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悲怆有力的建筑,讲述古城劫难

03.12.2014  10:02

  建筑大师齐康、何镜堂“成就”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建筑设计师齐康。本报记者余萍摄

  新华报业网讯  南京市水西门大街418号,成为很多人记忆中抹不去的一处所在——这里是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驻足灰白色调的建筑群落及雕像前,凝重的气氛四处蔓延。

  2日上午,东南大学逸夫楼5楼,齐康拿起笔,两三分钟,就熟练地勾勒出了当年设计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模样。

  “日军侵占南京时我6岁,父亲在金陵大学工作,和约翰·拉贝等一起帮助了许多难民,自身险些遇难。幼时常听父辈们谈起那段苦难的经历,感到沉重和悲愤。”1984年深秋,细雨濛濛,受命纪念馆设计工作的齐康来到工地,奠基碑边挖掘出的堆堆白骨刺得他眼睛发痛。儿时的回忆又浮现在脑海中。

  时间的流逝割不断也洗不清民族的伤痛。一期设计确立了“生与死”的中心思想。“”与“”,则成为承载这一思想的物体。

  按齐康的话来说,“”是“有情感的‘场’、有表达的‘场’”。卵石地面寸草不生,只有枯焦的树木,但石子场地沿边及台阶上则种上草皮。于斯时,于斯地,不由产生强烈的“生与死”的深层联想:一边是敌人涂炭生灵,一边是“春风吹又生”的景象。

  残缺和破损的墙围合遮挡,是创造空间氛围的特定手段:用中、英、日文镌刻着“遇难者300000”的石壁墙;写着遇难者姓名、带有刀劈和枪击痕迹的“哭墙”;而沿着长达50米、残破起伏、高低错落的遇难者浮雕墙行进,可以看到不断变换的墓冢式的情景。

  纪念馆二期工程最重要的内容是以“古城的劫难”为主题的大型雕塑,这里精心设计了连续凸凹的花坛和地灯,同时将右侧长40米的墙面,全部贴上黑色磨光花岗石,很快将参观者带入肃穆的氛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