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3个月疲软 市场敲响警钟

08.06.2016  22:51

  6月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专资办发布5月全国电影票房,为31.36亿元。按照惯例,发布月度票房数据整整推迟了一天。参考4月票房31.03亿元、3月票房37.58亿元,全国电影票房已连续3个月没有突破40亿元。3月是传统淡季,有情可原,但4月和5月的数据还是给高歌猛进的电影市场兜头泼了盆冷水,拉动中国电影市场高速增长的引擎仿佛突然间熄火了,年度票房预期目标600亿元也被画上了一个大问号。

  电影市场“病”得不轻

  同比增速放缓或下降是近3个月电影市场的表现特点。3月票房同比增速放缓到30%;接下来电影市场经历了一个悲伤的4月,比去年同期下降近25%;5月依然疲软,再次低于去年同期的31.8亿元,但降幅收窄,同比微降1.51%。

  尽管如此,电影人还是见到了一个最悲摧的数据。5月26日单日票房出现罕见滑落,仅为3151万元,倒退回两年前的低谷水平。众所周知,全年票房最低的一天历来是除夕当天,这是客观因素所导致的,但今年除夕当日仍然拿下3750万元的票房。对此,电影市场分析人士南如珉表示:“这是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在这个尴尬的档期,观众无片可看,院线无片可排,好莱坞大片《美国队长3》面临严重的受众局限,这种状况史无前例。”

  整整3个月,电影大盘迟迟不能摆脱低迷、疲惫的状态,尤其4月和5月电影市场量价齐跌,这与今年春节档7天爆收36亿元票房相比形成强烈反差,可以说当下的电影市场“病”得不轻。

  从具体数据看,连续3个月票房第一的都是清一色的进口分账大片:3月《疯狂动物城》、4月《奇幻森林》、5月《美国队长3》。国产片方面,尽管这几个月有《火锅英雄》《梦想合伙人》《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大唐玄奘》等陆续上映,但票房超5亿元的只有《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其中,5月除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没有一部影片票房上亿元。而去年5月,《何以笙箫默》卖到2.89亿元,《左耳》收获了1.8亿元。

  著名电影导演车径行分析认为:“伪电影人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只有拒绝深刻,追求浅白,才会受到青年观众的欢迎,才会创造票房奇迹。快速崛起的市场催生了一种错误的电影观念,即以市场成败论英雄。事实上,中国电影缺少黄钟大吕之作,缺少振聋发聩之作,缺少对所处时代的认知和责任担当之作。”

  都扎堆7月真的好吗?

  现在的观众对内容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越来越理性。车径行说:“不少人预言2016年票房有望破600亿元。但4月暴跌、5月惨淡的残酷现实迎头浇下一盆冷水,4月票房比去年同期下跌近25%,5月虽然止住了下滑势头,但单日票房却屡创新低。票房疲软将持续一段时间,预测年度600亿元的票房有点悬,只能静待7、8月的暑期档。”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了解到,原定在6月上映的《天亮之前》《赏金猎人》《路边野餐》等国产片,为了躲避轮番上映的好莱坞新片,纷纷改档到7月上映。而接下来的6月和7月电影市场能否逆流而上,还有待市场检验。

  “国内电影市场是需要优秀国产电影去支撑的,显然,国产电影太依赖于档期的力量,但都扎堆到7月份真的好吗?”南如珉提出自己的看法。

  与票房的不靓丽正相关的是,电影相关的投资情况也发生微妙变化,此前投资方、发行方偏爱的保底票房游戏再次出现“状况”。作为《梦想合伙人》的发行方,福建恒业在影片上映之前已经提出3亿元保底票房,如今票房未“达标”,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福建恒业最后可能要亏损7000多万元。

  事实上,把电影当金融产品消费,玩不了多久,一旦票房去泡沫化,国产电影的软肋就会显现出来。类似福建恒业遇到麻烦的还有其他公司。这是市场敲响的一个警钟。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导演常智宏前不久看了《火锅英雄》。在她看来,这部号称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具暴力、最火辣的银行抢劫案,实际上是一部爱情电影。片中巧妙地将爱情和抢劫有机融合,更突出了创意的睿智,把人们心中的一个英雄和从女性视角看一个真正的英雄这两点完美结合,具有一定的延展性。

  常智宏说:“不是我们拍不出好片子,而是怎么扶持这样的片子,怎么样让更多的人了解认知这样的影片,让更多的人对影片有一种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我觉得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今天的电影市场,在中国第四代著名导演黄健中看来,国产商业片火是好事,它阻挡了好莱坞大片的大举入侵;在大多数国家,好莱坞影片占了90%以上的市场份额,而我国国产片市场份额仍超好莱坞,这是国产商业片的功劳。

  但如何解决国产商业片的火与内容的俗之间的平衡问题,黄健中认为:“如同必须治理经济发展带来的大气雾霾,我们也必须治理商业片火爆带来的文化雾霾。这是代价。”  (李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