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社会的人性温度体现对边缘群体的关爱上

25.12.2014  16:41

  羊城街头一位孤寡老人的遭遇,近日引起媒体关注。八旬高龄的陈伯已在广州流浪露宿了4年,平日靠捡废品谋生。最近,患病急需动手术,志愿者多方筹措到资金,但入了医院,却因陈伯没身份证而无法动手术。最后,经民警、医院和志愿者多方协商,总算解决了难题。出院后的陈伯有个心愿,就是能办一张身份证。

  照理,人人都应有身份证,办身份证本不该成为“心愿”,而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但陈伯的这个梦却恐怕一时难圆。因为,陈伯年事已高,无儿无女,甚至没有一位直系亲属,而且连自己的户籍地也说不清。这不仅令志愿者爱莫能助,连民政、公安等部门也深感棘手。

  现代社会,身份证之重要毋须多言。平日里它闲置着似无关紧要,但每逢人生的关口节点——诸如求学、就业、结婚、生子等,它便成为有效的“通行证”。可以说,只要人生在世,身份证便须臾不可或缺。人若无身份证,也就如同成了社会“弃儿”,既不能正常求职,更谈不上享有社保、医保等公民福祉。

  但现实中,就有些群体是没有身份证的“黑人”,他们因为各种奇特的人生经历——失去或从未获得过“身份证明”,其身份既不能自证也不能“被证明”。这个群体按人口比例计算很小,但基于我们人口大国的庞大基数,绝对数值恐怕也不会小。看看近年媒体的报道,像陈伯这样没有身份证的人,绝非孤例。据悉,志愿者曾调查广州500多露宿街头的流浪者,其中约九成人没有身份证。

  循惯例,作为一名公民只要回到户籍地,并按相关的手续,便可办理身份证。但时下流浪于城市街头的无身份证群体,却囿于各种特殊的因由,没法满足这些条件。若定要他们“按章办事”,恐怕只会一切照旧。

  类似事情,过去往往靠媒体报道推动,有关部门“特事特办”,但这很难成为常态。因此,应该从制度上考虑设置“身份证明救济”制度,只要符合某些要件,经一定程序审核即可办理,而无需繁烦的公文旅行和在相关部门间“踢皮球”。

  越是边缘群体,越渴盼社会的关爱。而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人性温度,也往往体现在那些易被忽略的角落或边缘群体上。孤寡老人陈伯的“身份证梦”,不仅令人唏嘘,也应唤起社会对此问题的关注和重视。□阅尽

  原标题:评论:社会的人性温度体现对边缘群体的关爱上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