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江苏省环保主要目标是实现248个优良天

30.01.2016  08:51
1月28日早上,南京小雨中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500米。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 新浪江苏
来源: n.sinaimg.cn
1月28日早上,南京小雨中大雾弥漫,能见度不足500米。新华报业视觉中心记者 宋宁 摄

   今年我省环保主要目标 要实现248个优良天

  ■相关新闻

  今天雨水渐止 春节或很温暖

  阴雨天气,今天就逐步截止了,同时一股弱冷空气南下,南京周末天气阴到多云为主,气温再度下降到0℃左右。别担心,从2月份开始气温进入上升通道,春节可能会比较暖和呢。

   今天中雨,晚上天气转好

  今天白天,南京依然阴有小到中雨,全天气温在2℃~5℃。但是晚间雨水就逐步停止,天气转好。周末两天,南京将是阴到多云为主。只是最低气温将因为弱冷空气的到来,下降到0℃~-1℃,最高气温在4℃~5℃。

  本周暖湿气流的到来,南京的气温明显回升,但也迎来了三天的阴雨天气。今天雨水结束后,又有弱冷空气南下,气温陡然下降,空气中的水汽却很充足——这几天您还得防着点大雾才是。冰冻天气之后又出现持续的阴雨,这样的天气容易引发季节性情绪紊乱,不少人会变得没精打采、情绪低落。专家建议,在连阴雨的天气里要多做运动、加强人际交流以缓解焦虑情绪。

   这个春节可能蛮温暖

  又来弱冷空气了?别太担心,从2月份开始,气温就将进入上升通道。

  中国气象频道气象专家表示,寒潮过后,南方暖湿气流再度活跃,阴雨天气增多。而且,西伯利亚的冷空气还保留了一些实力,1月底到2月初,可能还会有一次较强冷空气入侵,会给中东部地区带来较大范围的降雪,也可能在2月初把降雪再一次推进到江南。不过,1月底到2月初的冷空气强度肯定远不及上次寒潮。

  而据中国气象局下属中国天气网显示,南京春节期间的气温,可能都会在0℃以上。总体的趋势是,这个寒冬最冷的时候可能已经过去,气温总体上将在曲折中不断上升。 记者 王晟

  晨报讯(记者 陈彦) PM2.5平均浓度虽然进入下降通道,但臭氧超标问题日益突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中,我省13个省辖市总体处于中等偏后水平……在昨天举行的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江苏省环保厅厅长陈蒙蒙将江苏环保工作最大的矛盾归纳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并明确提出全省要在今年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68%的目标。

  据介绍,伴随全省经济体量的稳步增长,能源消耗大、开发强度大、产业结构偏重仍是主要问题。由于主要污染物长期以来停留在高位未削减,陈蒙蒙将长期积累的环境风险比作一座座活火山,随时可能爆发。对此,全省将率先从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方面入手,大力压减非电用。其中,大型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率达80%以上,10蒸吨及以下的燃煤锅炉将在今年基本实现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或淘汰。同时,全面淘汰剩余的16万余辆黄标车,对新注册和异地转入车辆统一实施国Ⅴ标准;将VOCs纳入总量控制范围,以石油炼制、化工、涂装、干洗等行业为重点,实施一批重点治理项目,对213个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型制革、印染、电镀、农药等严重污染水环境的生产项目,提请政府全部取缔。

  去年入冬以来,包括南京在内,全省不少地方频繁遭遇重污染天气,在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门提出,在治理环境的同时,要对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行更加细化完善分级管控措施。“全省要能预报未来5天区域空气质量,城市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时间则提前到48小时。同时根据预测结果,提前应急‘削峰’,避免污染程度和范围的进一步加强和扩大。”陈蒙蒙还表示,江苏将进一步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评估制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快制订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细则,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在环保政府网站也将统一设立“环境违法曝光台”,以更加主动、开放、透明的姿态,引导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公共事务管理。

  为更有效地监测监察全省排污管理,避免人情执法,在今后的执法中,江苏环保部门将推行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的“双随机”制度,做到操作规范、全程留痕、责任可溯。未来,省以下环保监测监察也将试点垂直管理模式,更严格有效地监管区域环境污染。也许是为了让参会的全省各地环保部门头上有金箍的概念,陈蒙蒙在发言中特别强调,目前中央环境保护督察组已进驻河北开展督察试点,不仅督察省里,还要下沉2-3个省辖市。“今年完成15个左右省份督察,明年会全覆盖。”其意思是提醒大家,想瞒想拖是不行的,只有严抓紧管不放松才可能过关。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环保工作的主要目标已经确定,即全省PM2.5平均浓度较2013年考核基准数下降13%,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68%,换算下来约248天;国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提至63.5%,劣Ⅴ比例控制在3.8%;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2%、2%、3%和3%,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下降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