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老兵王伯新99岁生日快乐!当年在老虎桥监狱他见证日军落败
下周三,盐城东台老人王伯新将迎来99岁生日。家人们想好好操办一下他的生日宴会,一方面是为了庆祝老人高寿,另一方面还和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有关,因为老人是位抗战老兵。
其实,在去年9月现代快报发起“寻访原国民党抗战老兵”活动前,王伯新都很少向人说起,自己在抗战期间参军打鬼子、被俘后关在南京老虎桥监狱的经历。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赶赴东台,倾听老兵王伯新讲述他的抗战往事。现代快报记者 付瑞利/文 李雨泽/摄
硝烟四起
他弃医从戎打鬼子,曾担任上尉指导员
王伯新的儿子王绍曾说,2月11日,老人就99周岁了。而今年又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第70个年头,所以家里想好好为老人祝祝寿。
王伯新曾跟随一位老中医,学习了两年的医术,之后又做了两年医生。
1939年,中华大地已是硝烟四起,王伯新和友人报考了东台的地方军警政工人员训练班。老人说,毕业后,他在东台八区常备中队任政训服务员。1940年,王伯新短期做回老本行,在东台城区时疫诊疗所任事务员。没过多久,他又改任保安团八中队少尉指导员。
1942年,王伯新调任保安团七中队中尉指导员。一年后,他所在的部队归属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总指挥为李明扬。老人说,他当时在第三挺进纵队任上尉指导员。
两次遇险
在东台与日军激战,弹尽援绝后被俘
据王伯新回忆,1942年,他受命在地方上物色情报人员,搜集日军情报。有一次,因被人告密,敌人对他展开搜捕。发现情况不妙后,他赶紧转移到友人家,后回到部队。这是王伯新第一次经历危险。
1943年上半年,他和战友李学俊身着便衣,留守在一处村庄,观察日军动向。在一次扫荡中,尽管日军没认出他们是军人,但还是要押回去处置。好在一个僧人及时搭救,说他们是村里的农民,两人才幸免于难。王伯新说,在被押走的路上,他看到遍地死尸,非常惨。
1943年10月,日寇发动更大规模的扫荡,王伯新所在部队在东台丁庄附近与敌军激战。“弹尽援绝,60多人被俘。后被关押在台城东文庙。”老人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道。
日军残暴
老虎桥监狱中,60多名战友只剩20多人
王伯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被俘后,他和战友们一起被日军用船押送到南京,关押在位于珠江路的“日军刑务所”,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老虎桥监狱。
老人说,监狱里关着的战俘来自天南地北,有的参加过中条山战役,有的参加过武汉会战,还有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中的几名官兵。“上午被押往工地做苦工,如不外出做苦工,要到下午4点才有东西吃。天冷只有一条破毡子御寒。有病没人医。”1944年夏的一天,王伯新被安排去接新运来的战俘。闷车厢里缺水缺食,加上空气不流通,他亲眼看到有20多名战俘已经死掉,尸体腐烂。有些身体壮实的战俘,还被拉出去做苦工,再也没有回来。“我们东台的60多名战友,在日寇投降时只剩下20多人。”
胜利曙光
B-25飞过监狱时,日军直喊:没办法咯
同样曾关在老虎桥监狱的陈炳靖,曾向媒体回忆道,“能在老虎桥监狱活下来的人,必须生命力超强。”
1945年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说到这里的时候,王伯新老人也显得特别提气,挺直了腰板。他说,日本投降前,自己亲眼看见,一架B-25飞机从监狱上空飞过时,看押他们的日军感觉大势已去,直喊“没办法咯,没办法咯”。
老人说,抗战胜利后,战俘们被安排住进毗卢寺。他还曾受命前往浦口战俘营,联络那里的战俘。那时,社会各界也纷纷组织慰问团,对战俘进行慰问。王伯新参与接待慰问团的工作,接待的第一位官方人士,就是当时的陆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南京前进指挥所主任冷欣中将。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