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 金陵刻经处
位于南京闹市区淮海路35号,有一座古朴的宅院。灰色的青砖围墙,瓦楞飞檐门楼,朱漆大门,门额砖刻“金陵刻经处”。在如今高楼大厦林立、车水马龙、霓虹闪烁的新街口,显得更加古朴庄严,超凡脱俗。它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儿,回顾着自己潮起潮落的一生。
1866年,有感于在中国“推行商业者渐有其人,而流传宗教者独付缺如”的杨仁山,在江苏南京自家宅院里创立了“金陵刻经处”。这是我国近现代第一家由佛教学者创设的集印、流通为一体的文化机构,对当时我国佛教文化的继承和延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006年,金陵刻经处的雕版印刷技艺作为我国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第四次会议上,审议并批准了由广陵古籍刻印社、金陵刻经处、德格印经院三家单位联合申报的“中国雕版印刷技艺”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至此,金陵刻经处也成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单位之一。
今天的金陵刻经处,即是一家刻经机构和收藏木刻佛教经典像版的文物中心,也是汉文木刻佛经出版中心。现存经版,完整地保存了雕版水印和线装函套等传统工艺,全国寺庙诵读的佛经大多出自于这里。
据“中国雕版印刷技艺传承人”之一的沈健强师傅介绍,160年来,金陵刻经处一直保持使用中国传统的雕版印刷技术来刻印典籍的传统,非遗项目“金陵刻经印刷技艺”需历经写样、刻版、印刷及装帧四道手工程序,还有上样、刻字、刷墨、擦印、分页、折页、齐栏、打眼、切边、线装等共计二十多个小工序,全部以手工完成,过程非常复杂。图为沈健强师傅正伏案写样。
其中写样、刻板环节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艺要求很高,需经过师徒相承、口传心授的长期训练和培养机制才能达成,现今已经传到第七代,被称为中国传统雕版印刷的“活化石”。图为沈健强师傅在经版上反写经文。
刻版是一个精细的工作,完成一块经版需要花费许多工夫。一块经版的正反两面一般要雕刻800字左右,即使是技艺娴熟的刻工也必须花费15天的时间才能刻完。金陵本一般使用的底样是老式宋字,字大悦目,“横平竖直,点似瓜子,撇如刀”,刻印十分考究,便于读诵。手工刻写所呈现的审美价值,是其载籍艺术的珍贵之处。
在印刷环节,金陵本是手工刷印:先用 “帚子”将水墨均匀地涂刷在经版上,然后以宣纸覆在上面(复纸),再用“擦子”上下来回刷,这样经版上的文字就呈现在宣纸上。
工作人员用“擦子”上下来回刷,经版上的文字就跃然纸上。
揭纸之后,就是一张印制完美的书页。
然后就是装订:切书、打眼、分页、折页、撮齐、捆扎、压实、数书、齐栏、串纸捻、贴封面封底、装线、贴签条、装函套等等,一共有十几道工序,也全部是手工完成。图为工作人员在进行齐栏工序。
工作人员在进行分页工序。
印制好的经文一摞一摞地整齐摆放。
金陵刻经处内珍藏的雕版,每块雕版都由价值1000多元的黄梨木制成,需要一个精熟的雕版师一丝不苟地雕刻半个月才能完成。
刻经处如今藏有雕版12.5万块,精熟的雕版师却只有两个人,备份所有雕版需要5000多年,严峻的现实迫使我们必须找寻遗产保护的新路径。
采用最新的数字技术对其进行保护很有必要,利用现代数字化手段是对金陵刻经载籍艺术中传统雕版印刷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有效补充。新华网(陈璐璐王欢/文 韩宇 张圣兵 王欢/图)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