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无官方背景之后:市场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没了官方背景,社会组织是否还能活下去
“以前是管理,现在是服务。”8月5日下午,谈及近年来行业协会的变化,合肥市门窗幕墙协会秘书长赵红文一语中的。
合肥市门窗幕墙协会成立于1986年,第一届协会领导均由市住建委领导担任。近些年来,协会逐步实现与市住建委的人事、机构、职能、资产等方面的“脱钩”。“脱钩”过程中,有人质疑,没有了官方背景,是否还能生存下去?
“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协会也在与时俱进、自我转型,不仅打破了很多人的质疑,而且对于会员企业来说,更具有亲和力了。”赵红文说,“打个比方,现在有各种各样的博览会,很多会员企业都想参加。以前,会员企业是单枪匹马,结果连张门票都搞不到。现在,协会担负起联络、服务职责,不仅可以以集体的名义与博览会举办方谈判,赢取相当多的进场乃至参展名额,还能为会员企业提供住宿、餐饮、交通等各方面保障,深受大家欢迎。”
事实证明,市场化、社会化是社会组织未来的发展方向,它让社会组织很多方面更加具备优势、更加充满力量。
8月5日下午,记者刚来到合肥市服装商会。商会成立于2012年,赶上了社会组织登记制改革的契机,不存在以往的主管部门;商会成立时,会长、副会长、秘书长也是企业自荐的,整个选举过程没有政府机关人员的参与。商会完全是市场化运作。
谈及市场化运作的优势,该负责人用“更像一个家”来形容。“来到这里,不像是去了政府机关,大家一起聊天说事都非常自由和轻松,更像是兄弟姐妹。再如,商会每年举办一次会员大会,会场从来都是会员企业老板亲自布置的,大家一起搬桌子、拉横幅、倒茶水,忙得不亦乐乎,场面很温馨。”
“大家把这里当成了家,商会也是始终在努力服务好大家。”据该负责人介绍,现在社会上有各式各样的评选表彰,对于获奖单位和个人,多半也就是得到一个证书、获取一些奖励。虽然我们商会也有优秀企业、优秀品牌的年度表彰,不同的是,我们把这种奖励机制日常化,即常年运用商会力量,为这些企业、品牌做宣传、搞推广,使之不仅赢得表彰,更能赢得市场。
同样是一个市场化运作程度较高的行业协会,铜陵市保险行业协会副会长邵华说,“协会不参与会员企业的经营,反而能够为企业带来实惠。对于保险行业来说,恶性竞争是最要不得的。但是行业协会有自律机制,有协调平台,有服务职能,能够为各家保险机构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很多保险机构从冤家变成亲家。”
通过配套法规、政策支持帮扶社会组织成长
社会组织发展不足、发展不优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相当一部分社会组织建设质量不高、服务能力不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
山西省医师协会虽然是民政部5A级社会组织,已成立了直属二级分支机构52个,拥有3万左右的会员。但是,人手紧张、缺少经费始终是山西省医师协会会长李俊峰的一块“心病”。
据介绍,山西省医师协会的省会工作人员共10人,4个在职兼职,4个离休人员,2个聘用人员,52个分会人员均是兼职。“老同志不好抓,都在忙旅游、带小孩,年轻人期望高,很难留得住,整个协会的领军人才比较缺乏。正因如此,很多项目没敢承担,这又限制了协会的建设发展。”李俊峰说。
记者采访了解到,缺资金、缺人才、缺场地、缺经验,甚至没有基本的规章制度,连维持运转都困难,这是许多社会组织成立之初经历的窘境。“大部分公益组织,最开始只是依靠爱心凝聚建立起来的,但这种松散的组织显然不足以承担政府转移的公共服务职能,必须经历一个艰难的嬗变过程。”安徽省铜陵市民政局局长裴学和说。
为此,安徽省铜陵市于2013年搭建社会组织培育中心,旨在通过政府资金支持、民间力量参与、专业团队管理的运营模式,帮扶社会组织成长。“目前,已有25家社会组织入驻中心,我们提供场地支持、能力建设、公益宣传等免费服务,最终目的是通过2到3年的孵化,将它们打造成为具有核心理念、详细规划、主营业务、骨干团队的社会组织。”裴学和说。
“总体而言,很多社会组织的运作能力还比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安徽省民政厅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高光权说,一方面,社会组织自身发展不健全,工资制度、社会保险、福利待遇和职称制度等几近空白,另一方面,社会组织与政府部门之间职能界定不清,背负了很多额外的任务,即便是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也存在内容狭窄、持续性不强、力度较小等问题,无法有效支撑社会组织的生存发展。对于这些问题,都急需政府配套法规、政策的支持。
在山西省民间组织管理局局长吴建强看来,社会组织的组织建设任重道远。“一方面会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另一方面,一些社会组织发展会员时贪多求全,嫌贫爱富,在接揽项目时好高骛远。从长远来说,社会组织的建设发展,首先离不开建立健全组织内部的规章制度,只有内部运作规范化、科学化,才能使其获得更多的市场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
政府部门应在规范引导上下功夫
如今,中办国办印发《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要求促进行业协会商会成为依法设立、自主办会、服务为本、治理规范、行为自律的社会组织。
“社会组织的社会化是一方面,法治化是另一方面,没有依法引导和规范,社会组织的发展也是无序的、难以长久的。只有两条腿走路,才能走稳走好。”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副局长曹晓红说。
首当其冲的是社会组织的内部章程建设。“制度既是行业自律的体现,也是组织发展的灵魂。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等级评估、组织年检,还是政府购买服务,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就是内部章程。”据曹晓红介绍,合肥市相继出台了《合肥市示范行业协会商会标准》《关于印发合肥市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制度示范文本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指导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民主选举、财务管理、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内部管理制度,做到依法按章开展活动。
同时,为了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政府部门也不应该“甩包袱”,相反,更应该在规范引导方面下功夫。采访中,很多人提及了今后政府对于社会组织管理的几个“抓手”:加快社会组织的立法工作,明确“脱钩”之后社会组织的法律地位、权利义务;健全社会组织的准入和退出机制,对于职能不清、业务开展不正常、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组织,要依法予以注销;完善信用体系和信息公开制度,对社会组织开展社会评价,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完善政府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对社会组织的政策和业务指导。
“有些行业协会不是为行业服务的,而是为某个政府部门收取费用的,是权力寻租的场所。”据吴建强介绍,2014年山西涉企涉煤社团进行清理规范,全省共有86家社团存在涉煤收费行为。
山西省银行业协会专职副会长赵邯平谈及了社会组织的属地管理问题。“目前国字号、省字号、市级等区分的社会组织,暗含一定行政级别,不利于整体管理。级别的存在摧毁了管理秩序,使之变得混乱。拥有管理权的不掌握社会组织运行信息,掌握信息的又不具备管理权。”
赵邯平建议,社会组织应探索属地化管理,注册在什么地方,就由当地市级民政部门管理。要尽快理顺条块关系,强调以块为主,条主要负责政策研究,给组织法人本身以自主权。否则,社会组织就会戴着层层“镣铐”,难以自主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
原标题:社会组织无官方背景之后:市场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稿源:中新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