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环保科技城科技创新凸显后发优势

28.09.2015  17:21

  盐城环保科技城作为起步较晚的环保专业园区,抓牢科技创新这个龙头,走出一条后发赶超的跨越之路。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过程研究所、城市环境研究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地球环境研究所和北京综合研究中心等23家国家级研发机构,部分已形成产业化。
  一、科技创新催生四大基地
  环科城成立之初,提出“抓科技就是抓经济、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的理念,通过造载体、出政策、建机制,打造设施先进、服务配套、国际一流的创新生态环境。引进高校院所与地方共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孵化器、成果转化实体机构、公共技术平台等,形成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重大产业化项目,最终实现产业价值链的提升和产业链上技术缺失环节的完善。
  在环保大道两侧,布局了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建材环保研究院、清华大学、德国GEA、日本上岛等20余家国内外顶尖院所的总部和分支机构。这些高端科研机构,与入驻的中电投、中节能、万邦达、菲达、龙净等重量级企业一起,支撑起全国影响力巨大的环保研发应用高地。
  环科城以研发机构为载体,先后引进12名“两院”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汇聚各类研发人才千余名;引进科技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团队12个、产业领军人才48名、博士338名。
  与其他地方不同,这里的科研人员感觉大有用武之地,因为研发中心与生产车间“门对门”,产学研的结合异常紧密。环科城每年有200多项科技成果就地转化,诞生了高浓度氨氮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与成套设备,特大型电袋复合除尘技术开发与应用等数十项“中国第一”新技术。
  环科城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承担着雾霾追因与治理、燃煤污染物减排、工业炉窑烟气脱硝等37项国家级研究课题,已拥有发明专利和新型实用专利1674项。先后建成环保设备质量监督检测国家实验室、创业投资服务中心、产业孵化基地、科学家工作室等公共配套服务平台,以及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中心、国际商务总部等对外开放平台。同时加快环境服务业发展,实现从单一产品制造商到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变。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说:“这里已形成了全国独有的环保技术的研发基地,环保标准的制定基地,环保品牌的集聚基地,环保服务的输出基地。”
  二、成为国家蓝天计划的主要编制单位
  大气治理和水污染处理是环科城的主导产业。7月中旬,国家环保产业协会公布的一项资料显示,环科城烟气治理装备、玻璃行业脱硫脱硝工程、水泥行业脱硫脱硝工程、燃煤电厂行业脱硫脱硝工程在国内市场占比分别为:19.8%、90%、41%和16%,环科城烟气治理产业已悄然领跑全国。
  2012年7月10日,国家科技部和环境保护部为指导和推进全国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创新,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组织制定了《蓝天科技工程“十二五”专项规划》,其主要编制单位就来自环科城的科研机构和中科睿赛等企业。
  2013年3月20日,国家专门拨出2.5亿元作为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课题的专项基金。中科院将课题分解成4个子课题,将涉及灰霾、烟雾、酸雨追因与控制的3个子课题分别落实给环科城的中科院过程研究所、中环院华东分院、江苏宇达环境科技公司,并派出专家组入驻进行业务指导,制定相关行业标准。
  位于环科城绿巢研发大楼6楼的南京大学盐城环境与工程研究院,成立4年多来,先后承担国家级课题6项、省级课题13项,为200多家企业及江苏沿海十大化工园区提供节能减排、清洁生产、环境整治和技术创新服务,年合同总额超亿元,成为全省唯一一支水污染处置及生态修复类应急突击队。
  今年7月22日,安徽某地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水污染事件,国家环境保护部从全国各地紧急抽调了18名环境专家应急小组,其中3人就来自环科城南京大学盐城环境与工程研究院等单位。
  三、推动转型升级直奔中高端
  外观像火车头,实际是隧道清洗车。9月7日,笔者来到位于环科城的江苏紫光集团,见识了这款单台售价1000万元左右的新产品。
  隧道清洗车长19米,车身四周伸出的塑料管看上去像章鱼。“这是根据隧道特点设置的集成罩。”项目工程师邱孔华介绍,清洗车拥有吹、扫等多个功能,比如清扫隧道壁的灰尘,先通过风机吹让其悬浮于隧道,然后用集成罩“吸”到除尘器。这种隧道清洗车,每小时清扫15公里,即使在目前国内单线最长的上海地铁11号线,也可在后半夜地铁“休息”时段完成65公里线路清扫任务,毎公里可吸收灰尘1.5吨,这样的集成系统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9项实用专利,填补了国内空白。 
  “别看应用领域窄,市场潜力大着呢。”公司负责人陈茂荣介绍,按远期规划,平均每个省80条地铁线路,每条线路配一辆清洗车,全国就是2400辆,市场空间2400亿元,苏州、杭州、天津的地铁公司已购买了10台,反馈的信息相当好。
  陈茂荣说,企业没有入园区前,年产值不足1亿元,今年前8个月已达到4亿元,两次跨越式发展都得益于科技创新。“一次是和东南大学合作,研发出促使细微颗粒团聚并黏附在较大颗粒上的核心技术,一次是和南开大学合作研发出脱硫脱硝的新技术。”在陈茂荣看来,没进环科城之前,企业遭遇技术瓶颈却突破无门,高校有技术力量却难以应用,而环科城正是整合了这两种资源。
  高端研发机构的入驻,在推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同时,给自身的发展也带来巨大的动力。“在环科城,我们找到了‘婆家’。”中科院过程研究所曹宏斌教授感慨道。该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城市垃圾分拣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因无法实施成果转化,一直未能“落地生根”。落户环科城后与江苏华晖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成功联姻,目前,该技术已完成中试程序,并通过中科院组织的专家鉴定,有望实现产业化,届时将首先在全市各地布点,解决垃圾分拣难题,为绿色盐城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撑。

来源:亭湖区科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