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南县总“七抓”展示工会新活力
本网讯 灌南县总工会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全总、省、市三级工代会精神,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立足新起点,谋划新思路,改进新作风,展示新形象,“七抓”展示工会新活力。
关注民生抓落实。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政府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政策的制定并推动贯彻落实,让工会的保障工作最大限度地融入政府民生工程。各园区及规模企业帮扶站建成率达45%,培育帮扶服务中心示范单位6家;举行全县困难职工自主创业和特困大学生进入高等院校资助仪式,现场对23名创业者、50名特困大学生给予一次性帮扶资金每人1000元。
组建工作抓难点。 以非公企业建会为重点,着力推进社会影响大、职工数量多的未建会企业,在非公企业中先把工会建起来,然后在规范运行,最后不断推动让工会组织动起来、活起来。以非公有制企业、新社会组织、城区现代服务业、小微企业联合工会建设为重点,努力消除建会空白点,通过小微企业家里工会联合会,提高非公企业建会率和职工入会率,让小微企业职工也有工会温暖的家庭,找到工会温暖的娘家。
提升素质抓培训。积极推进“培训促进就业创业服务计划”,主动争取承接政府就业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以城镇下岗失业人员、新生代农民工、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深入开展“困难职工家庭高校毕业生阳光就业行动”、“技能培训促就业行动”等活动。计划举办工会干部新知识、就业培训、法律培训、维权帮扶、女工保护等各类培训班18期,预计受培训达18000人次。
惠民帮扶抓长效 大力推动完善城市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救助标准的逐年增长机制,联合职能部门建立惠民帮扶服务体系的长效机制,维护困难职工群体的切实权益。春节期间,会同全县各级党政慰问困难及特困职工1427人,发放救助金达60多万元,积极做好对全县327户特困职工证的核发工作。2013年,为解决企业困难劳模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难题,县总探索实施困难劳模“助保工程”,全年共为企业16名困难劳模实施“爱心助保”。
心理咨询抓调适 建立工会职工心理服务体系,深入基层开办心理咨询讲座,帮助职工提高适应社会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满足职工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在有关规模企业、部分民营企业建立心理咨询服务站,开展心理辅导、广场咨询活动5次,不断调适广大职工心理素质。
关爱帮助抓实效。广泛开展送温暖、金秋助学、农民工平安返乡等活动,推动落实农民工“同城待遇”,努力推动解决农民工在住房、子女就学、社会保险等方面的问题。按照《关于举办全县职工技能大赛的通知》文件精神,共举办瓦工、抹灰工、移动营业员、护理等16个项目技能竞赛活动,涉及参赛职工5000余人,25名优秀技术工人在大赛中脱颖而出,分别荣获“首席员工”、“技术能手”、“技能标兵”称号。县供电公司劳模创新工作室获得市科技创新成果奖
开展活动抓效果。突出工会特点,着力办好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活动既重形式更重效果,保证职工乐于参与、愿意参与,扩大了工会的影响力,提升了工会的凝聚力。 ( 通讯员 花红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