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清河区建立“好机制”营造工会工作“好环境”
本网讯 近年来,淮安市清河区建立有效机制,形成整体合力,为开展工会工作营造良好氛围,保证了工作顺畅实效运行。
一是党工共建机制“好”,党建引领增活力。 在工作机制上,区委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善工会工作和开展党工共建的一系列文件,在每年召开的全区工会工作会议上,区委主要负责人都亲自参加,听取工会工作情况汇报,提出指导意见,表彰工会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确保工会工作领导有核心、前进有动力、方向不偏离;在组织机制上,区总工会主席由区委组织部部长兼任,各街道、社区90%以上工会主席由同级党组织副职兼任,强化了工会工作的领导,促进工会干部队伍不断优化;在活动机制上,党工联合开展“三带动、三促进”和“党工联合之家”创建活动,现已创成市级以上模范职工之家36个,促进了工会规范化建设和职工之家建设工作的全面提升。
二是联席会议制度“好”,政府支持有保障。 区政府与工会建立了每年最少2次的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联系工会工作副区长主动和区总工会保持季度工作联系,定期通报政府工作开展情况,了解工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解决工会工作在人财物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区总工会在成立职工服务中心时,得到了区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帮助,解决了2名服务中心人员编制,在区市民服务中心专门设立了办公窗口,安置了办公桌椅、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施、每年按比例及时拨付帮扶经费。等方面在涉及到职工切身利益相关政策和文件时,征求听取工会的建议和意见,区总工会也及时反映职工诉求,配合区政府相关工作的开展。
三是民主监督机制“好”,依法履职显作用。 全区建立了人大政协监督工作机制,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与工会的联系作为一项经常性工作,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每半年听取一次工会工作情况通报;人大每年对《工会法》在全区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查,情况反馈工会,促进工会不断改进工作。同时区总工会当选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行使代表权利,2014年全年向区人大和区政协提交的关于职工法律监督、劳动保护、规范用工、职工文化等方面的提案和议案
均被采纳,已在办理,民主监督作用得到充分彰显。
四是联系基层机制“好”,服务职工重实效。 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实在实际工作中,在全区开展的“三进三解三促”活动中,区总工会通过“工会干部进基层”、召开职工代表座谈会、发放社情民意调查表等活动形式,零距离接触职工群众,征求他们对工会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接地气,听真话;深化职工服务体系建设,在会员服务卡、爱心服务点、环卫工人休息室、劳模结对帮扶、职工文化直通车、工会志愿者队伍等方面为职工提供更贴切服务,通过工会会员民主评议工会干部、评议职工之家活动,转变工会干部工作作风,提升工会工作质效水平,不断增强工会凝聚力。 ( 通讯员 杨忠 任丹丹 徐伟)