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江苏文化工作
“广场舞扰民怎么解决?”“如何平衡老城和新区的文体活动场所?”“怎样保护江苏的文物资源、文化遗产?”昨天上午,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针对江苏文化工作的情况进行询问,江苏省文化厅、省体育局、省文物局等相关部门依次做出回应。记者在会上了解到,江苏各地或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群体引导广场舞爱好者成立专门的协会,从联系时间、场地上自我约束,缓解运动扰民产生的矛盾。江南时报记者吕晶晶 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广场舞“带队” 会上,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滕勇对群众体育活动的推广很是关注,他说:“很多网民反映,现在的广场健身舞活动很受群众欢迎,但缺乏―些必要的辅导。”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坦言,不仅是江苏,此前各地都发生过广场舞扰民的现象,江苏对此已经拟出了一些措施。 陈刚透露,江苏计划请社会体育指导员出面,推广此前国家体育局公布的12套官方版“广场舞”,据了解,这12套官方广场舞选择的配乐相对和谐、舒展,听起来比较舒服,而且也有《小苹果》、《最炫民族风》等市民相对熟悉、喜爱的歌曲。他说:“晚上6点左右到7、8点就比较合适,9点以后最好不要练了,早上也不宜太早。” 据悉,江苏约有22.3万社会体育指导员,平均每1万人里有28个指导员;其中一线工作的就有8万多人,分布在体育馆、游泳馆、广场等地,基本上覆盖了全省的3万9千多个晨、晚练健身点。今后,这些身穿专门服装的指导员会更多地出现在广场教大家跳广场舞。同时,省体育局还将促成各地成立“广场舞协会”,让广场舞爱好者们自我约束、管理,规范行为。 江苏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的熊伟告诉记者,此前编排官方广场舞时,邀请的都是熟悉广场舞的专家,动作和节奏比较适合市民健身锻炼使用。熊伟称,国家尚未针对这十二套健身操舞进行系统的推广,而江苏正努力争取成为首批试点地区。“广场舞协会”成立后不光会规范行为,还会组织爱好者培训、推广广场舞,甚至涉及比赛、表演等。 “使用蓝牙耳麦之类的也比较方便,跳舞的时候如果能戴个耳机也会安静些,对周边的人没什么干扰。”陈刚补充道,考虑到一些爱好者需要和观看的市民互动,推广起来难度较大,“戴耳机”的做法只是规范广场舞的一种建议。 建议文博场馆推出“差别化”陈列单 江苏省文物局局长刘瑾胜表示,眼下文物保护和经济建设的矛盾相对明显,而文物被盗,古村落、古建筑被毁损的事件也不时发生,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有些地方虽然对文物保护做了规划,却在落实过程中经费短缺、人才匮乏,导致文物保护基层工作相对薄弱。 对此,省文物局建议省人大适时修订江苏省的文物保护条例,针对当前文保单位出现的问题、突出的矛盾加强法治建设,同时推进地方立法工作。江苏省文物局也将积极做好江南水乡古镇、海上丝绸之路和惠山祠堂群的申遗工作,扩大江苏文化遗产的影响力。 “按照省政府的要求,江苏也要全面推进文物博物馆的服务质量,多推出适合不同群体的陈列单,让人更多地走进博物馆,共享保护文物的成果,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刘瑾胜还建议,不仅是各级党校要增加文化遗产保护的培训内容,文化遗产保护的知识、博物馆的有关教育项目也可以纳入中小学教育课程,让孩子从小就培养文物保护理念,增加全社会的主动性。 江苏将安排专项基金维护文体设施 江苏的不少居民小区和街心公园都安置了运动设施供市民锻炼、休闲,省人大常委会委员、省人大常委会外事委员会主任滕勇提出,这些文体设施在老旧小区和新建住宅区的分布并不均衡,而一些城镇居民小区、农村社区的老百姓甚至找不到专门的场地健身。 江苏省住建厅党组书记、副厅长顾小平表示,新建小区内文体设施都能按专项规划的标准建设,而旧城已经形成了固有格局,场地限制较多,确实存在文体设施配套数量少的问题,而文体设施的“区域差”同样存在于农村和城市、偏远地区和市中心。在某些城市,尽管市级公共文体设施的建设投入高、配套相对完善,基层社区里服务居民的便民设施却远远满足不了民众需求。 考虑到这些问题,省住建厅将在调整旧城改造时为公共文体设施的“规划”把关,加快镇村发展规划,继续打造都市“10分钟便民生活圈”,另一方面加快镇村文体设施的布局规划,向重点村、特色村倾斜,体现“均等化”,并推动文体设施建设市场化,不过分依赖政府投入,引导企业建设“小剧场”等满足居民的多元需求。 江苏省体育局局长陈刚也回应,他们将在近期对全省的基层文体设施进行一次摸底调研,要求相关单位履行维护基层文体设备的责任,省体育局也会采取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安排一些资金请器材提供商、相关维修队伍及时维修损坏的措施。 陈刚还表示,一些地方的文体设施损坏后无人管护存在安全隐患,以往小区器材等公共文体设施都是有居民打保修电话、求助12345等才有人维修,省体育局将安排专项资金专门用于基层文体设施的维护,邀请社会体育指导员监测所在地区的基层设施使用情况,出现损坏情况立即报告。
编辑: 吴宇鹏、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