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近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检察机关“为大局服务 为人民司法”办案团队办案故事讲述会上,梁溪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办案团队“花儿护未队”荣获一等奖。这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办案团队,他们是梁溪区检察院青年干警成长成才的一个缩影。
梁溪区检察院是个年轻的集体,35周岁以下的青年干警占比近50%。今年以来,该院依托“青蓝工程”、列席检委会等8项机制,从强业务、下基层、搭平台三个维度,全方位提升青年干警素能,相关做法获高检院领导批示肯定。
强业务,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办案
“检察官,君君今年毕业了,真是谢谢你们,多亏你们的帮助,这孩子才能迷途知返。”今年6月,未成年人检察部青年干警周庆圆再次接到了钱某父亲的感谢电话。
事情还要从2019年初说起,当时17岁的钱某在酒吧街附近以心情不好为由,采用言语恐吓、拳打脚踢的方式抢劫了苏某和杨某的手机。
“是要直接对钱某提起公诉吗?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这类问题总是萦绕在周庆圆心头。
结合办案实践,周庆圆和办案团队其他年轻干警一起,积极探索了未成年人案件“一案七查”机制,从家庭教育、民事行政案件线索、综合治理问题等方面全方位考察案件是否需要起诉。考虑到钱某犯罪时不满18周岁、具有坦白等从轻情节,最终该院对钱某作出了附条件不起诉处理,同时向钱某的父亲送达督促监护令,和家长一起引导钱某回到人生正轨。
除了未成年人“一案七查”机制,梁溪检察院青年干警们还针对辖区内老龄化加剧的实际情况及涉老年人案件特点,在全市率先探索涉老年人案件专业化办理机制,充分考量涉案老年人的年龄、身体状况和沟通能力,保障涉案老年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等合法权益,并创新性地推行成年亲属陪同见证机制,有关经验做法得到上级领导充分肯定。
下基层,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你看这些私拉的电线跟蜘蛛网似的,真是让人头疼。检察官,你们能不能帮忙解决这个难题呀?”今年7月的一天,公益诉讼部门青年干警王南在社区居民王阿姨陪同下绕过随意停放的电瓶车,走到居民楼下查看“飞线”情况。部分私拉的电线缠绕在燃气管道上,插座搁置在燃气电表盒上。眼前的情形让王南的内心深受触动。“飞线充电”一直是困扰老旧小区的“老大难”问题,该怎么帮群众解决这些难题呢?
接下来,王南花了整整一周时间对辖区内老旧小区的“飞线充电”情况进行调查。王南发现这个问题之所以一直难解决,是因为涉及多个责任主体、权责不清。他向领导提议可以通过召开听证会的方式向相关责任单位说明“飞线充电”的危害性,促使相关责任单位依法履职尽责。
8月16日,梁溪检察院在辖区塘南新村社区召开了一场行政公益诉讼现场听证会,邀请人民监督员、街道、城管、消防等相关责任部门共商顽疾整治方案。在听证会上,王南展示了调查过程中所拍摄的照片,让听证员们直观感受“飞线充电”存在的消防、燃气安全隐患。会后,该院依法制发诉前检察建议,并联合各部门共同拍摄了警示宣传片在社区循环播放,有力推动了“飞线充电”现象的综合治理。
“我为群众办实事”这句话对于梁溪区检察院的青年干警们来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今年以来,该院依托“检察官进网格”等载体组织青年干警下沉基层近150余次,面对面了解群众所需所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搭平台,促进青年干警成长成才
今年8月,青年干警王君莹可谓收获满满,不仅在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还完成2021年高检院案件管理理论研究课题1篇,而这才是她在法律政策研究岗位工作的第6个月。
今年2月,根据院里的安排,王君莹被调整至法律政策研究室工作,并与部门主任刘梅珍正式结为师徒。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王君莹成长的道路越来越宽。
在梁溪区检察院,像刘梅珍和王君莹这样的结对帮带师徒共有24对。今年初,该院依托“青蓝工程”青年干警成长成才机制,打破部门和岗位的限制,组织导师和培养对象进行结对带训工作,经常性开展经验交流和总结分析,既发挥了优秀人才的引领催化作用,也能够推动“后浪”们的快速成长。
依托法学社、调研小组等多种平台,梁溪检察院不断开拓多元化的锻炼渠道,组织青年干警参与典型案例学习研讨、演说会等活动,通过多方面的实训,全方位提升青年干警的调查研究、撰写文稿、办案办事等综合能力。在2021年度获得市级以上立项的6个课题中均有青年干警参与,3名青年干警在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名青年干警在省级刊物发表论文,1名青年干警参与高检院组织的跨省交叉巡回检察办公室工作获高检院专门发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