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加速推进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07.09.2015  09:17

一批批工程,相继建成投用;一条条管道,将甘泉送入农家。随着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任务的快速推进,今年年底盐城市人民即将实现喝安全水、优质水的夙愿。

民声”有回应

盐城地处淮河入海尾闾,里下河水网末梢,东倚黄海。翻看盐城的历史,水是咸的,土是出卤的,扑面而来的风是涩的。虽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施农村改水、九十年代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但“煮海为盐”的历史和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饮用苦咸水、高氟水、污染严重的地表水以及水量不足、保证率低等问题长期困扰盐城市,尤其是对农村地区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威胁。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事关盐城600万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米粮仓”、“菜篮子”,2004年以来,该市先后实施了二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盐城市咬定让人民群众喝上安全优质水的工作目标,党政主管领导直接过问,每年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先后组织开展了“金水”活动、“饮用水安全盐阜行”活动进行重点督办,有力有序,逐年推进,形成了“党委领导,人大推动,政府主导,部门参与,上下联动,媒体跟进”的工作格局。

2012年底该市开展新一轮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普查,以摸清全市供水现状。各县(市、区)水利部门把“需要我做什么”做出工作出发点,组织乡镇水利(务)站、水厂和村组,对农村自来水供给情况、供水管网铺设及水厂运行情况进行实地调查,逐村、逐组、逐户进行登记,建立供水情况台账。在此基础上,按照“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益管理”的原则,因县制宜,编制了全市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后按照“路线图”抓紧组织实施。

三同”造福祉

新一轮普查显示,由于出厂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盐城市农村地区仍有291万饮水不安全人口。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围绕提质增效,侧重解决“吃保障水”和“吃优质水”的问题,坚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区域供水工程和水源地建设工程并举,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在水源取向上优先选取地表水,逐步封填、淘汰深井,仅2014年就封填深井83眼;在项目编制上,以管网延伸,对接区域供水为主,撤并面广量大的农村小水厂,逐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2013年,盐城市完成了197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 6个县(市、区)一年完成了三年的建设任务,东台、大丰两地荣膺“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称号。

去年盐城市又乘热打铁解决了饮水不安全人口55.7万人,7个县(市、区)全部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剩下的滨海、响水两县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工程建设,确保家家农户用上“同源、同网、同质”的放心水,为新农村建设添砖加瓦。

创新”建长效

今年,盐城市围绕“建得成、用得起、管得好”的总体要求,创新机制,集聚资源,努力打通农村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

资金是工程建设的关键。全市各地在积极争取政策性补助的同时,自加压力加大地方财政投入。阜宁县通过“县财政出大头、镇区出小头、群众出零头”的筹资办法,保证工程建设资金投入量,在苏北地区率先实现了城乡供水一体化全覆盖。此外,盐城市为缓解项目建设期的资金压力,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采取BT、银行融资、国有水务企业参与投资控股、企业代建、受益群众自筹等方式,多元化、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

运行好、管理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长久发挥效益的关键一步。盐城市原有小水厂2000多座,政府出面回购了近1600座,并分别成立机构进行运行管理,为区域联网供水扫清了障碍。东台市实行“厂管分离、制售分开” 的原则,市镇两级分别成立政府主导的区域性供水公司,市自来水公司负责制水,后卖给供水公司;供水公司负责供水管网日常维护。射阳县、阜宁县成立了县级供水有限公司,负责水厂、管网运行管理,各镇区相应成立二级供水公司及服务大厅,负责乡镇供水管网维护和水费收缴工作,为用户提供舒心、安全、便捷的用水服务。(供稿:盐城市水利局 史长森 责编:省水利信息中心 程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