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我省援桑给巴尔医疗队
【国际在线报道】:2014年1月12日是桑给巴尔革命成功50周年纪念日。在这一天的庆典上,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作为贵宾,被邀请参加庆典活动。如此高的礼遇充分显示出当地人民对中国医疗队持续半个世纪的救死扶伤的敬意。50年来,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用自己的医者仁心践行着“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
在坦桑尼亚桑给巴尔岛的纳兹•莫加医院。患有面瘫的当地姑娘琪库朱玛•郝嘉正在接受中国医生的的针灸治疗。
郝嘉说,五个月来她每周做两次针灸,并按医生的建议服药。目前,面瘫症状已经基本看不出来了。“我家里人一开始都说不可能,中医不可能治好这种病。现在他们看到我的面瘫都治好了,也开始相信中医的疗效了。如果没有中医,我真不知道怎么办,可能去求助于当地巫医吧。他们就是用蛮力把我的脸拉正过来,但是很疼,和中医一点也不一样。”
在桑给巴尔,还有很多和郝嘉一样到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寻求帮助的当地民众。
桑给巴尔岛主要包括桑给巴尔岛、奔巴岛两个岛屿,因其秀丽的风景被誉为印度洋上最美丽的一颗明珠。然而这里还有另一个身份:联合国确定的最不发达地区之一,生活和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一次,医疗队驻地的水管爆裂,由于当地工人效率太低,医疗队只能买水。但当地买水的价钱是国内的几十倍,除了做饭、喝水外,生活用水只能轮流使用。
生活上的困难还能克服,当地医疗条件之差更让医疗队吃惊。做手术的无影灯只有两个灯头能用、手术中遭遇停电打着手电做手术已经成为家常便饭。此外,医生等专业人才也极度匮乏。中国驻桑给巴尔总领事谢云亮说,他和桑给巴尔卫生部长的一番交谈让他印象极为深刻:“我问桑给巴尔卫生部长,你有多少医生?他说,中国医生20人,古巴医生14人,桑给巴尔医生25名,专科医生。我以为我听错了,我就问他,两个岛130万人,25名桑给巴尔医生。他说,对,就是25个。”
中国人说,帮助非洲,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为了帮助当地解决医疗困难,早在1964年,中国就开始向桑给巴尔派出医疗队,这一派就是50年。中国医疗队也成为当地唯一一支不间断派驻的外国医疗队。近年来,中国医疗队根据桑给巴尔的实际需要,建立了“微笑中心”、“腔镜中心”、“眼科中心”和“消化内镜中心”。2013年12月,“骨科创伤中心”在奔巴岛投入使用。
奔巴岛盛产丁香,是世界两大丁香出口基地之一,也是桑给巴尔的经济支柱。但丁香采摘风险很大,稍有不慎就有坠落的危险,因此当地骨折病患,特别是儿童骨折病患很多。骨科创伤中心的成立,让桑给巴尔卫生部长穆卡萨先生非常高兴:“今天,我们为这个对奔巴岛来说非常重要的创伤中心揭牌。它的成立将会使奔巴岛的居民受益。以前,我们需要花很多钱把骨折病人送到坦桑尼亚大陆的达累斯萨拉姆接受治疗,如今,他们在当地就可以接受到治疗了。”
中国医疗队不仅为当地带去了需要的医疗设施,成立了急需的医疗机构,同时也在努力为当地培养人才。
医疗队唯一的颌面外科医生刘华联曾经遇到过一名32岁的唇腭裂病患。32岁意味着她早已错过了婴幼儿时期的最佳治疗机会。她说小时候家里穷,只接受了唇裂手术,却再没钱做腭裂手术。经过刘医生的治疗,这名病患已经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吃饭。之后的一天,她带着一个信封找到了刘医生:“前段时间我刚到门诊,她就过来了,拿了个信封给我。当时把我吓了一跳。我问她这是什么意思,她英语还可以,她说这是送给我的礼物。我解释说这是不可以的。她就笑了,把信封打开给我看,里面是一封感谢信。她说如果中国医疗队的这个中心(微笑中心)能更早更早地成立,她就不用等到这一天了。”
这触动了刘华联医生和医疗队。上世纪60年代,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曾勉励中国援外医疗队不仅要治病救人,更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目前,在桑给巴尔只有一所专科医学院。在颌面外科方面,连一本清晰的教材都没有,更别提自己的颌面外科医生了。于是,中国医疗队结束了白天繁忙的工作后,就利用晚上的休息时间为当地医学院编写英语教材。目前,教材即将付梓印刷。医疗队不仅将向当地医学院捐赠部分教材,还会把电子版留下。
在桑给巴尔纳兹•莫加医院的副院长看来,中国医疗队的到来给当地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非常大的,以前很少有这种专家,或者说一些医疗方面的这些人才,但是现在整体医疗条件改善了,这是很大的变化,有更多的专家来到这个医院参加治疗,深入到更多的领域当中,更多的科室或者是领域,整个医疗条件都改善了,新的领域也在不断的增加。”
可以说,中国援桑给巴尔医疗队是整个中国援外医疗事业的缩影。半个世纪来,中国已经先后向66个国家和地区派遣过援外医疗队,累计诊治患者2.6亿人次。50名中国医生、医疗队员将他们的生命献给了这些受援国的人民。目前,中国仍在49个国家和地区派有援外医疗队,其中大部分在非洲。
50年来,中国医疗队为受援国提供了良好的医疗服务。眼下,中国政府还在思考,除了医疗队这一传统模式,还能如何更好地帮助受援国家和地区提升医疗水平? 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国际合作司司长任明辉表示:“我们希望在未来选择部分国家和地区,在非洲建立一些区域性的,代表中国高水平的集医教研为一体的中国医学中心。这些医学中心的模式也可以通过我们合作办院的模式,也可以通过商务模式进行探索。同时,也可以将传统医学的中医带出去,更好地为非洲国家服务。”
(记者 李蔚 律德伦 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