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分享

23.10.2018  09:24

  近年来,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检察院积极参与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依托未检“春晖工作室”,打造特色未成年人法治课堂、制定特色工作方案、建立青少年可视化法治教育资料库,采取了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法治教育方式,用“案例”说法理,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孩子、老师、家长们的法治精神,实现了“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的普法效果。目前,资料库存有短片69部,累计受教育学生一万余人。

  坚持问题导向,破旧立新转型升级

  “传统的法治宣讲课越来越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法治课堂不够‘活’。”为了增强法治教育的针对性,武进检察未检部干警到多所校园进行调查、座谈,了解师生喜爱的法治教育形式。2016年,武进院首次尝试视频教学,出资拍摄微电影《妈妈》用于法治教育,受到广大师生好评,起到了较好的课堂效果,并一举斩获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第三届国际微电影展优秀作品奖。

  学校老师是法治教育的重要力量。调研中发现,校园法治教育老师少、组织难、效果差等现状普遍存在。为破解此难题,2017年8月,武进院院牵头组织“青少年可视化法治教育短片”竞赛,并以此为契机,建设法治教育视频资料库,以便让学校老师能结合所在班级学生特点和思想波动,随机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让老师不再为法治教育犯难,让学生爱上法治教育课堂。

  家庭教育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环节。该院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邀请学校参与可视化视频评选,把“成长的声音”APP推送到参赛学校家长群,充分发挥新媒体传播迅捷、互动性强的优势,及时将涉及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的视频推送到微信客户端,让家长们在“点击”“阅读”中受益,使普法和关爱未成年人教育真正进入家庭。

  注重质量效果,先谋后动长效建设

  “青少年可视化法治教育短片”竞赛开展以来,该院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号召全院群策群力,讨论法治教育形式和内容创新事宜,积极推进可视化法治教育立项建设。为保证青少年可视化法治教育短片竞赛方案的专业性,多次听取常州大学专家教授的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提出分主题、分年龄召集全区在校学生共同参与、共同演绎、拍摄法治短片的设想,拟定可视化法治短片竞赛各阶段的实施方案。

  结合办案实践,武进院精选了近年来办理的未成年人犯罪或受侵害的典型案例,由区教育局分发至中小学校,各校负责改编创作并以法治视频形式提交,成立由常州市检察院、区教育局、区文广新局等部门专业人员组成的终审评委组,从作品的法律专业性、视觉效果、教育意义等方面对晋级短片进行把关。最终共评选出特等奖4名,一等奖15名。

  竞赛落幕后,该院联合区教育局将此次法治视频资料进行精品再加工,统一视频格式、添加标识水印、增加检察点评等内容,按犯罪类型细分后建立“可视化法治教育资料库”。同时扩充资料库内容,增添未成年人防性侵等视频资料,并建立资料库使用规范机制,使资料库成为武进区各院校开展专业法治教育讲座的重要素材。

  汇聚各方力量,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法治教育素材配合有效的推广和宣传,才能产生1+1>2的教育成效。”武进检察院检察长朱文俊介绍,“可视化法治教育资料库”成型后,该院未检部联合区教育局,对全区各学校开展了广泛动员,整合优化现有教育资源,提高各校的参与积极性,并与区文广新局达成共识,利用“送戏下乡”项目平台,把优秀作品送进乡村、社区和家庭。

  同时,武进检察院还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专业化与社会化的衔接路径,依托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构建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社会支持体系。在可视化法治教育短片竞赛活动中,该院积极吸纳公益资本,动员社会企业及公益力量参与。通过宣传发动,江苏武房集团有限公司主动联系,运用光彩基金冠名赞助,为本次竞赛和后续推广提供了资金支持。

  “下一步,我们还会开设专栏,扩大‘可视化法治视频资料库’的影响力。”武进检察院副检察长杨康健介绍,为做好可视化视频资料库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将在专栏、两微一端等多个信息平台播放精选法治视频,进一步增强法治教育视频的覆盖面及普及度。

  (本报通讯员 赵 妍 夏 丹 本报记者 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