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云将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纳入目标考核

10.08.2015  19:43

  中国江苏网8月10日讯 (记者 陈广娟)8月6日一早,天气依然炎热,但灌云县新区的范奶奶还是领着5岁的孙子晓峰来到县残疾人康复中心“上课”。经过4年多的康复训练,晓峰已经能够手舞足蹈地自由走动,“还是共产党好啊,免费给我们孩子治病,让我们这样的家庭看到希望。”范奶奶深有感触地说。

  2011年出生的晓峰患有羊角疯、半瘫痪等症状,近1岁时还不能坐,更别提走路和学习了,整天只能呆呆地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幸运的是,晓峰在该县开展的“0-6岁残疾儿童筛查”中被及时发现,并经过专家残疾类别鉴定后,开始由县政府提供的免费系统康复训练。“像这样的孩子在我们康复中心有234人。目前,我县共有368名残疾儿童得到抢救性康复治疗,其中有106名已转到市级以上康复机构继续治疗。”县残联陆习国说,“我们还将新增7-14岁残疾儿童巩固性康复训练,让残疾儿童从不能坐、不能站、不能走、不能说到能说会笑,独立行走,健康成长,努力实现‘康复一人、幸福全家’的工作目标。”

  “对特殊人群不仅仅是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服务。”县长朱兴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随着灌云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残疾人康复中心、益海助学中心、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收治中心等先后建成并投入使用,刑释解戒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残疾人、留守儿童、吸毒人员、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等特殊人群实现了分类服务,精细化管理的目标。

  灌云县委县政府还将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工作纳入全县目标考核的“大盘”中,全面加强对特殊人群服务管理领导和协调工作。他们充分整合综治、公安、民政、残联、乡镇、医院、学校等力量,深入了解留守儿童、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刑释解戒人员动态,建立起管护、治疗的专门场所。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为特殊群体打造的阳光驿站,每年接纳近百名刑释解戒人员,经过帮扶教育未发生一起重新犯罪;近200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被有效控制并得到及时治疗;500余名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孤儿得到社会关爱,享受法治实事工程给民生工作带来的“红利”……

  该县伊山镇刑满释放人员王某在灌云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学习叉车技术,到苏州很快找到每月能拿3000多元工资的工作,“感谢你们给了我新生”是王某对该县投资300万元创办的全省首家面向刑释解教人员、社区矫正对象技能培训和过渡过性安置基地——阳光技校的感谢,更是他对社会不歧视他们这类人热情帮扶的感谢。“自2006年8月创办阳光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以来,已培训社区矫正对象56期1850人、刑满释放人员12期482人,并实现了全部再就业,”灌云县委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赵殿说,“我们还为连云港监狱服刑人员培训了5期2200人,增强了他们刑满释放后的生活技能。”

编辑: 王高峰、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