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当前:无论“几零后” 都在为清零之战而奋斗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无论“几零后” 都在为清零之战而奋斗
中新网南京8月13日电 题:疫情当前:无论“几零后” 都在为清零之战而奋斗
记者 申冉 张传明
“60后”“70后”“80后”“90后”……南京疫情暴发至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天,在抗击疫情的每条“战线”上,无论“几零后”,都在为疫情的早日清零而战。
“80后”的基层党员徐炜炜在休息中。(左一) 南京市江宁医院 供图位于本轮南京疫情封控区内的南京市江宁医院,在疫情暴发的初期,就成为封控区民众就诊的定点医院,也成为“最危险”的地方之一。医院“60后”护士长侯铭看到群里发的征集核酸采样人员通知,第一时间报名加入,“我是老党员,也是老护理人,我有经验,身子骨也可以!”
“90后”的李晨宸和小伙伴一起拼在抗疫一线。 被采访人李晨宸供图临出发前,医务处处长找到她:“你是老护士长了,你来当领队吧,我放心。”于是,经验丰富的侯铭又成了这支应急采样队的领队。
第一天忙完已是凌晨,第二天她又继续“战斗”,即将退休的侯铭在酷暑中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不需要找人替换,我坚持得住!”
有事随叫随到的背后,是公共交通部门24小时待命的坚守。 南京江宁公交集团供图从清晨到深夜,十几个小时的工作量,很多年轻人都难以承受,侯铭却一直坚持着,她说:“关键时刻,年龄不是问题,老同志也能上!”
疫情封控区里的“摆渡人”,昼夜不休息穿梭在空荡荡的街道上。 南京江宁公交集团供图“有事随叫随到!无论是大中午十二点,还是夜里两三点,只要居民有需要就要出车。”在被封控的南京江宁城区空荡荡的街道上,南京江宁公交集团“70后”的驾驶员李德军,每天十多个小时被套在白色的防护服里,驾驶着小面包车,成了停滞城区里的流动生命线。
因疫情防控需要,封控区内的公共交通基本暂停,为了满足民众的紧急需求,南京江宁公交集团组织了一支防疫应急车队,李德军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车队,“看病的、买药的、产检的,老人、孩子、有困难的……找来的都是救命的事,作为老司机,这个时候怎么能掉链子!”
一张请战书的背后,是一百余名老党员志愿者的初心。 南京江宁公交集团供图十多天来,高温炙烤的南京街头,尽管车里已按照要求做好了防控措施,但不能开空调,热浪从车窗一阵阵吹进来,让身穿防护服的李德军呼吸都困难,“汗水哗哗地流,眼前的防护镜都是糊的,但再怎么热也要忍住,大家都等着我们的摆渡车呢。”
“80后”的徐炜炜既是一名南京江宁区的基层党员干部、又是一名初二女生的妈妈。她的丈夫也是一名党员,疫情开始之前就已经出任务半个月了。平时丈夫随时有任务,随时出发,家里大事小事都是她一个人忙,女儿也是她从小带大的。
南京当地一位教师穿上防护服,成为一名核酸采样点的志愿者。 泱波 摄“这次疫情暴发后,虽然心中对女儿有些放心不下,但作为一名党员我必须要冲在前面。”看到别人和家里人视频,徐炜炜却不敢和女儿视频连线,“我怕控制不住自己,会哭。窝心的是,女儿特别懂事,她总会给我留言,‘妈妈保护好自己,有空就多休息多睡觉。我会照顾好自己,你也要照顾好自己,爱你么么哒!’”看着女儿的留言,徐炜炜觉得女儿长大了,与自己的心也贴得更近了。
“90后”的李晨宸是南京牛首山景区的一名工作人员,7月25日以来,一直奋战在封控区里的高风险社区。“在最危险的地方,心里当然害怕,但是想到我去年递交的入党申请书,此时不考验自己,更待何时?”
李晨宸告诉记者,由于是在高风险地区协助医护人员核酸采样,每天早晨穿上身的防护服是不可以随意脱的,“三伏天里,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在大太阳底下,不一会就头晕眼花想要吐,只能忍着跑出防控小区去吐,吐完吃人丹喝藿香正气水,再换上新防护服继续工作。”
自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共有数万名基层专职网格员和54万名平安志愿者冲在了防控一线。 泱波 摄“像我这样的年轻人,在抗疫一线做志愿者的特别多,大家都觉得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成长了。看到当地居民对我们的理解和支持,看到医护人员不顾风险、冲在一线,都激励我坚持住。”李晨宸坦言,“尽管这样的经历在平时的工作中想都没想过,可也正是这宝贵的经历,让自己觉得吃再多的苦都值得。”
据当地不完全统计,自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共有数万名基层专职网格员、54万名平安志愿者冲到防控一线,通过多元力量支持这场抗击疫情的硬仗。
志愿者们所做的点点滴滴,被居民们看在眼里、赞在心里。 泱波 摄“看到新增为零、感染为零的时候,就是我们任务完成的时候!”南京市建邺区沙洲街道志愿者刘倩文笑着说,“等封闭的小区解封了,别的都不想,就想回家好好睡个饱觉。”(完)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