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强书记牵挂的灾后重建富民题 盐城交出了这样的答卷

23.06.2017  11:14

  交汇点讯 一场风灾过后,房屋瓦片横飞,粮食收成受到影响,一年的时间可以建好所有的安置房,让灾民有家可回,那一年时间够不够让灾民的生活重回正轨,为村民致富增收?

  6月21日至22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第四次来到盐城灾区调研,此次调研的主题之一就是富民增收,他认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直接最根本的是提高广大老百姓的富裕程度和生活质量,盐城要进一步富民增收的步伐。李强还对灾区老百姓说,“希望大家不仅能住上新房,而且要尽快富起来。

  交汇点记者日前深入阜宁、射阳受灾地区探访,看一看灾后重建这道富民题,盐城的答卷上写了啥?

   齐心协力为民增收

图片说明:2016年10月10日,江苏省委书记李强书记在射阳陈洋安置点调研 交汇点记者朱江摄

  富民增收一直都是江苏省委书记李强所关心的话题,尤其是在刚刚经历罕见龙卷风灾害的盐城。去年十一假期一结束,李强书记就赶赴阜宁、射阳考察灾后重建工作,在参观过陈洋安置点之后,李强书记提出,通过集中安置点的优质高效建设,不仅是为受灾群众建好幸福家园,更要为群众增收致富打下坚实基础。今年新春佳节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强书记第三次到盐城,探访灾区百姓过新年的情况,这次他陪同的各级领导干部,要积极地带领大家用勤劳双手创造更美好生活。

图片说明:重建之后的金沙湖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庆节之后的调研中,李强书记特地参观了在风灾中遭到毁灭打击的旅游景区——金沙湖,他在参观时说,“金沙湖风景秀丽,生态环境优美,游客也不少,看得出平时很热闹,一定要把它管理好、建设好。”旅游富民一直都是热门话题,近年来金沙湖在不断的搭建富民平台,组建了建筑装潢、绿化管护、环境保洁等20多个公司和服务团体,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风灾过后,受到影响的百姓也积极组织自救,恢复生产。以吴滩街道的立新村为例,立新村的传统富民产业就是养殖业,原本的养猪场在风灾中完全损毁,立新村需要新建养猪场,吴滩街道派专人帮助立新村与国土局联系,并且还到工商部门协助立新村申请立项。现在村里面也在酝酿进一步扩大养猪场规模,二期工程已经在筹备中。

   画笔里的春天

  张文秀的画笔在调色盘里吸饱了颜料,握着画笔的手缓缓移动到这幅名为《感恩》的画作上,将一块空白逐渐涂满颜色。在这幅画的左上角画着一对正在喂食的鸟儿,中间是儿子在给母亲洗脚,他的妻子在给他们的孩子洗脚,小孙子还向奶奶那边张望。

图片说明:张文秀正在创作名为《感恩》的画作 交汇点记者 陈彤摄

  张文秀介绍说,“这幅画通过鸟儿反哺,儿子孝顺母亲这些细节,表现出感恩的主题,感谢政府在这次风灾中的及时救援还建起了漂亮的安置房,特别是开办了农民画画院,让我有机会重新拾起画笔,忘掉风灾来时的那些可怕的场面。

  作为一名射阳县陈良安置点的普通村民,张文秀在画院画画每天可以得到政府资助的80元补贴,画纸、画笔、颜料都是画院提供的,可以在这里画画基本都是零成本支出,每月还有2400元左右的收入,如果画作被别人看中愿意出价购买,还能得到额外的收入。

图片说明:农民画画院 交汇点记者 蒋文超摄

  和张文秀一样,来自陈洋七埠村的葛春芳也是一位农民画画师,“农民画工作室是灾后重建后才有的,从来没学过,我一步步见证了灾后重建的成果,所以想把这些画出来,让更多的人看到。

  交汇点记者了解到,灾前葛春芳夫妻俩各自做着小生意,灾后丈夫还在做生意,葛春芳选择到农民画工作室来潜心学画。

图片说明:葛春芳向记者展示她的画。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图片说明:这是葛春芳的另一幅画作,画上的丹顶鹤寓意着吉祥。交汇点记者 林元沁

  “我认为龙卷风来了带来的不是灾难,而是祥和幸福生活。”葛春芳告诉记者,她是今年3月开始来画室学习的,起初是2400元的保底工资,政府还会收购画得比较不错的画,这样下来一个月的收入足够家庭开支,而且还能做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她非常满意。

  “灾后我感觉到很多村民有着严重的心里创伤,农民画是射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所以就想通过开办农民画院,一方面是通过政府资助画院给灾民增加收入,另一方面是想让他们转移注意力,逐渐从创伤中恢复过来。”陈洋居委会主任刘苏对交汇点记者说。

  对于陈洋农民画的发展,目前还处于政府补助的特殊时期,如果之后没有了政府的补助,那画院该如何发展呢?射阳县农民画院兼陈洋分院院长郭开亮说,“现在已经有人想要购买学员的画了,之前顾乃秀的两幅画作就卖出了8000元。我们准备在县里举办全国性和全省性的农民画展,打出农民画品牌,更好的为村民增收。

   日子过得像油桃一样红火

图片说明:正在油桃基地工作的梅汝元 交汇点记者 蒋文超摄

  夏天正是桃子上市的季节,在射阳县海河镇绿禾生态农庄的油桃基地里,透红光亮的油桃挂满枝头,工人们在树间忙碌地采摘着。66岁的梅汝元就是其中之一,风灾过后他的家被损毁严重,本来生活水平就一般的家庭,突然变得有些紧张。后来经过镇里的介绍,梅汝元来到家里附近的绿禾生态农庄油桃基地打工。

  “我是去年来到油桃基地打工的,在这里一年只干四个月,能有七、八千块钱的收入,农忙的时候还是回去种地,不耽误。”梅汝元的家里还有几亩田地,儿子带着两个孙子在广州打工,来油桃基地干活就是为了多赚点钱改善下生活。

图片说明:油桃基地负责人路华 交汇点记者 许海燕摄

  受风灾影响的不止有普通村民的家里,其实这一片油桃基地在当时也几乎被狂风摧毁。绿禾生态农庄负责人路华现在想起来仍然很痛心:“当时,油桃基地里8个大棚连根拔起,加上桃树苗木的损失,加起来损失达到50多万元!

  如今,油桃基地在政府的帮助下,不但重新建立起日光温室大棚,农业生产也得到了恢复,同时这里还吸纳了不少周边受灾群众。路华说:“风灾发生后,看到周边受灾群众有的失去了经济来源,我心里难受。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我深知农民的不易,我想着能帮一个是一个!所以,我要求基地招人首先考虑受灾的困难户,这些困难户到基地工作后现在每月人均增收将近2000元。

  现在,路华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带领大家伙儿把油桃基地做好,让大家的日子都能过得像枝头的油桃一样,红红火火!

  交汇点记者 陈彤 许海燕 林元沁

标签:

编辑:顾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