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网公司发布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

09.04.2015  18:17

  4月2日,《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发展白皮书》在京发布。《白皮书》介绍了我国新能源发展的现状和国家电网公司促进新能源发展,在电网建设、调度运行、分布式光伏并网、技术创新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就实现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提出了可行性举措,公布了行动计划和倡议。

  《白皮书》指出,大力发展新能源是国家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对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电网公司支持和服务新能源发展,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围绕新能源并网建设、运行消纳、管理服务、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

  《白皮书》披露了国家电网公司的行动计划:每年建设2700万千瓦新能源并网工程,保障2020年前风电年均新增规模1700万千瓦、光伏发电1000万千瓦装机的并网;2015年开工建设7条新能源配套跨区输电通道,加快推进张北—赣州等特高压工程前期工作;推进“三北”地区6座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建设福建厦门柔性直流工程等5个新能源创新示范工程。

  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努力,我国新能源发展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全球风电规模最大、光伏发电增长最快的国家。2014年我国并网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全年发电量近1800亿千瓦时,相当于一个中等发达省份的全年用电量。

  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累计并网风电装机容量达到9581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调度范围风电装机容量达到8790万千瓦,是全球接入风电规模最大的电网。2010年以来,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达到219%,截至2014年年底,我国累计并网光伏发电容量达到2652万千瓦,其中,国家电网调度范围光伏发电并网容量达到2445万千瓦。在甘肃、内蒙古、宁夏等11个省(区),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已成为第二大电源。2010~2014年,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约为2000小时,保持较高水平。2012年以来,风电保持安全稳定运行,连续3年没有发生大规模风机脱网事故,风电场运行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电网是新能源输送和优化配置平台。《白皮书》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投资795亿元,建成新能源并网及送出线路4万千米,其中,风电3.7万千米、太阳能发电2625千米。2011~2014年,建设省内新能源配套送出工程线路4409千米,建设新能源跨省跨区输电通道4681千米。

  调度运行是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的重要保障。国家电网公司认真贯彻落实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建立新能源优先调度机制,完善新能源调度支撑体系,充分挖掘省内消纳潜力,积极推进跨省跨区消纳,不断提高新能源运行消纳水平。目前已经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信息最全面的风电运行实时调度监控网络,实现全覆盖;建成国内首个专门用于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的国家电网数值天气预报中心,风功率预测覆盖972座风电场,预报精度85%以上;建成风电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三北”地区风电场全覆盖。

  在分布式光伏并网服务方面,国家电网公司“欢迎、支持、服务”分布式光伏发展,通过创新服务模式、简化并网手续、及时转付补贴资金。截至2014年年底,国家电网经营区分布式光伏累计并网6936户265万千瓦。

  技术创新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国家电网公司累计投入183.1亿元,开展大量基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工作,在新能源并网及输电等关键技术领域开展研究与应用,推动建立并网技术标准和规范,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创新成果。

  《白皮书》指出,要实现我国新能源大规模开发和高效利用,需要针对当前的突出问题,从电源、负荷、电网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电力系统消纳能力。电源侧要提高电源灵活性,增加抽水蓄能、燃气发电等灵活调节电源,充分发挥火电机组调节能力;负荷侧要实施需求侧管理,在充分利用已有消纳市场的同时,推进“以电代煤”和“以电代油”,积极拓展本地消纳市场;电网侧要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加快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打通制约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的输送瓶颈。

  《白皮书》还建议,政府统筹新能源与消纳市场、新能源与其他电源、新能源与电网发展,完善煤电深度调峰补偿、需求侧管理和电价等相关政策,并提出实施电能替代、探索“以电代煤”“以电代油”新途径等倡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