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巨匠——林散之》昨日在浦口开机
央视专家称注重细节真实还原大师本色
江南时报记者王琦通讯员陈思
林散之(资料图)
书法作品《谦虚为怀》(资料图)
《百年巨匠》总撰稿刘传铭接受采访
林散之是当代草圣,他的艺术成就将再次被真实记录下来。昨日,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主创的《百年巨匠》摄制组来到南京浦口林散之纪念馆,在众多专家见证下为《百年巨匠——林散之》开机。如何在短短60分钟的纪录片中,再现一个有血有肉的当代草圣?主创人员向记者透露了个中秘诀。 江南时报记者王琦 通讯员陈思 专家 回顾 林散之作品让日本专家惊叹 在昨日的活动现场,众多书法专家以及文艺工作者都对林散之在书法艺术上的杰出贡献倍感自豪,特别是在中日书法比拼方面,林散之为中国人争了面子。 专家回忆,上个世纪70年代,随着中日文化交流频繁,林散之草书引起日本书道界的关注。日本同行认为林散之的字巧妙地糅进了一些中国山水画中的技法意趣,与众不同。书道团体来华访问,都以能拜会林散之为荣。其后,以青山杉雨为团长的全日本书道访华团来到南京,这位直率而又狂傲的日本当代书坛泰斗本来对中国现代书法不以为然,当他见到林散之的作品以后,当场便行鞠躬之礼,并敬题“草圣遗法在此翁”为赠,一时传为佳话,林散之名声大震,“当代草圣”之美誉也由此传开。 “汉字乃中华文明之根脉所系,以汉字书写为唯一基因的书法艺术在上世纪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岁月里,首当其冲经历了被抛弃、被颠覆的灾难。然而,书法艺术总是能一次次自我救赎,一次次浴火重生。这不仅彰显了中华文明的不朽生命力,同时也是书法艺术迷人的魅力和中国知识分子家国情怀的生动证明。林散之等大师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百年巨匠》总撰稿刘传铭在开机仪式上表示,今天我们在强调文化立国、民族文化的弘扬的时候,我们来回望这些丰碑,我想我们当代人有责任为那些逝去的大师做一个顶礼膜拜的同时,认认真真地通过纪录片的整理,把他们留给我们的信息、留给我们的文化精神保留和传承下来。 拍摄团队 注重细节真实还原大师本色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高峰在活动贺信中表示,《百年巨匠——林散之》是书法篇里的第一部,主要表现林散之在审视前人书法实践的基础上,成功将碑派用笔的特征,糅于传统的帖学之中,将碑意融化到他的笔墨中,以刚济柔,达到了化境,特别是将文人画的水墨方法娴熟运用于大草的创作之中,极大丰富了书法创作的用墨之法。该片将用原貌、原作、原物、原址和情景再现的手法还原艺术巨匠的本色,用当事人亲友、同事、学生、当事人、见证者的讲述,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艺术大师。 “我们想用仰视和平视相结合的办法,展现林散之的形象。”《百年巨匠——林散之》总导演孙铁健告诉记者,大师纪录片一般是以专家评点,以仰视的方法来展现,而林散之的这部片子除了有专家评点外,还会用平民化的视角还原大师,包括林散之的弟子以及林氏家族成员都讲述了自己眼中的大师。整个纪录片虽然只有60分钟,但要力求细节密集、信息密集。《百年巨匠——林散之》计划今年年底摄制完成,将在中央电视台和海内外电视台播出。 林散之长子林筱之也在开机仪式上表示愿意为本次林散之纪录片的拍摄尽最大的努力,作为林散之老人的后人,他感到无比的荣耀和自豪。 记者寻访 林散之给浦口留下宝贵遗产 记者了解到,林散之是浦口乌江镇人,幼年即开始作画,1930年拜入黄宾虹门下学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江浦县副县长等职。 为纪念当代书法大家林散之先生,浦口区委区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求雨山建设林散之纪念馆,之后又建成了萧娴、高二适和胡小石纪念馆,形成“金陵四老”名人纪念馆群。 目前,馆藏四老书画精品千余件,其中林散之先生作品就达四百余件,包括林老无偿捐赠给国家的两百多幅作品。 借林散之先生在当代书法界的深刻影响,浦口区先后多次举办“中国书法·金陵论坛”,第七届全国书法新人新作展等众多书坛盛会,让浦口“书法之乡”的美誉得到了进一步彰显和传播。 下一步,浦口区委区政府还将紧扣书法主题,将求雨山这块书坛宝地打造成集收藏展示、艺术品交易、教学培训、创作研究、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等诸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当代书法圣地。 新闻链接>>> 江苏8位文化名人 进入《百年巨匠》 《百年巨匠》由中央电视台、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摄制,是中国第一部大规模、全方位拍摄制作的关于20世纪画坛巨匠、艺苑大师、文坛泰斗的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这部纪录片分为美术、书法、文学、京剧、话剧、音乐六大篇章,总共42位名人。其中,涉及江苏的名人就包括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林散之、梅兰芳、刘天华、黄自、李可染,还不包括像傅抱石这样不是江苏人但在江苏读书定居的名人。目前,已经播出的有徐悲鸿、李可染,其他人物尚处于拍摄或是制作中。 这部百集大型人物传记纪录片的片名之所以称作“百年巨匠”,是因为:其一,本片所要拍摄的都是近百年来引领中国文化艺术的大师、巨匠;其二,这些巨匠诞生至今的年龄大都已过百岁;其三,这些巨匠产生的年代正是近代百年来中国社会历经沧桑发生巨变的一个特殊时代,他们用自己的精彩人生和非凡创造为中国近代文化艺术史书写了一页页不朽的瑰丽篇章。 综合
原标题:
编辑: 项贤军、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