隐患。比如政府信息公开案件,实践中,有的申请人提出与自身生产生活无关的信息公开申请,并且无正当理由反复提起诉讼,造成诉讼资源的浪费。
“案多人少”的矛盾该如何解决?
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韩毅钢说,法院在立案阶段形成快速调解、委托调解、法官诉前调解、人民调解、司法确认为一体的多元纠纷化解机制,包括与北京仲裁委员会调解中心等多个机构建立诉调对接合作,以缓解案多人少矛盾。
张晖说,调解程序通常不收费,即使部分调解收费也价格低廉。一般情况下15日内就完成调解过程。此外,法院指导督促调解过程,依法确认协议效力,因此鼓励当事人进行诉前调解。
石东弘表示,为减少当事人滥用诉权等问题的发生,立案登记制实施后,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实施“诚信诉讼承诺书”制度。即前来立案的当事人或者律师需要签署承诺书,承诺内容包括所提交的相关信息真实、杜绝在审判活动中滥用诉权以及虚假陈述等内容,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