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软件亟待规范

14.01.2015  01:09

  记者来信

  新华报业网讯 进入冬季雾霾高发期,空气质量手机监测软件的下载也火了起来。记者发现,一些商业化的空气质量手机监测软件数据来源不够权威,发布随意,亟待规范。

  一些软件在推广过程中,号称“支持超过200个城市的近1200个监测点”,“数据来自国家网环保部和各省环保局的权威发布”。记者对较受欢迎的6款手机软件监测数据作梳理分析,发现这些数据有的存在细微差别,有的甚至大相径庭。11日,徐州明显有雾霾,不适宜外出活动。当日10时,省环保厅网站所公布的该市空气质量指数为235,PM2.5浓度185。同一时间点,“空气质量指数”发布的徐州空气质量指数为224,PM2.5浓度175;“全国空气质量”当时所监测的徐州空气质量指数为268;“PM2.5”监测的徐州空气质量指数为141,PM2.5浓度107。

  记者了解到,不少手机软件为了便于实时更新,多采用1个小时的标准计算空气质量指数,而计算此项指数的技术规范明确要求小时浓度理论上不能计算,一定需按照24小时的平均浓度计算,所以就会出现手机软件提供的数据与官方的发布值存在差异。由于环保部门并未主动向任何一家手机软件商提供数据,想要了解的市民必须登录官网才能查询。

  本报通讯员甘晓妹 本报记者李刚

编辑: 莫小羽、王瑶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