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综合施策 加快农田水利改革步伐

21.03.2016  11:01

近年来,江苏坚持从本省实际出发,以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转变观念,创新机制,以有力举措谋求农田水利建管领域新突破。

试点发力 农田水利改革全面推进

长期以来,沟渠、泵站以及桥梁、涵洞、水闸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责任主体不明,管用脱节,不仅影响水利设施的使用效率,往往还严重影响农业发展。2014年,水利部会同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全国范围内选取100个县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工作,我省洪泽县、高淳区、太仓市、高邮市、扬中市等5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国家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县。江苏省以此为突破口全力推开农田水利改革工作,遴选江宁区、常熟市等16个县,开展省级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改革试点,目前,各试点县已基本完成实施方案批复的改革任务。高邮市、宿豫区两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国家级试点改革项目区建设已完成省级验收。

为顺利推进改革工作,省水利厅专门成立了深化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由一把手任组长。同时与省财政厅、省发改委等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共同做好政策制定、方案审批、调研督查等各项改革试点工作。各地也高度重视改革试点工作,洪泽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改革领导小组。高淳区将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区委实施综合改革工程重点任务之一,纳入区委、区政府对各镇的考核内容。

在制度建设上,省水利厅会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了《江苏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办法(试行)》《江苏省农村河道管护办法》《江苏省农村河道管护考核办法》等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类农田水利工程的产权归属、管护主体、职责分工、管理标准、经费筹措、管理考核等。目前全省75个涉农县(市、区)均制定了农田水利方面的管护制度,其中由政府出台办法的有66个县(市、区),其余均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财政部门联合制定。

因地适宜 创新工程管护机制

工程找到了“主人”,在此基础上,全省各地因地制宜创新工程管护机制,形成了用水协会、管护公司、管护个人或种粮大户等多种管护模式。通过科学合理的管护模式,落实了管护责任,确保了水利工程的良性运行。

通过招标形式选择报价合理的专业管理公司或承包管护人,将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与农村环卫保洁、交通设施管护、公共绿化设施管护、公共活动场所管护等五方面的人员、资金、事项有机整合到一个“管家”手里,建立“五位一体”管护模式,是洪泽县反复酝酿实践,探索出的一种模式。这种方式改单一水利设施管护为全面管护,实现公共设施管护“一个龙头出水”。

现在统筹管护就不存在扯皮、推诿了,这一片的道路、河道保洁都是你管,你朝哪儿扔?只有清理拖走。真的是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洪泽县岔河镇滨河村主任石玉喜告诉记者。

办公地点明确、人员设置到位、规章制度上墙、水费计收公开……在宿迁市宿豫区来龙灌区玉皇农民用水协会,一群人聚集在门前的两块公示板前,寻找自家今年灌溉期的用水量。

类似的场景,近期在宿豫区来龙灌区试点的6个农民用水协会都可以看到,农村水利设施“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目标在这里得以基本体现。

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的成立,在维护农村用水秩序、管护小型水利设施等方面发挥了主体地位和重要作用。据了解,自成立了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后,来龙灌区较以往每年可节约灌溉用水约8000万立方米,节约翻水经费1000多万元。同时,由各协会统筹负责工程管理、征收水费及灌溉管理等工作,通过内部协商解决农民因用水引发的矛盾、摩擦与纠纷来积极维护灌区的和谐稳定,水费收取率由2013年的85%提高到去年的95%左右。

在农业节水灌溉发展较早的常熟市董浜镇,为维护好节水灌溉工程,在镇政府组织下,由水利站牵头,整合市水利技术推广站、镇农服中心、各行政村资源,成立全省首家“民办公助”形式的镇级节水灌溉协会。该协会主要负责对本镇区域内节水灌溉工程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收费、统一维护。通过建章立制,明确责权利,节水灌溉协会调动了各方积极性,降低了用水成本,使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以协会为平台,将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推广、应用和管理融为一体,形成了科研单位、管理单位和用水农户共同管理、共同推进、共同提高的新型推广服务模式,加快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变,初步形成了政府扶持、科技支撑、协会组织、百姓参与的节水灌溉技术服务体系。

多方筹资 落实管护关键保障

对小农水的管护,不仅要有人管,还要有钱管。

全省各级财政在逐年加大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和扶持方式,从过去主要用于工程建设向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并重转变,从过去资金按因素分配向以奖代补、鼓励先进转变,既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导向、激励作用,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也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农田水利工程管理的积极性。

位于苏北地区的洪泽,各村的村集体收入差别很大。有的村集体一年收入仅1600元,从中拿出管护经费,难度可想而知。一方面,洪泽县对116个村所需的管护经费进行详细核算,把钱用在刀刃上。另一方面,采取“上级争取一点,县镇安排一点,受益村筹集一点,水利开发赚取一点”的方式,多管齐下,多方筹措水利工程管护资金。

在苏南的太仓市,对于农田灌溉泵站的管护经费,市、镇、村按6∶2∶2的比例投入;对于河道保洁管护,采取1∶1比例,全部由市、镇级财政投入。针对圩区和河道的管理,太仓市政府专门出台实施意见,将圩区管理经费677万元、河道长效管护经费2100万元分别列入市、镇级财政预算。        

2015年度江苏省级以上财政共安排农田水利维修养护奖补资金2.393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省级财政专项资金8121万元,同比增长10%,引导带动市县农田水利维修养护投入达14.6亿元,同比增长9%。在此基础上,江苏注重创新绩效考核。江苏省委、省政府将体现农田水利现代化水平的有效灌溉面积比例、旱涝保收农田面积比例、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比例、灌溉水利用系数和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化率等5项指标纳入全省现代化进程监测,确保每亩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经费不少于15元,对地方党委、政府进行目标考核。江苏省水利厅、省财政厅每年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小农水重点县、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河道长效管护等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绩效考评,同时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依据考核结果安排省级财政奖补经费。(供稿:省水利信息中心 厅农水处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