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民15年建220间"浦东老宅":祖宗的东西不能丢

17.08.2016  11:05

  跟着王炎根,穿过连廊,走进茶坊,雕花木窗推开,马头墙衬着一泓春水,一叶小舟横卧,三五只鸭子憩息,一幅典雅的江南水乡图。

  这是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康桥镇的“浦东老宅”,220间房屋,占地2.4万多平方米,王炎根为此耗费了15年的心血。

     “祖宗的东西不能丢了

  今年72岁的王炎根,是浦东土生土长的农民。55岁时,镇里组建绿地公司,他被任命为总经理。2002年初,上海建设外环绿带,他带公司承包了部分绿化种植养护任务。

  招了100多个员工,需要建些操作用房。当时康桥地区正值开发高潮,不少老房子被拆,农民本色的王炎根,想到收集拆下的旧建筑构件来搭建操作用房。不料,这一收集,一发不可收拾。

  房子越拆越多,旧建筑构件几乎被当成垃圾扔掉,老王开始心疼。“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是不可再生的资源,今天扔了,明天我们后悔也来不及了。

  他抽调出10个员工,专门收集拆迁的旧建筑构件,回来拼装成不同的房屋。“名人故居政府会保留,而民宅的历史保护却很缺乏”,王炎根决定用旧建筑构件建造浦东民宅群落,再现50—80年前的浦东百姓生活,“为子孙留下点东西”。

  建民宅,还有一个现实考量,就是绝大部分建筑构件都是“”来的,很少花钱购买,“承受得起”。

  15年来,老王一砖一瓦地收集、修复、再建,目前建成了220间“浦东老宅”。

     认准的事就坚持做下去

  “文化不高,凡事不多想,认准了就做,才做得成这些事。”自认文化不高的老王却是整个“浦东老宅”的设计师。

  他自己钻研建筑专著,自己动手设计建筑图纸,自己上阵带工人建房,“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原则是看上去自然、用起来实在”。简单的理念,成就了不凡的建筑群落:长廊蜿蜒,驳岸长长;庭院深深,画栋雕梁;临水轩榭,黛瓦粉墙……

  乡土民居有多种,老王按富裕程度再现:有三进大宅院的富裕人家,有生产资料较全的小康人家,有生活拮据的佃户人家,甚至草房薄瓦的贫穷人家。此外,还有明朝古井、乾隆石桥、百年家具、历代农具等,尽可能完整呈现以前的生活情景。有参观者看了后说,“就像回到了外婆家”。

  另外,老王还建了浦东老建筑单体代表房屋。其中,由老厅堂原拆原建而成的账房厅,三开间四落地,大件作枋,煞是壮观。上海历史博物馆专家鉴定,“本厅与上海豫园点春堂为同一师派作品”。“2009年上海博物馆的人来看过后说,整个上海这样的老房子不会超过10所。”老王颇为自豪。

     把老宅留存下来,留下一丝乡愁

  从开始造老宅时,老王就定下了死规矩:不求自居,不搞经营。“我不是为赚钱做这件事的。游客太多,可能会影响老宅保护。

  为了专心做“浦东老宅”,老王将绿化公司交给了儿子经营,“但得帮我一起做这件事”。

  这么多年来,“浦东老宅”不断扩建。去年,老王曾做过一个统计,200多间房屋,用掉的材料有:老门386扇,老窗632扇,看枋103块,老旧梁柱1739根,椽子1.8万根,黄道小青砖140万块,瓦片160万张,瓦板砖41万块,滴水瓦1.6万副。而这些材料,全部是老王一点一点从外面找回来的。

  “这15年一共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财力?”面对这样的疑问,老王淡然一笑。“一本糊涂账,”他说,“算得太清楚,人慢慢会寒心的。只有不惜工本、不图回报,否则做不成的。”对老王来说,“浦东老宅”就像自己的孩子,“我就是家庭式投资,哪有投资孩子要求回报的?

  人生在世,总要做一件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老王的想法很简单:“把老宅留存下来,为我们留下一丝乡愁,也为子孙留下一些社会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